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大家绞盘怎么装?我想谈谈我的意见。咱们开车是往前走,如果走不动了,陷车了,就你一辆车怎么办?前置绞盘必须往前拉,如果路况太差,前进不了,就得后退,这时候后置绞盘好用。再说汽车发动机在前,重心就在前面,再安装前置绞盘加重了汽车前面的重量,越野车都是后面轻,车辆的重心分布不均,会导致越野能力下降。我感觉还是后置绞盘比较好。这是我个人观点。我也见过有安装后置绞盘的,我感觉也是后置绞盘好用!
#聊聊你的Dream Car4.69万的“方盒子”!200km续航,吉利熊猫卡丁有吸引力吗? “方盒子”造型的吉利熊猫又推出一款新车,吉利熊猫卡丁。 吉利自去年推出熊猫mini之后,又推出了熊猫骑士和熊猫卡丁。 和其他成员相比,熊猫卡丁外观最大的变化是采用了不同风格的运动套件,因此尺寸略有增大,其长宽高尺寸分别是3150/1540/1685mm,轴距保持2015mm,依然是3门4座两厢小车。 熊猫卡丁采用卤素大灯+LED日间行车灯,轮圈为14寸钢圈。 内饰设计比较简洁,配有9.2英寸液晶仪表+8英寸中控屏,旋钮式换挡装置。车内用料仍是以塑料件为主。 熊猫卡丁座椅为仿皮包裹。二排座椅靠背可以放倒,以增大后备箱储物空间。全车音响只有两个喇叭,只有一个主驾驶位安全气囊。不过有倒车影像,对新手停车有帮助。 和家族其他纯电续航200km的车型一样,熊猫卡丁也搭载最大功率30kW的后置电机,最高时速100km/h。配备容量为17.03kWh的磷酸铁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200km,支持快充,半小时能将电量从30%充至80%,慢充需要4.5小时充满。充电口在车头前大灯之间。 吉利熊猫卡丁和熊猫骑士配置差不多,不过提供更多双色车身和内饰颜色选择,而且车价比熊猫骑士的5.39万低了7000元,为4.69万元,也算变相降价了。 怎么样,这台“方盒子”对你有吸引力吗?
#辣评新车零跑要出六座车啦,尺寸为4915/1905/1770,轴距为2825。不得不说这款车轴距较小(我的车是深蓝S7,长度是4750,轴距是2900),会影响到车内的乘坐空间。从轴距上看个人觉得第三排比较鸡肋,很有可能只能坐小孩。 一 整体感受 整体的造型偏方正,车灯依旧是零跑的家族化设计,车头采用半封闭式造型,车头两侧应该是有导风槽。轮毂采用多条幅式轮毂,车尾采用贯穿式尾灯。受制于较为方正的造型,第三排的纵向空间应该还可以,但是因为轴距较短,个人觉得腿部空间就比较小了。个人觉得零跑现在能做的就是保证座椅的舒适度,将座椅的厚度做厚点,柔软度做软点,不要像有的车型一样,第三排跟坐马扎一样,又硬又颠。 二 已知参数和个人想法 目前已知会提供增程和纯电两个版本。纯电版本中,已知电机功率为215kw,总马力为292匹,后置后驱,采用江苏正力磷酸铁锂电池;增程版本中,已知采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电动机功率为170kw,总马力为231匹,采用中创新航磷酸铁锂电池。个人觉得针对于2吨以上的车型,这个功率和马力值有点小了。因为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所以不用看发动机的功率。在这里看到电池品牌是江苏正力查了一下:在23年的时候发布了航空电池、乾坤电池、储能电池、钠离子电池,在汽车领域所对应的是乾坤电池,采用榫卯卡接技术、双面水冷技术、ctp无模组设计。看到榫卯技术个人觉得有一定的创新点,据我所知很多都是用胶粘的,这样听起来在电池模块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拆卸更方便。但是能量密度怎么样、充电速度怎么样、安全稳定性怎么样还未可知。因为在零跑之前的车型都是采用中创新航的电池,这应该是第一次和江苏正力合作,也期待实车的市场表现。 三 配置猜想和价格预测 个人觉得增程最低配在18w左右,纯电最低配在19w左右。从零跑以往的风格可以看出,价格之间的差异主要在续航和舒适性配置,所以我猜想最低配不会标配太多的舒适性配置,但是有L2级别的架势辅助和8295芯片,没有激光雷达。 从次低配开始标配激光雷达,但是如果想实现高阶的辅助驾驶还是需要选装的。这也是最近新发布的几款车一贯的做法,硬件配齐了,如果想实现对应的功能需要选装。 增程顶配在21w左右,纯电cltc续航300km;纯电顶配在24w左右,纯电cltc续航在600左右,可四驱。从零跑之前发布的车型来看,纯电续航里程均没有超过600km的,且增程的高低配之间差3w左右,纯电的高低配之间差5w左右。 零跑的增程主打性价比,关于悬架个人猜想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布局,因为是首款六座车型,且增程以性价比打响品牌名号。如果想后期提高品牌溢价,本期想取得较好的效果的话,还是需要把自身压箱底的技术都拿出来,就跟C11刚刚问世的时候一样,价格低于同级,用料好于同级车型,才在更卷的24年占有一席之地。 四 建议 在20w级别的5米内的SUV市场里面没有在找到其他六座车型,个人觉得如果想真正的发挥第三批正常坐人的水平,长度要超过五米MPV才行,论舒适度SUV的舒适度是比不上MPV的。建议 1 第三排座椅整成零元选配,这个长度和轴距我还是觉得五座更实用。 2 如果非要搞六座,建议是保证后排座椅的舒适度 3 第三排座椅放倒的话,可以达到接近纯平的角度。 4 建议零跑加强对三四线城市的4s店拓展,并完善售后保障。毕竟车企想要长远发展,售后和服务也是重要的一环。 五 总结 零跑目前四款车型,有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个人觉得卖的好主要是因为性价比。c16性价比的高低取决于售价,如果能做到20w之内就有激光雷达,个人觉得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如果听劝不做成六座车型,考虑以上建议并建立自己售后的服务体系,不仅c16能卖好,品牌也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辣评新车又一款方盒子车型发布了——宝骏悦也PLUS,售价在9.38—10.38w值得购买吗? 一 整体感受 悦也PLUS为五门四座车型,车身尺寸在3.99*1.76*1.72m,车身尺寸较小,但设计较为方正,离地间隙为15cm,个人猜测内部的纵向空间相比寻常的小型车相比要大一些。内饰设计较为常规,还是仪表屏+中控屏的设计,但是采用怀挡有点出乎我意料,现在10w的车也开始用怀挡了,太卷了。从销量榜可以看出,整体的销量都没有特别高的,毕竟这种小型车主要还是接送娃和买菜用,停车非常方便。从销量趋势可以看出,进入24年后普遍成下滑趋势,从23年9月至今,销量最高的月份也就3000多台,总的来说并不算高,那大一号的悦也哪款值得购买呢? 二 跟悦也相比,PLUS 的区别最大在于长度加长了0.6m左右,电池增加了13.8度,续航基本增加了100km。但是悦也可是有35L的前备箱,PLUS把车型加大了,前备箱怎么没了呢? 悦也PLUS采用国轩高科磷酸铁锂电池,电池容量41.9kwh,cltc工况下可行驶401km,采用后置后驱驱动方式,悬架为前麦弗逊后整体桥非独立悬挂。总的来说没有什么亮点,最高速度150km理论上来说也可以上高速,但是不建议,一个是车头很短,溃缩行程有限,非常不安全,另外就是车辆较小,很有可能发飘。个人觉得当个买菜车应对城市路况正合适。 三 总共就两款配置,二者的区别也非常明显,就是是否有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旗舰版官方指导价9.38w,驾驶辅助上只有倒车影像和定速巡航。智尊版官方指导价为10.38w,配有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有各种预警、并线辅助、车道保持辅助、道路交通识别、信号灯识别、360全景影像、自动泊车、循迹倒车和自适应巡航,并有内置行车记录仪。个人觉得这款车只适合在城区驾驶,所以L2级别的驾驶辅助作用不大,主要是自动泊车、循迹倒车和行车记录仪,如果在乎这个配置的选智尊版,如果觉得本身标配的功能就够用的就选旗舰版。个人是推荐旗舰版的,因为车身不大,倒车影像完全够用,没必要多花1w去买这些配置。 四 总结 在10w级别的小型suv市场,有价格还便宜点尺寸还大点的比如五菱宾果、吉利几何;也有品牌响亮价格差不多的比如比亚迪元PRO、元UP;也有宣传自身亮点的比如Icar03主打全铝车身等等,悦也PLUS先比之下就显得有点平平无奇个人认为相比之下的亮点就是方盒子造型+怀挡(更多的储物空间)。如果觉得悦也空间太小,那么PLUS给喜爱方盒子车型的人们多一种选择。
#辣评新车提起腾势,最开始想法很好,国内国外强强联合,比亚迪和奔驰联合生产,但是生产后销量一直不理想,后期就没了消息,现在腾势的品牌又出现了,以D9为品牌销冠,每个月将近1万的销量,反观N7,基本维持在1千量一个月,跟自家兄弟比亚迪相比销量还差的很远。现在24款N7出现了,配置怎么样,哪一款值得购买呢? 一 整体感受 从外观来看腾势主打还是一个听劝,前脸比23款简洁不少,整体看起来也大气一些,但是车标看起来怪怪的。侧面看起来姿态较为低趴,尾灯也采用贯穿式尾灯,现在也都是常规设计了。底盘较为平整,且可以看到护板。 二 配置分析 N7分四个配置,价格从23.98—32.98w,续航从550km—702km。尺寸为4.86*1.93*1.6m(高度各个配置不太一样,基本在1.6m左右),轴距为2.94m,从数据上来说轴距还不小。悬架为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形式,后置后驱,最近发布的20w+的新车也基本都采用这种悬架和驱动形式。 1 标配亮点 标配的驾驶辅助系统很高,除了常见的自适应巡航外,还有自动变道、自动进出匝道、自动泊车、记忆泊车等。但是从个人角度来说这些智能化配置完全可以整成选配来降低成本、从而使售价降低一些,留一个全速自适应巡航就够了,这个功能在高速上会很省心,其他的功能在城市使用的话,个人觉得利用率并不高,因为还是不太信任车辆自己在狭窄道理操作的,毕竟只是辅助嘛。 在座椅舒适度上,前排标配加热通风按摩,第二排座椅标配加热,这一点好评,从个人角度来说加热是最实用的配置,毕竟北方的冬天的真的冷,提前加热就会很舒服。而通风个人觉得用起来要么就效果不明显,效果明显的吹的腰疼背疼的。按摩个人觉得安排在后排会更好一些,我如果自己开车,遇到不熟悉的路况,会注意力特别集中,完全感受不到座椅按摩。如果在后排标配,会更照顾坐车的人。 在车机上中控尺寸为17.3英寸,对于目前主流配置为15.6英寸的中控屏来说,这个尺寸是真显大,就是不知道好不好用。 音响方面标配16扬声器的帝瓦雷音响,还是很期待实际的听觉感受。 2 配置差异 550Pro版本有71.8度的电池,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为550k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5s,个人觉得,个人觉得就算是23.98w的售价也有些贵了。虽然标配的辅助驾驶程度高一些,但是续航太短了,如果北方冬天开暖风根据经验也就五折左右。 702Pro版本有91.3度的电池,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为702k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8s,官方指导价格来到25.98w。跟上个配置相比,除了电池增大之外,其他配置也有稍微的变化:最大功率增加了60kw,最大扭矩少20N/m,主要加价还是在电池上。 630四驱MAX版本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为630k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9s,官方指导价为28.98w。跟上个配置相比,动力上有增加,总功率为390kw,总扭矩为670N/m;标配空气悬挂,有软硬+高低的可变悬挂调节模式;其次有AR-HUD和香氛系统,如果注重四驱和动力可以考虑这个版本,配置很高,但是个人觉得价格还是略高。 630四驱ULtra版本指导奖为32.98w,基本是把选装包都配置上了。与上个配置先比,增加的有信号灯识别、运动外观套件、遥控钥匙、第二排座椅的舒适性、流媒体后视镜、2个激光雷达,个人觉得最有用的就是激光雷达了,但是其他版本都可以选装。如果喜欢高性能还是建议买630四驱MAX版本,这个版本价格有些高了。 三 总的来说标配的配置略高,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化和价格也基本属于正常水平,但是起步价略高,且25w级别的竞品很多。个人觉得如果想要大卖还是需要进一步降价,或者将空悬和arhud进行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