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吧【情况介绍】 刚退伍,28岁,父亲有一辆12年的宝来,回到地方以后用车的地方很多,上班,参加活动等等,之前一直都开女朋友的车,时间久了也很多地方都不太方便,因为她用车也比较频繁,所以打算自己购买一台车。 【买车过程】 没奔腾车之前也看过很多牌子的车,雅阁,蒙迪欧,迈腾,速腾,英诗派包括途昂都看了,最后定下来三款车,奔腾,蒙迪欧,还有途昂,买车一天看车一个月啊,也查阅不少资料,途昂这车本身有点超预算,最主要的还是油耗,最后放弃了,之后就剩蒙迪欧和奔腾车了,从看车之前我就想买蒙迪欧,后来去车的时候什么都好,就是后视镜和主驾,后视镜太小看着特别不舒服,还有主驾坐着有一种压抑感,最后选择了奔腾车。为什么选择奔腾车,首先这车外观很漂亮,内饰也没得挑,而且相对蒙迪欧来说性价比更高一些。 最开始裸车优惠完十万两千九,落地十一万四千,加上封户,GPS等,讲价讲了半个月,沈阳和吉林4S店也都问了,吉林和通辽本地没什么区别,沈阳相对通辽能便宜三千左右,也考虑去外地提车了,就是不能上本地牌照,后面价格反反复复谈不合适,走了又回来反反复复三四趟。。。 【提车费用】 购车时间:24年2月 购买车型:23悦享 购车地点:通辽 裸车价:9.98 落地价:10.88 4S店赠送车门玻璃太阳膜,不包过前风挡玻璃,还有一套脚垫,去了一看都是最次的那种,我什么都没要。 【爱车初体验】 外观感受: 真的得说这外观是真的漂亮,搭配18寸大轮毂,改了一套悬浮轮毂盖,花了120,效果特别好。日行灯和大灯造型很独特,自己在外面升级了大灯,一千三百多,要比原来亮度更高。大溜背造型侧面线条非常好看。 ***** 静态感受: 首先是车机系统,除了单调就剩单调了,低配悦享不带车联网,也没有远控,看圈主的帖子教程自己装了一个嘟嘟桌面,但是没有GPS定位,不能导航。 再说自动启停,不想用吧也可以关掉,但是没车启车都要关一次,我还每次启车都忘,害得我只能练脚法了。usb还不能快充,不能快充也就算了,点烟器还隐藏手扶箱里了,用个快充还得从手扶箱接出来一根线。 内饰用料还可以,没有什么廉价感,大多都是仿皮的,也没有异味。包括座椅也是仿皮的,有打孔,软硬适中,正常水准,包裹感比较强,肩部两边还有一个支撑点。 车内空间比较大。我有180身高了,体重86公斤,主驾头上还有一拳余量,后排头上也是一拳,腿部空间剩一拳半,如果前排座椅调得偏后的话也有一拳。像我朋友175上下的身高坐在后排没什么压力。 ***** 动态感受: 没啥可挑剔的,毕竟排量也不大,感觉起步涡轮介入时间太久,估计两千多转才介入,换挡有顿挫,急起步的时候得缓一脚油,要不然升档不积极,六十多迈还是四挡。以前也没开过自动挡,这是我目前能感觉出来的。涡轮介入以后动力储备比较好,超车啥的不吃力。 方向盘的感觉开起来还行,不轻不重,转向比较准。中控位置的功能布局比较合理,开车的时候调空调或是拿个手机啥的,余光就够了,不会分神。隔音我是觉得挺好的,车里的密封性比较高,至于跑起来的噪音,是个车你跑100以上他都有胎噪风噪,没什么可纠结的。但是这个轮胎肯定是偏硬,加上非独立悬架,走土路是有点颠,过那种人行道或者高速的那种密集的地面标线,很明显的路感就传到座椅上,比较欣慰的就是,过颠簸路面或是过坑啥的,车内没有异响,异响这个东西一旦有了,真的折磨人。至于底盘支撑性真不会怎么专业评价,就是开快了也感觉到比较稳,快速过个弯什么的没啥压力,人在主驾也不至于大幅度左右摇摆。 ***** 油耗:个人感觉有点高,毕竟1.5t也不是大排量,一辆轿车自重能达到1.5吨,有点惊呆。我的车现在9毛多一公里,我女朋友的车2.0自吸而且还是十年车了一公里也就一块钱,我这新车才跑3500公里,上下班单程9公里,大部分都是在市中心开,一公里将近一块钱,只有高速上比较省油,最低能达到五毛钱一公里。 ***** 小结: 目前发现的问题就是车机系统太单一,自动启停不能永久关闭。其他都比较满意,其实主要是车子比较好看,兄弟朋友也说车子颜值不错,但是品牌效力不算高,说一汽都知道,单说奔腾,有的朋友还不认识,总体看还是比较推荐。 感谢圈主指导,请推荐加精!谢谢
#最美改装总有那么多人吐槽电车,说新能源就是个笑话,我2017年就买了电车,说实话开过了电车就再也回不去了,电机在起步时的扭矩油车很难追,以至于家里的卡宴,揽运,都是插混,外放电的功能好像也只有国产车可以,进口车要也能外放电就这功能简直了,以前出去露营就发愁水和电,路虎揽运后备箱不算大,车载冰箱餐具桌椅这些就几乎把后备箱装满了,水袋得放在后排,座椅上还得放电小二,那么大一坨也才一度电,那点儿电出去只能给电子设备充电,后来买了房车也还得带着发电机,不然进山里不踏实,现在有了猛龙,还有强制保电功能简直香的要命,3.5千瓦外放电叠加28度电的电池包,我感觉再解决水的问题,我可以在外面住半个月。 写了五篇长帖,可能太长了浏览量只有几千,今天写个精炼版的户外洗热水澡的教程,野外洗个热水澡只有经常露营或者钓鱼佬知道到底有多香。我是车尾装了个拓展油壶,有些车友为了好看,我是瞄上这俩20升的油壶了,这用来装水节约车内空间,有车友觉得备胎没了没安全感,别忘了猛龙带小书包那个版本本来也没备胎,我路虎也没备胎,城市周边越野真用不上备胎,那么多保险交着留着救援不用等给保险公司省钱呢吗? 除了车尾门拓展油壶有点贵其次就是车尾的淋浴帐篷了,如果预算不够的话,几十块钱买个速开淋浴帐也行,重点是买一根电热棒,一个12V水泵,还有两根水管一个带开关花洒头,全算下来也就一百多,如果你没改后备箱12V点烟器取电可以买个气泵用正压出水的方案就是把水泵换成调压气泵就行了。不懂的细节去我主页找详细帖,就这样的猛龙,外放电水烧到45℃简直就是露营的绝配,当你看着星空听着虫鸣,洗着45℃的热水澡,然后在回帐篷里睡觉,就俩字,真TM爽!爱露营的爱钓鱼的作业抄起来吧
#提车日记【情况介绍】 我的第一辆车是手动福克斯,跑了10万公里,基本除了车头重磨前轮,大毛病没有。我住在溧阳,工作周边到处跑,出门一天就是一百公里,一周跑三四天,油费还没得报销,赶上新款R7上市,立刻决定换,刚需就是车要用的舒服,降低用车成本,通勤再也不要手动挡费力。 【买车过程】 买R7之前看了大概有五六款车。先是小鹏G9,过坑的滤震直接让我否了。还看了特斯拉model Y,车肯定是好车,就是看起来像毛胚房,地台也有点高,操控也很好,其实是备选车。还试驾了深蓝S7和比亚迪汉EV,比亚迪是出于销量高,但是全车的塑料感着实让我有点接受不了,深蓝S7就不说了,销售的态度一副爱答不理,可能看我不像买得起的。试驾都没给安排。 后来挑来挑去挑了一个多月,赶上R7上市,生椰拿铁色有点意思,轮毂也看着不错,直接去找销售安排去试驾。有一说一,品牌力不行拿服务凑确实可以说动人,因为在此之前我对R7毫无任何认知,如果没有别人介绍推广,甚至连看网页都没看到过这款车,上汽的营销太烂了。 说说试驾感受,外观和车灯挑不出毛病。内饰是真皮座椅,三联屏,我老婆没说啥基本上也就没啥障碍。掀背的后备箱和空间,也没什么问题。试驾大概40分钟左右,当即下定。感觉有点冲动,但是因为之前试驾很多车,都有各种不满意的地方,所以仔细想想其实也不算冲动。 【提车费用】 我的车型是R7丐版+上市权益 轮毂颜色标配没选配 整车价格18.99万+2000元ARHUD-2000常州地补 购置税免费 上牌推荐自己上180元非常简单,4S店内报价1000 保险 5000,4S办的 落地:19.5W 【爱车初体验】: 外观感受:车身coupe风格,无框车门,前后车灯是贯穿式,比较喜欢日间行车灯,设计的非常大气。还有一个值得说的是电芯并没影响车内后排地台,头部空间比较大,再加上全景天窗,感觉不到压抑,不过后备箱地台高度抬高了。轮胎是21寸封闭轮毂,用的是马牌。 动力感受:我选择的是后驱最大输出功率为250kW,百公里宣传5.8s,实际开起来推背感明显,超车自如,日常用起来基本调到舒适模式,根本用不到这么大的功率。这个车是支持无级调节动力响应和回收动能均可调节,带着家人出行动力响应拉到最左边,加速柔和点,自己开的时候就调到最右边,享受5.8s的加速感。 【总体驾驶感受】 驾驶模式无极调节,调到自己适应的状态,完全没有开电车的感觉,不会晕车,年前长途最长一次跑了504km 车距控制的很好,遇到前车紧急刹车的时候不是急刹,是舒缓减速,这个有一说一,我愿意说他好。堵车的时候,不用一脚刹车一脚油门的来回切换,只不过有时候保持安全车距会被插车道加塞,这点估计是不可避免的。底盘悬架给我的感受就算是中上等水平吧,虽说操控舒适两者不可兼得,飞凡R7在这两者之间兼顾性做的还是不错的,过弯变道支撑也OK,没有多余晃动和过分的倾斜,方向也没有虚位,属于指哪打哪,在比较差的水泥路面时偶尔有共振。 【雪天驾驶感受】 这个冬天遭遇了2次大雪了,对南方来说也属于罕见,远程启动冬日出行,上车基本车暖和了,大雪天驾驶打开雪地模式还是很稳的,没有出现后驱打滑,能耗基本起步30,逐渐降低到24以下,空调+座椅加热,不过有一个缺点还是要提一下,远程没法打开电池加热,开车在打开又等于浪费能耗,没起到效果,这一点还需上汽继续优化下APP。 【乘坐感受】 全车都是双层夹胶玻璃,隔音是真的好,风躁很小,不过毕竟无框车门,高速120还是有点噪音,座椅支持加热通风。后排空间可以,腿部可以全部承托。乘坐没有小板凳的感觉。 【能耗】 目前为止开了三千多公里,主要冬季用车,平均能耗19.7,天气好的时候市区开到过50公里13.6能耗,黄金赛中大型SUV排第十名。用车成本直线下降,充电方面快冲30-80用时大约35分钟,飞凡app上基本涵盖了热门充电桩不必下载过多充电软件,交费时也会优先使用积分抵扣,非常香。 【功能体验】 车机是8155芯片,43寸的大屏非常清晰操作很流畅,布局也算合理,完全碰瓷奔驰,有个有意思的点就是快捷操作设计了一辆虚拟车辆,直接3D操作;还挺好玩的。360影像有2D和3D两种选择搭配上雷达,通过一些狭窄的路,和一些车位也不用担心剐蹭,辅助驾驶的车道保持和车距控制的不错,加速减速也比较轻缓,堵车时候可以说是福音了。还想说一点就是R7的大灯,标配自适应远近光,有点不足就是自动大灯太过灵敏,天稍微暗一点点就自动打开了,观察别的车就没有打开。 【缺点】 1.转弯提前打转向灯360不会显示,必须低速时再次重复操作才能显示; 2.车机APP比较少,可玩性低,不是开放平台,不过最近有破解教程安装高德; 3.停车P挡设置关闭灯光,实际也不会关闭,如果坐在车内休息,需要手动关闭大灯; 4.飞凡手机app有些功能不
#用车心得锐程PLus购车历程 一、选车 过完年就把购车记计划提上了日程,媳妇本身就在4S店工作,也就没多看其他品牌的,在逸动Plus、CS75、锐程Plus中间纠结了好一段时间。 认真讲,逸动PLUS降价2W后才是最具性价比的,可惜邻居家已经提了一辆,实在不想买同样的,遂作罢。 CS75是三辆车中空间最大的,底盘最高,可相对的油耗也高;同学有一辆,市区通行,频繁堵车情况下那个油耗着实有点惨不忍睹,最终考虑到用车环境,还是算了吧。 最后就剩锐程PLus了,前段时间看的时候也只是降了1.5W,综合算下来还是不便宜,然后媳妇儿在4S店工作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说是8月中旬库存的国六A车型必须上牌,到时候清库肯定会有更多优惠,再等等;最终还是等等党胜利了。 二、购车 8月初,媳妇也是跟店总说了买车的事情,领导表示在官降的基础上多优惠5K,也就是总共优惠2.5W。其实这个时候省会城市已经是比我们这还能多优惠2K的样子,但是考虑到种种因素,还是在媳妇在的店里买了。 当初考虑的是尊贵版白色,媳妇也跟领导申请过店里留了一台白色,结果提车当天,有客户看上了白色,没办法,客户是上帝,把白色给了客户,从其他店里调了一台炫影灰。现在看来,灰色的更有质感,还是很不错的。 价格:尊贵107900,优惠25000,裸车价82900,保险3800,购置税7400左右,上牌175,最终落地价95000左右吧。看了车友圈的价格不算最低的,没办法全市的4S店都是一个集团的,这个价位已经相当可以了。 三、用车 说来惭愧,驾照龄挺长的,实际驾龄屈指可数。作为一个新手简单发表一下自己的用车感受。 动力方面,ECO起步是真的肉,踩完油门最起码有个2秒钟的延迟,然后动力才是源源不断。用了一周的ECO,现在果断换成标准模式了,至于运动模式,现在还没有尝试,暂不评论。 车机方面,360是真的好用,倒车,侧方轻轻松松;但是也不能完全依靠360,拿不准的时候还是下车看看,确认下,提车1周时间都没到,倒车就把左侧前保险杠蹭了,好在车是灰色,基本上看不出。然后就是倒车轨迹,目前为止卡了3次,打方向后倒车轨迹没有随着方向转动,尤其是倒车时候,车机最近一直提示升级,还没升,不知道升级后会不会杜绝这个现象。 油耗方面,简直惨不忍睹,平均油耗16.3,加了500的油,根据智慧云控显示,还跑不到500公里,看的我只想哭。 空间方面,没得说,毕竟轴距在那放着,加上一家人身高都一般,不管是纵向空间还是高度,都没得说。 其他方面暂时没啥可说的,毕竟是新手新车,里程也没开多少,等以后有其他用车体验了再跟大家一块讨论。 另外,感谢圈主九九的行车记录仪破解教程,省了一箱油钱,感谢感谢
#机车保养分享豪爵USR125入手有一段时间了,之前发过首保教程,安装射灯教程,还有更换16g重普利珠教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以前写的内容。这次二保其实总公里数都不到2500公里,首保我是850公里做的,更换的灰壳超凡喜力5W-40全合成机油,按理说就算按照保养手册,也应该在3850KM总里程再做二保了,为什么要提前那么多?相当于实际才跑了1600多公里,但是根据USR125圈老车主说的意思好像是因为这款机油运动粘度有点偏低,经常拉高转,衰减比较快,当然,也不是不能用,就是最近的确感觉怠速震动有点增大,然后低速起步脚踏部位传来的震感也让我有点不太爽。正好单位休息两天(4.19-4.20),就想着把屯的美孚红瓶10W-40的油换上试下感觉,然后跑个一两百公里比较好的路况,测测这台车的最低油耗,因为现在气温也上来了,应该能简单测下。 接下来简单汇报下这两天的行程。因为我有个发小在张家港靠长江边上班,一直想去看看,所以第一天就是往苏州张家港跑了,出门前先把(4.20日)的灌篮高手大电影的票先买了,作为一个80后,相信应该很少有人没看过这个动漫了。这里顺带提一嘴,也当是问各位看官大老爷一个问题,灌篮高手这部动漫,有没有什么让你记忆深刻的片段或者其中的某个人物?反正老周当年的偶像是中二的红发小子-樱木花道,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樱木花道上高中以后第50次告白失败,那会我就暗暗发誓,我要谈够50个女朋友,这个目标在我20多岁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被实现了,哈哈! 然后就是给车子换机油,其实网上关于更换机油是冷车还是热车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热车的时候机油的流动性更好,可以放的更干净,而且因为发动机里面会有一些磨损后的杂质等,热车的时候机油混合在一起,放油的时候可以跟机油一起被带走。而另一个冷车放油的说法是,车子静置了一晚上,机油回流到发动机下部,相比热车状态,上部的零部件上附着的旧机油就会更少,这个状态下放油,比热车放的更彻底,更干净。反正我个人的做法是,车子发动怠速个十分钟左右,打起大撑,静置个两三分钟,拧开机油尺,然后拧开放油螺丝(这里顺便问个问题,因为我这台USR125的放油螺丝我第一次拧开就发现这个螺丝是歪的,但是螺牙没问题,密封性也没问题,不知道其他USR125车友有没有这个情况的?)油大概放一会就变小了,这时候可以借着大撑前后左右晃动下,然后把车往放油口这一面倾斜一点,再让它放一会。当然,因为我是赶着出门,也有车友可以让车子在那自己慢慢往下滴落,大概十几分钟以后再把放油螺丝拧回即可。反正我这次擦那个放油螺丝,上面有明显的铁屑,应该内部还是需要再磨合磨合,或者是之前没放干净的铁屑。这次滤网没有拆开清理,因为首保清理过了,准备三保再清理。USR125这个车,如果相对机油放的比较干净的前提下,加注机油量在850ML即可,到达刻度尺的四分之三的位置,我个人比较喜欢加机油到这个位置,汽车也是如此,因为有的机油,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异常消耗的问题,这样的做法比较保险一点,还有就是不管是汽车或者摩托车,要养成检查机油量的习惯,有些车是带机油可视窗的,比较方便观测,踏板这种用刻度尺的,基本上更换机油后每500KM再看下比较好点,特别是冬天,定期检查也可以提前防止机油乳化问题。换完机油,用纸巾把放油螺丝下部擦干净,然后启动车辆怠速一会,熄火静置几分钟,再检查下有无渗漏,然后在第二天可以再检查一次比较保险,因为有些慢性渗漏当场是无法立马看出来的。 保养完以后,因为要测油耗,找最近的加油站把油加满了,出发找发小去。60公里的路程,一个小时到达,因为中间有很长一段快速路,没有红绿灯,路况还是不错的,但是跟我设想的测最佳油耗还是有出入,因为我设想的是速度保持在60或者60内,而这个快速路,基本都是在70-80之间跑了。中午到达,跟发小一起吃个饭,就往长江边跑了,对岸就是江苏南通市了,开摩托在长江边的防汛通道跑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路上没车,相当于整个路都是自己的。 第一天回来的时候走的常熟市区方向,因为顺道去办个事,回来的路况就差点,红绿灯啥的比较多,第一天一共跑了大概136公里,到家顺便把车洗了。 第二天就是去看《灌篮高手》大电影,路况也不错,来回30公里的样子。两天一共跑了171公里,但是两次加油间隔为166.7KM,根据油耗记录,这两天行程的平均油耗为1.82L/100KM,说实话,这在我心里并不是这台车的最低油耗,因为我之前气温11度的时候跑上海来回200KM,油耗为1.87L/100KM,按理现在气温二十几度,而且刚换的机油,油耗应该会更低才对,但是这里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就是我之前是5W-40机油,这次是10W-40,机油粘度高了,还有就是这次测的时候,普利珠已经换成16g了,并且我的车是换了半热熔的轮胎,抓地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