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选购指南通用的D1G3认证2021年9月开始使用,标准高于SP,在低速早燃以及燃油经济性上都做自己的台架试验,和欧标AECA是完全不同的取向。 符合认证主要由机油中的添加剂决定,比如雪佛龙奥伦耐的55600,以及润英联5960,都是D1G3的高端添加剂。添加的剂量要求是9.3%。 国内机油里,符合D1G3的机油主要有(不含水油):美孚经典表现020/530,灰壳(新高效动力美亚专属)020,太行SP020,霍尼韦尔H8(灰壳换壳)阿甘左破云和黑白风刃020/530。还有一些给上汽通用做OEM的油,比如极护,银美啥的,这些也都符合D1G3。 主机厂认证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发动机,你用了主机厂认证的机油,肯定不会损害发动机,让发动机工作在一个相对良好的工况,但是和这款机油的驾驶感受好不好没啥关系。 除了添加剂,基础油对驾驶体感也有很大影响。国产机油主要采用GTL/CTL+PAO+5类,或者PAO+5类的基础油配方,大部分工厂都是用的美孚的PAO,壳牌的GTL,四大公司的添加剂。但是像太行这种企业就比较有个性,自己搞得CTL,有自己的一些核心技术能力。 如果想开的爽一些,个人建议,国六B的通用系车型需要: 1、换头段,把GPF摘掉,这是前提,不然换啥机油都没用。 2、务必选择符合D1G3认证要求的机油。 3、如果相信大牌,那么灰壳或者金美,可以长期使用,价格我觉得金美50/L不算买贵。 4、关于粘度选择, 如果没换头段的,城区多,可以选择中低粘度020,比如粘度8.4的金美和粘度8.0的灰壳,粘度8.0的破云,如果高速多,可以选择高粘度的020,比如8.8的黑风刃,8.8的太行SP020。 如果换了头段,说明对动力有一定要求,城区多,可以中高黏度020,高速多,可以低粘度SP530/030,粘度低于10就可以。 如果你的车发现烧机油,机油尺低于下限,那么建议适当增加半档粘度,但是,LSY的机油尺据说设计有问题,上限和下限之间只有0.7L,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机油尺就不能真实反映机油消耗情况。 5、大部分所谓的进口机油牌子都是智商税,尤其是卖100/L以上的,都是智商税。基础油配方不敢公布,主机厂认证也没几个,买这种油图啥? 6、欧标,包括VW508/509并不能覆盖D1G3认证,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取向,所以,如果有的主播告诉你,LSY可以用欧标C6或者大众蓝油,那么你可以把他拉黑了,对,说的就是你,胖虎! 7、如果想要更好的驾驶感受,低速更丝滑,高速更有力,那么可以尝试国产用料更好的油。 8、符合机油认证的不一定是好油,但是肯定对于你的发动机是最适配的,有比较好的保护性,至于开起来爽不爽,是另外一回事,和基础油关系更大一些,添加剂主要作用是添加一些保护成分,满足主机厂对于发动力工况的要求。 9、GPF是压倒油车的最后一颗稻草,如果你的车有GPF,那么摘掉,要么换电车,真的,不然开起来太难受了。 10、摘除了GPF之后,目前换的是SP530的破云,粘度9.8,符合D1G3标准。和刚提车的时候,带着GPF,换的是极护,完完全全像是换了一台车,低速安静顺滑,高速有力,不知道何为顿挫。下次换黑风刃020,粘度8.8,试试纯4+5开起来有啥区别。 11、所有国六B带GPF的车型,强烈建议,务必,一定要换头段,把GPF摘掉!!!
#用车心得对于车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浅谈一下购买雷凌的前后感受,一切仅代表个人。 个人属于爱车的人,平时对车比较爱惜。已拥有一辆15年帕萨特,1.8T尊荣。实际能够满足个人需求,自动空调,座椅电加热都有,操控比较得心应手,长途油耗6.5L/100KM左右,有时能低于6L/100KM。市区就相对不太友好了,能在10L/100KM左右。一直加中石化95号汽油,每次还使用燃油添加剂。机油之前用嘉实多,现在更换为美孚,都是用全合成0W-40,一直保持7500KM更换机油,滤芯都是网购曼牌,现在总里程在103000KM,整体车况还可以,高速一百三四稳稳的。老车简单介绍到这里,下来介绍一下新车。 购车需求:家庭第二辆车,因为孩子需要每天接送,家庭一辆车就不太方便。而且路途较远,到学校距离20KM,早晚各一趟,一天下来就80KM,所以选择一台燃油经济型车辆。实际上也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能说走就走的车,不能因为家庭受限。实际现有车辆首先满足家庭使用,自己才能享受快乐。因为个人条件有限,买不到自己很喜欢的车型。个人比较喜欢的车型,在这里和大家透漏一下,SUV:福特探险者;MPV:塞纳或格瑞维亚;轿车:雷克萨斯ES和沃尔沃S90;旅行车:沃尔沃V90;每天都在关注着这些车辆,什么时候自己能够拥有其中的一辆再好好与大家分享我的快乐。 一开始首先考虑电车,看过BYD元pro和元plus,价格比较合适,但是一直不能下决定的第一个原因:没有固定车位,无法自己安装充电桩充电;第二个原因:如果两年后不再每天接送孩子,用车频率就不是太多,纯电车辆如果使用频率不高,实际就发挥不出新能源的优势。在选择纠结时发现雷凌双擎和卡罗拉双擎,感觉还比较适合,而且这两款车的外形也比较符合个人的审美观,燃油经济性虽然不如新能源经济,但是也算比较省油。在购买时卡罗拉没有高配,最后就选择了雷凌双擎的运动版。选择高配主要因为三个原因:1、皮座椅好打理;2、液晶仪表盘比较好看,科技感慢慢,多种显示模式,各种功能一目了然;3、17寸轮毂运动感十足。最后落地价13W,拿下雷凌双擎运动版。 下来就说说用车的感受。 先说优点: 1、 L2智能辅助驾驶,虽然在使用时将车道保持关掉了,因为总是自己纠正方向盘,前车保持和自动刹车都体验过了,对安全保障上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一点还是很满意的; 2、 液晶仪表盘,有多种显示主题,可以选择一个喜欢的主题。而且显示功能也可以自己选择,我更喜欢看到能量回收的页面和油耗的页面,看到这些开车内容开起车来更加踏实,因为买的是双擎,所以更加在乎油耗; 3、 多媒体显示,有CarPlay的加持感觉方便了很多,能满足基本使用功能。 4、 数字钥匙很好用,可以远程开门,可以远程热车,方便了很多。 5、 17寸轮毂感觉非常棒,虽然没有驾驶体验,但是大轮毂和宽胎稳定性和抓地力还是很好的。 再说一下稍微不满意的地方: 1、 冬季油耗真的不咋地,和夏天差距好大。夏天3L/100km,冬天6-7L/100km。 2、 感觉电池能量回收还是有点小,如果很注意发现基本趋于油电结合的边缘上,脚稍微一重油就介入了,无法完全体验一小会儿电车的感觉; 3、 座椅没有电加热,冬天可真不舒服,冬季空调也热的很慢,后排出风也很小,天冷驾乘都不舒服。 4、 颗粒捕捉器的问题没有躲过,一直堵着。希望丰田能有个解决方案。 以下问题都是大众反应出来,把我个人的体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1、 车皮薄的问题没太在意,实际上什么车也经不起磕碰,平时还是注意安全,一旦出了事故都危险。这辆车主要还是市区用车,基本也不会太快,倒是能接受。 2、 胎噪大,隔音不好,我也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觉,毕竟车的级别和价格在这里,不能有很高的要求; 3、 外形前后都很喜欢,但是侧面有点经不注我的眼光,线条流线不符合我的审美观。 暂时分享到这里,感谢品鉴。 请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