#买了国产车的你,后悔了吗#买国产车就是没面子吗? #买国产长安车,你会觉得丢脸吗?# #买国产长安车,你会觉得丢脸吗?# 从标题,我已经说出了我的观点。因此,买国产车,买长安车,吉利车,比亚迪车,长城车,奇瑞车,小鹏理想华为等等国产车,我从不觉得丢脸。我花我自己的钱,我为什么要觉得丢脸?!这是什么错误观念?!而且就我用这台国产车,尽干搬来运去的7年中,从未有过任何问题,我从不后悔,中国人就应该支持中国车!!(你也可以不支持,但请不要嘲讽支持的人,因为支持的人所争取到的利益,也将有你的一份。) 但无法否认的是,在之前我们中国市场不成熟,大部分老一辈也大多不懂车,至少不懂车辆原理,结构的时候,尤其在广东为主的我们南方,当时的日系,德系(主要在北方)对刚起步的国产,确实有优势,但是,要知道,一分钱一分货,在20年前,一台卡罗拉要卖近20万,一台雅阁凯美瑞要近30万,桑塔纳也要20万,而当时国产呢,主要面包,3-5万,主要是干活的,国人劣根性就是笑贫不笑娼,在此影响下,很多老一辈印象中,国产车就是便宜,没面子的东西,他们以买日系德系甚至进口为荣。因为学识问题,他们也没有日本人德国人一样懂得支持本国国产的觉悟。 二战后,德国汽车企业几乎倒闭,日本车企还在二战造战争易拉罐中没缓过来,它们之所以崛起,之所以在今天,能将一个250万日元约16万人民币的拉人运货丰田面包车,在中国卖到200万,这离不开日本人对国产的支持!!BBA能有今天,也离不开每个德国人对国产的支持!!虽然有的中国人分不清情况支持到了别人的国产,你有你买的权力,但请不要嘲讽支持国产的他人。他们目光比你更长远。 每每我看到有人开着10万买的,一个成本才2万不到的本田飞度,却嘲讽开20万的广汽GS8国产车,嘲讽开15万长安,甚至8万长安吉利车的人,我就觉得他可怜,你要是开BBA我还能理解你心态,开飞度,一个cvt易拉罐(我不是针对谁,也不是针对飞度,而是我真见过这种人),各方面连8万国产也不如。 车,不是卖得贵,就是好! 飞度就是卖20万,底子也只是个5万车! 丰田雷克萨斯雷尔法就是卖200万,底子也只是个卖16万的丰田面包运货车。 价格说明不了什么。 没多说的,支持国产。 虽然我也肤浅,有钱也买BBA,,但国产车,我至少也会买一台!我家买了台长安,快7年了,油耗也可以,加100能跑220多,还是目前油价,买来天天运东西,空间也大,正常一年一保300,7年从没坏过,耐用得很。另外,单位以前用的破丰田日产难开,大众好点,之前买过一批国产,很耐用,对比下觉得之前合资更烂了,现在干脆买了一批国产车长安车!!! 所以,开国产长安,买国产车买长安,我从不觉得丢人,我还很骄傲!!而且长安还是国内销量前三的车企,之前还是第一,又是央企军企,骄傲还来不及呢,丢什么人??! 十万买个乞丐版丰田本田的才丢人,毕竟人家丰田销售都说了:买个十万的(日系)车叫什么叫?!
#电动车pk燃油车就当我个人随便说说吧,说说未来汽车的发展和电车到底是不是未来?燃油车会不会被取代? 首先,我就是主开油车的 但是我不得不说 现在的油车下去 是没有未来的 现在的油车本质和100年前的 原理上面没有什么区别 你看丰田一样的动力架构可以使用三四十年就知道 我们看我们国产车油车好像是日新月异 但是那是我们使用10年去走了别人的50年100年的路 但是目前确实都到瓶颈了。而在下面,是混动车和电车的时代了 电车肯定是一个新的时代,和油车是不一样的,其实很多人说电车取代油车 是不对的 电车和油车不一样,而真正取代油车的 是混动车 这样的车 也是烧油的 也是需要去加油站的 但是这样的车本身上面又是使用电驱动,所以从物理上面来说,电驱动混动车绝对比油车平顺,因为油车必须要有变速箱 而电驱油车既混动车是不需要的(丰田或五菱通用这样的HEV蓝牌老混动本质还是油车差不多,电参与度不一样,还是油为主,而PHEV和增程主要是电为主,油主要是一个补能方式),因此,要不了多少年 全油车肯定是会没有了的,毕竟目前大山的矿车也是使用电驱动了,不过还是加油去发电,但是这样已经比直接使用发动机省了很多油和成本了,毕竟维护成本也小了很多,发动机本身不直接驱动车辆对发动机本身也没有什么负担。因此,混动油车肯定会全部占领油车的市场,而电车,如果特斯拉(人)说的自由电场可以实现,那电车可以不需要电池,通过无线电获取能力,而通过卫星使得全地球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无线电,那这样,电车肯定就彻底统治了汽车世界了
#极越01最新售价21.99万元起📸 爱车美图 比飞度还是能大一点的。 什么?你又说你说的不是尺寸,是气场。小气就小气呗,就喜欢小气的车,不哄抬镀铬狂魔物价,把低价买镀铬车的机会留给有需要的人不好吗 ———————— ———————— 回复一下楼下日系死忠粉哥,这车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卖点?你没必要和一个新入职销售较真,显得你不懂这个世界工作原理和你太小气,这样和你大气的汉兰达车主气质不符。 解答你一下这车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卖点: 首先,我没你那么二极管,我不说这车是什么真正的不可替代,在杠精眼里,任何车都不配叫做不可替代,代步工具,谁不代步? 但你说我买这车有什么收益?外观好看,开着爽,科技智能,下班累了或者车流大懒得自己开了,就开着按摩开着PPA就放心开到家,跑高速开PPA也是能直接到家门口,下高速开几公里就到了。上下班累了不想自己折腾,怕泊车碰了,就直接开APA泊车,有固定停车场就去开AVP泊车。 你的汉兰达能走到车前自动开车门吗?你的汉兰达能早晨一上车就自动往公司导航,晚上一上车就自动往家里导吗?你的汉兰达能语音控制所有车窗所有车门吗?你的汉兰达能语音切换目的地,语音增加途经点吗?我看你的汉兰达能在出风口挂手机吧。。。 智驾差劲如理想,也在北京的北方彻底淘汰了汉兰达,新车旧车汉兰达都很稀有,南四环啊,我真看不到,我不去那边。 另外你一百马力的汉兰达比我五百马力的极越加速快,我还是真服你的技能,我也不管到底是开车技能还是敲键盘技能了。 跟汉兰达一比,跟日系车一比,我有一万个理由买极越01,不限于车本身,还有4s店那要死不活的劲儿。我们全家一进入那复古的丰田车内,都熬不住几分钟,大家一致觉得,买个破烂车如比亚迪,都比买个丰田看着舒服。 另外你说贷款十几年买个车还自封new money找存在感,您真高估买车这个事情了,难道这就是买极越的人和买汉兰达的人的区别?我认识一个汉兰达车主买了百万纪念款,早就换理想了,眼都不眨啊,没见贷款十几年拿汉兰达当个宝啊,所以说北京北部地区真的看不到汉兰达了,都出二手给南部了吧 ————— 最后说一下,只有极越长这样,只有极越01长这样,只有极越01气辉橙长这样,就充这独一无二的外观,它就有了不可替代的卖点,买大众cc的人难道不是希望全世界只有自己一辆cc的吗?
#用车心得请那些无脑的人 别被一些车主带了节奏 再说一遍 混动车型 目的是为省油 而不是用电 有条件能天天充电的 你就可以当个电车玩, 没有条件天天充电的 你就当油车开。省油才是目的 而不是省电,想纯电续航里程长 你去买纯电的啊,别来买混动啊。 电池大 充电快 电池成本高 车价贵 冬天续航打骨折 这都是纯电车的优点啊 你为什么不买呢。跑来混动这里说纯电续航,可笑不? 看图,10000多公里实际里程 是想告诉你油耗是多少,而不是来告诉你用了多少电 充电有多快,有多省电!续航有多长。 请你真正认识混动车型存在的目的和优势 再来考虑混动车!! 油电混动最早就是丰田。其次是本田,技术都非常先进。只是电池很小,只有发动机为电池充电达到低速用电,高速省油区间段才开始用油。从而达到省油的 目的 现在的插电式混动 原理跟油混差不多,也是低速用电 高速用油来达到省油的目的,而不是跟电车比纯电续航,应该跟油车比省油,和续航里程。 插电混动相比于油电混动 优势在于 电池更大一点,纯电续航更长一点,有纯电 智能 增程 性能四种模式可以选择。多了一个充电插口可以单独直接给电池充电,这样就可以挂绿牌 正好也免购置税。比油车更省油 比油车续航里程更多,更没有里程焦虑。 这就是插电混动存在的意义!! 增程车型 是技术落后,成本最低的新能源。他的发动机其实就是个烧油的发电机。电池容量更大点 ,发动机一直工作烧油给电池充电,发动机响不响不清楚,同样都是烧油,但是有这逻辑,你直接买烧油的燃油车不就好了嘛? 买个用油发电的电车。电池大了后期成本就高了,二手车增程车跟燃油车二手车比保值率 那就差太远了。你省的那点钱 以后都算在二手车赔钱和电池售后上了。 我承认银河L7也有很多缺点,人无完人,车无完车。毕竟是吉利分支品牌银河的第一款车型,有很多地方也需要慢慢改进,增配。提升产品竞争力。 但是目前在同价位同尺寸同级别中,银河L7无论从外观 内饰 科技配置 操控 混动系统 优惠力度。绝对算得上性价比最高的车型 没有之一。 我买的星舰,该有的配置全都有了,没有后悔过。 其他配置我不做评价,估计有很多车友后悔没上星舰。 至于你想什么时候买 是想要现金优惠,还是想要提升配置 那看你个人需求 12月31号前厂家为了冲销量现金优惠已经最大 明年1月1日起 开年开门红没有销量,厂家绝对没有这么大的优惠力度,而换成新年配置大礼包 来提升产品竞争力,而不是打价格战。 每年6-7月份车市淡季,各品牌年中冲量清库存等原因叠加 优惠力度是最大的 每年12月底 各品牌年终为完成全年销量目标也是现金优惠最大的。 至于什么时候买车 看你自己的需求,车就是消耗品,到手就贬值,近几年车型品牌都更新太快,非必要不买车。要买之前 无论你想买哪个 都先提前做好功课。而不是让别人带了节奏。选自己选的,车是自己开的,不是买来给别人开的。 最起码 混动 增程 纯电 燃油 你先得搞清楚 你注重的是什么!而不是买之后再来一顿埋怨。买的不顺心。 最后 最为开了15年的老司机,就目前的市场 🌟宠爱副驾 🌟16.2英寸触控高清副驾屏 🌟25.6英寸AR-HUD 🌟头枕音响 🌟HWA高速公路驾驶辅助系统 我只推荐燃油和混动。
#车内暖心小设计尽管我感慨现代在美国加价无耻,但它产品本身的这3个贴心细节设计确实值得点赞: 空调的自动模式除了也有3档调节,似乎是现代集团的特色。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在普通自动空调的风速全域调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低中高3段调节,比如一共7挡风速,全自动模式是1-7挡调速(根据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的温差),而高、中、低自动模式分别对应的调速范围是5-7挡、3-5挡、1-3挡。当你的主观温度感知和客观温度有差距的时候特别能显出它的优势。 不管什么价位的车,倒车影像都有独立开关,低速或静止时可以随时看,而不是必须挂倒档才能激活。这点学习了德系车,在拥挤狭窄的地方还是很有用的。 丰田和本田的混动都是必须通过12V小电瓶才能给高压大电池上电的逻辑。一旦小电瓶坏了或者电量耗光,车子就启动不了。现代的混动有个12V电源重置按钮,如果小电瓶没电了,按下它就是让大电池给小电瓶馈电启动车子,不用找其他车或搭电宝来救车。 当然,我针对的是功能而不是汽车品牌,谁有这些都该夸。
提问#新一代丰田雷凌怎么样关于启动电池的充电问题?一般的燃油车都是通过发动机带动发电机补充启动电瓶,据说是每次发动机工作5分钟左右就可以把启动电瓶充满,而丰田油电混动车型,是怎么给启动电瓶充电的那?也是和油车相同的工作原理吗?还是通过牵引电池给启动电池充电,还是有自己独特的工作原理,平时启动电池该怎么维护?那位大佬帮忙解答一下,小弟先谢谢了。图片就是自己平时嗯油耗,和问题无关。
Susukiki:日产的ep在日本卖的好?有证据吗?有可靠性报告吗
#你最近在关注什么车一文给你讲清楚,什么是EV/BEV/HEV/PHEV/DMI/REEV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EV:Electric Vehicle,即电动汽车。是个大类总称。BEV/PHEV/DMI/REEV都算EV的一种。 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俗称纯电动车。 没有燃油发动机,通过驱动电池和电动机驱动车辆。 目前,特斯拉、蔚来、小鹏、极氪、阿维塔全系都是BEV。 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即混合动力汽车,俗称油电混动。 HEV是传统汽车与完全电动汽车的折中。使用电能、汽油转化为驱动力,它同时利用比传统汽车更小内燃机与完全电动汽车的电机(PMSM或者异步电机)进行混合驱动(包含蓄电池与逆变器环节),提高了燃油经济性。传统内燃机的热效率能达到40%左右,而HEV能在这个基础上再提高10%; HEV目前基本被排除在新能源范围之外。 代表车型:丰田雷凌双擎、卡罗拉双擎等。比如很多大城市的快车都是这两款车型。 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俗称插电混动, 介于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两者之间,既有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油路、油箱;也有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电动机、控制电路,而且电池容量比较大,有充电接口; HEV与PHEV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车身上少了充电接口,并且动力电池容量也比插混车小得多 世面上混动车型多半是这一类,只是在PHEV大类下,按电机位置的不同可分为P0-P4以及Ps架构,大部分国产厂商如保定车厂,长安、吉利等旗下在售混动都是PHEV系列。 代表:吉利银河L7、保定咖啡等。 DM-I:DualMode intelligent,即超级高效混动汽车,比亚迪专属词汇,其实是PHEV的一种。 所谓的dmi,是一种以电为基础的混合动力技术,使用超大容量电池和高性能大功率电机,由大功率高效电机驱动,以汽油机为辅助动力,大大降低了汽车的油耗。DM-i混合动力支持外部充电。 代表:比亚迪秦、汉、唐、宋、腾势D9等。 REEV:Ranqe Extend Electric Vehicle,即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简称增程。 指通过燃油发电机发电,给电池充电,再由电池给电动机供电驱动的车辆。此外,电池也可以通过充电桩充电。 代表:理想L9/8/7/one、问界M5/7、零跑C11等。 单纯从技术原理上看,REEV无疑有点【脱裤子放屁】嫌疑,但是使用reev路线的代表车企,理想,硬生生把这个技术的产品做到了极致,旗下L987月均总销量马上突破3万+。 由此可见,技术原理的先进与否并不正向等同于产品力的先进与否。也即通俗地来讲: 技术≠产品 当下正处于燃油车时代,往新能源汽车时代转变的关键窗口时期,因为受限于充电网络密度、电池补能速度等因素,BEV纯电车目前最大的应用场景还是市区使用, 一旦涉及到跨区使用场景,BEV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消费者既要又要的心理体现地淋漓尽致。这是当下PHEV、REEV等混动车型能够大卖特卖的客观环境。 相信随着补能网络的愈加完善,超冲技术的不断进步升级,未来终究还是BEV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