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前几天,我看新闻,魏总痛批哈弗H6的营销工作,曾经的销冠目前月销已不足万辆。当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几年的新能源车的前后夹击,除了坦克车型外,长城在新能源市场显然吃了大亏。于是长城立即推出了第四代H6,来扭转颓势。第四代H6是这次北京车展正式亮相。但我感到惊讶的是H6本该惊艳四座的,结果确实没什么太大的动静。先不说新势力车型,即使比起比亚迪和吉利的营销上就显得那么“无声无息”。首先我个人觉得营销上,魏总还得找雷总学习下,这也是一门艺术。现在可是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了。 哈弗H6作为曾经的SUV销冠,长城的重磅车型,曾经霸榜长达9年,算是一个神话了,可以说是当时国产车代表车型了。另外,第三代车型我记得没推出几年的嘛,没记错的话,2020年8月才换代,现在不到4年就再次换代,不得不感叹现在车的换代速度越来越快。 外观上,变化明显,采用鳞片式中网进气格栅,视觉冲击力更大,日行灯也换成竖版的,有些凯迪拉克的设计元素。每次改款越来越符合现代审美,但我个人认为缺乏可辨识度,车辆外观设计元素越来越趋同,算是一种潮流吧。车侧面,没有采用那种完全溜背的造型,而是相对直棱直角。这个就为了车内部就留足了空间,不会导致后排顶头的现象。这样也更家庭化。幸好没用贯穿式尾灯,分立式还是和前后能做到更好地呼应。其他外面方面就是车长增加了5厘米,第四代H6的长宽高分别是4703*1886*1730。 内饰上,一改之前悬浮式中控屏的上一代设计风格,采用当下流行的新能源车的设计元素,中控大屏的简约风格,并开始使用怀挡,取代之前的“鸡腿”挡把。这似乎也是种潮流,好听点说是科技感,实际上一看现在的车型差不多都是这一套,唉~个性去哪了?另外就是感觉已经没有什么实体按键了,年轻消费者肯定是喜欢的,毕竟可以用语音,屏幕操作也更像电子产品。但这样的设计,对年纪大的朋友并不是太友好。内饰设计乍眼一看还以为是辆电动汽车呢。 空间上,后备厢开口较大,就稍微有些高,搬东西可能有些不方便。后备箱空间为560升,算是表现不错了,可以容纳4个28寸行李箱,实用性不错了。乘坐空间上和三代基本相似,坐垫厚实,乘坐起来就很舒服。不过后排中间是凸起的,但不是太高,不太影响乘坐体验。 车机上,用的是8155芯片,现在算是中规中矩的。不过用上了咖啡OS系统,这个是之前在魏派的车机上使用,用来整体感觉和华为系统略有几分相似。APP也挺丰富,华为系统和安卓系统没问题,不过不支持CarPlay,这就对苹果用户不太友好了。 动力上,同样配置了1.5T和2.0T发动机。同样排量下较三代发动机扭矩马力均有所提升。这次较三代提升最大的是变速箱,已经从7档DCT换成了9档DCT。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话平顺性将有一定提升。 配置上,手机无线充电、10.25液晶仪表盘、14.6中控屏、9英寸的HUD(高配车型)、手机无线充电,并配备了座椅加热,部分车型还有座椅通风,以及L2级的辅助驾驶系统。具体配置要求以后才公布。 第三代现款已经开始清库了,直降3.2万,这个也够狠了。第四代价格我个人觉得价格肯定是比现款更低的,这样性价比才能体现出来,月销2万多才有希望。性价比方面,长城是在行的,魏总也是深知道这点的。坦克300的成功,就可见长城还是挺有水平的,现在越野界非常认可。 长城的车我个人是比较推荐的,尤其是H6这样的主力车型。能看出长城是用心在造车,一点点的成长起来的。买这样的车才能有可靠性。 总之现在就是看长城怎么出牌了。大家觉得新一代H6怎么样定价合适?H6还会是你的“菜”吗?欢迎大家讨论。
#懂车帝众测我是上个月十五号提的车,当时想买银釉白奈何没有现车,直接提了山脉灰,这个颜色也不错就是白天比白色车身容易日晒发热🥵。跑了一趟烟台总体感觉不错,高速动力超车足够,就是跑高速最好是强制保电多一些好,路上服务区因为是工作日没啥人就见到充电桩就充电了,其实后来算算不合适,一趟充了一百块钱电费实际纯电没跑多少,不如直接保电用油跑!返程时候就是强制保电70跑的,跑高速就是掉电特别快不如用油。服务区遇到一个宋,车主大哥说他是纯电五百那个,高速也就是三百的续航。还是下道用电跑合适。其他的目前用的挺好的。跑高速之前先问了售后群的技术自己开通了车载ETC,根据提示注册开通就行挺简单的,就是需要一个五十块钱的微信开通费有点,问了ETC那边说是正常收费后面就不会再收了。于是交费开通,上高速立马用上了,识别正常挺快的,收费也可以,和原来的卡片ETC一样也是有打折,没仔细算过反正是比高德导航提示的费用便宜一些。问的ETC那边也是说打95折。高速上研究了一下比亚迪智能领航功能,确实不错,位置就是在方向盘上左下边那个按键,按了后会有语音提示已进入智能领航,车子就自己保持当前的车速和车道,车子自己会跟随前车主动减速刹车,还会保持根据车道线拐弯,如果长时间不抓方向盘也会有滴滴的小声提示。还能设置跟车距离,也是按方向盘的按键,紧挨着智能领航键傍边就是。弄了智能领航双脚终于可以放松了,尤其是右脚终于不用一直踩油门哈哈😃,但是他不会主动换道超车,这时候你可以自己手动打转向灯加速变道超车,超完后它会自己恢复智能领航保持刚才设定的速度跑。这样感觉还行吧,毕竟是机器不能全都指望它了,那也有点太没安全感。有一点吐槽,就是这车的远光灯有点不够亮,后期使用时间长了看看不行自己改一下。
提问跑滴滴合适吗
#人人写点评我的小白进入我的家庭马上两年了,尤其每次长途之后,总感觉他有灵气,一声不响的,带着我的一家平安抵达!那份任劳任怨,我总是对他竖大拇指!做人何尝不是这样。 2022年入手科鲁泽1.5l悦享版。那时候刚拿驾照不到一个月,当时付完款朋友帮我开回来,四五天了看着他停在小区吃灰,冰冷无情,这么个大家伙,我有种无力感。然后,我就把他当成一个烈马,我骑上了他,找了个有驾照五六年没开过车(后来才知道,当时我以为他是老手)的大块头朋友坐副驾驶,当时超有安全感!当天二环,高架立交桥窄路跑了一遍,有了胆量。心得:新手开车,要调整心理,你越紧张越出错,越胆大越稳妥,车也欺软怕硬!只管往前走,谁滴滴滴随便,再滴滴我打双闪,你不超车过去滴滴有个毛用,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但是上路必须先练好倒车入库和侧方位,咱不可能一直走不停啊!还有练好打方向盘,网上视频里学,万能倒车入库法,几种情况的侧方位停车法,事先反复看视频琢磨,然后上车实践,进步飞快! 我是c5残疾人专用小型汽车,不改装上线和车管所备案上路属于准驾车型不符,亲戚朋友都忙,我只能自己偷着开跑车管所跑车检中心(我的主页有一篇讲c5改装备案上线的全部流程,纯干货),还是建议不可取,自己做到遵守交规养成习惯! 然后开始了我的有车生涯,两年来,基本一年长途三四次。短途的话一周带娃出去一次,用车频率不高,目前13000多公里!从开始的小剐小蹭心疼但是只买了个涂号笔擦擦,到现在小剐小蹭都不管了,好在剐蹭越来越少!开始脏了自己擦,现在也不擦了,总共去洗车两次一次加油自己洗一次洗车店洗,总共三次保养,我用车并不爱惜,爱在心里。 爱一个人,他的缺点也是优点。我没到那个地步,但是也没觉得啥,1.后排没有照明灯,我自己买了个充电的迷你灯刚好磁吸粘在里面刹车顶灯的板板上,2.按钮没有夜光,我已经熟悉了不需要夜光了。3.说他动力肉起步慢,我作为一个新手第一年没觉得,第二年确实觉得,主要在市区,或国道想超车确实费劲,高速上还好,跑起来了,超车还是挺溜的!4.座椅没办法调高低,可是我的个头坐进去刚好合适。5,至于钥匙启动,手拉驻车杆,我觉得没啥,因为我没来过一键启动自动驻车。定速导航我压根没用过,我还是相信我自己的脚。6.唯一我觉得确实是个缺点,我姑娘到现在坐我车还晕车,说有味。 我爱他,1,高速贼稳,130,140码稳如老狗,人说没有肉车只有肉人,高速上什么宝马奔驰奥迪照超不误。2,贼抗造,两年来什么毛病没有,都说2023开始的湿式双离合之后,容易生锈,我这22款一个锈点都没有。3,车载音响还是挺给力。4,自动大灯贼灵敏,几乎不用操心灯的事。5,油耗表显6.3。6,各种山路攀登无压力。 说说驾驶方面,1,首先开车遵纪守法,转向变道超车打灯养成良好习惯很重要,不要认为自己技术提高了,该做的不做,2,两个外后视镜和一个车内后视镜养成习惯看,3,还有右边盲区右转右变道养成习惯看右后方车窗,这个很重要我有两次危险险些撞了别车,4,多看些交通事故视频,时刻警醒自己交通事故要人命,安全驾驶大于天!5,闯灯走错道不存侥幸心理。6,慢慢有意识养成预判能力,多看这方面视频实际作用,7,尽可能提高技术,用油门控制车速,不大脚刹车真的很省油 目前快两年没出险,无事故,只有三次违停,首违免罚两次扣了两百大洋!小白已经是我家里的一份子,处成了老友,心烦意乱的时候坐在里面听听音乐,每次出车告诉自己也告诉他,一车老小都是自己最亲的人,敬畏车祸,安全第一!我相信车也是有感情的,你怎么爱他,他也会加倍爱你。
#我和我的朗逸我之前没怎么开过车,买这个车还是下了很大决心,也有很多朋友劝我,女孩子买个豪华车入门款多好,不过我觉得合适最重要吧。车子开了快一年了,这一年磨合的差不多了,也越来越熟悉,跟大家聊聊这个小车的槽点。 首先是降价太快了,目前我也清楚各个汽车品牌几乎都挺卷,咱也实在没想到,一个十万小车降了快两万,天哪,我一年存个两万都挺费劲,这一下降2.2万的指导价,落地办完我的都快十万了,这个出众款的办完不到9万,想想觉得还是太不保值了吧。 第二个槽点就是它的动力,每当我需要超车时,踩下油门踏板后,动力响应总是显得有些迟滞。那种等待动力提升的感觉,就像是排队等着上厕所,干着急,中间需要停顿个几秒钟,才能感觉到动力的逐渐增强。这种体验不仅影响了驾驶的流畅性,而且有时候还总是被滴滴被闪远光,真的很不舒服。当然,如果深踩油门踏板,动力的响应会相对好一些,但这样的操作肯定会增加油耗的啊,起步确实太柔了。 第三点说下空间,除了动力问题,朗逸新锐的后排空间也让我有些失望。对于像我这样的身高168cm、体重120斤的人来说,坐在主驾驶位置时,可以通过调节座椅来找到舒适的驾驶空间。然而,当我坐在后排时,腿部空间就显得有些紧凑了,几乎快要贴着前排座椅了。地台凸起也有点高,这样的空间布局,如果后排带三个成年人,无疑会带来一些压抑感。 第四点悬挂系统的调校也是朗逸新锐的一个槽点。它的悬挂系统调校偏硬,我感觉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在经过颠簸路面时,车内的震动感较为明显。这种硬朗的悬挂调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但却牺牲了乘坐的舒适性。平时过个坑洼地块,或者过个减速带的,还有那种井盖之类的,颠簸感会比较明显。 最后朗逸新锐的科技配置也不太高级,虽然它配备了8英寸的中控屏和一些基本的智能互联功能,但与同级别车型相比,它的科技配置并不多。当时想买那个新逸版,竟然都不带倒车影像,买这种入门款的基本都是年轻人或者年龄大点的不太熟悉车想买桑塔纳的,都十万的车了,电子配置还那么少。
#辣评新车五一期间我去五菱店里体验了一下五菱的星光,目前已经有24款ev的版本了,不过销售说厂家没有安排试驾车,不知道真假,大家可以问下当地店里是否有试驾车,如果没有试驾,反正我是不会去买这辆车的。星光phev版本我再去年的广州车展就体验过了,这次我又去体验对比了一下,下面简单说下我的感受以及对ev版本销量的预估,欢迎大家来发表你的看法。 说星光ev就要先说下它引以为豪的空间,我静态体验了插混和ev版本,两者的空间几乎差别都不大,在前排我合适的驾驶坐姿后,后排的我腿部还有两拳左右空间,头顶虽然是做了偷空处理,但是我182的身高,正襟危坐后,还会有一点扫头的情况,而且整个坐垫的坐姿比较低,大腿得不到好的承托;如果往下坐一些,这时候会发现,这个坐垫的长度是有一些短的,大腿根本就承托不住,24款ev版本是没有做优化的,而且整个座椅靠背确实偏直了一些,长时间乘坐会有些累的。 外观ev版我个人觉得是比phev版本更加好看一些的,主要体验在前脸区域,前脸封闭式的格栅,看起来更有科技感一些,上下分层式的大灯也符合了当下了潮流,整体的设计感在10万块钱这个价位是没啥对手的。 内饰我个人觉得倒是一般,没有啥亮点,就是把当前五菱在其他车型上面的设计以及用料搬到了星光上面,如果对内饰质感有要求的,可能星光达不到你的要求。 先简单说下我的购买推荐,不用想直接买高配510进阶版本,贵了一万块钱,但是多了50KW的动力,扭矩大了110N,电池容量大了12.6度电,轮胎尺寸是18寸(低配是17寸),主动安全预警系统,360影像,自适应巡航系统,皮质的方向盘,仪表盘和中控屏尺寸都更大了,中控屏支持联网导航,语音唤醒操作等功能,扬声器多2个,四个车窗一键升降,这么多功能一万块钱的差价绝对值了,属于没钱也要凑钱上顶配的那种。 竞争对手有:元up,哪吒X,icar03,微蓝6,秦plusev,Aion Y,海豚,还要面对降价的大众ID3,欧拉好猫,MG4,极狐考拉系列。但是这里面真正能够够得上威胁的应该只有Aion y,秦plus ev,海豚,大众ID3,五菱在品牌上面不如大众和比亚迪,驾驶质感等试驾后才知道,空间方面不如Aion y,但是星光ev是一个水桶型的车,它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方方面面都做得差不多。 厂家说的对标比亚迪的秦ev,但是秦ev是一个已经出来好几年从车型,整个车身架构,行驶质感以及空间质感是不如星光的,但是目前很多滴滴车型还是用的它,它电池大一点,内饰质感比五菱看起来更有科技感一些,再加上它的口碑还行,星光ev想要分一杯羹是比较容易的;上个月秦plusev的销量是达到了19378辆,平时的销量也就在10000左右,星光的销量能每个月保持在5000辆左右个人认为就差不多了,可能前期销量会高一些,不过不要忘记今年的车市有多卷,比亚迪还有大杀器-降价可以来增加车子的竞争力。 个人觉得星光ev其实是既要又要,既想占据一部分网约车市场,又想要家用车的市场,如果只是单纯的网约车市场没有必要出2C的快充功能和高级的辅助驾驶;如果是只针对家用车市场,那就没必要出低配的版本,且不支持选装辅助驾驶,大家如果有不同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五月骑行日记节前终于提到了无极CU525,作为一名新手,每天晚上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在车辆较少的道路上进行练车。 五一期间,朋友约着一起到渔港村的太湖十八浇吃面,于是就开启了新手的第一个100km。 我们是从吴江出发,途径苏州湾,最后到达渔港村的。骑行路线规划是使用的骑技骑行app进行规划的,还可以将其通过carplay投屏到骑技车机上。骑行中发现对于不熟的路线,导航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醒限速、限行区域,还可以提前看到道路分道情况。 我们一行三人,一个老手一个半新手加我一个全新手。毕竟是新手第一次开这么远距离,一路上还是有些战战兢兢的。这么一趟骑行下来,也总结一些个人的新手经验。 首先是一定要熟悉摩托车上的各个按键的功能,说明书也是要必看的,有助于新手尽快熟悉车辆。 其次是,驾驶过程中要注意驾驶安全,选择合适的头盔。戴好手套、护具。骑行装备在自己承受范围内可以选择最好的。骑行过程中管住右手,不要标极速。当然也不能低速形式,要跟得上车流的速度。道路上速度过低并不安全。 最后是要养成看后视镜的习惯,不管是超车还是正常行驶,都需要时不时关注一下。新手骑车,容易手忙脚乱,特别是遇到了绿灯起步,一不小心就熄火了,再加上后车可能会滴滴,不要分心。 感觉整个苏州的人都来到了太湖边,环太湖大道上两边的非机动车道上都停满了汽车,再加上一些自行车,路况还是比较复杂的。 但景色也是很美的,看看开阔的太湖,放松一下也是不错的。和好朋友们吃碗面,再来一碗苏式绿豆汤,很惬意。 最后再说下CU525,对于我来说,这款车还是不错的。声浪是真的好听,但声音也是真的大,所以我晚上一般到9点就回来了,再晚可能就扰民了。加速很快,动力也够。换挡非常的丝滑。缺点就是坐垫有些硬,坐久了屁股疼。还有就是速度上去了后视镜抖得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