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5发布
在当今汽车行业智能化浪潮汹涌的背景下,小米汽车以其卓越的智能化技术和创新能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冉冉升起,不断刷新着人们对智能出行的认知。 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去年底,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首次发布了智能驾驶全栈自研技术构架,其中包含了道路大模型、超分占用网络和变焦 BEV 等领先算法。超分占用网络更是在 2024 年初被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顶级学术会议 CVPR 收录,其核心算法的创新性获得了国际认可。 而今年,小米更是实现了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在国内的首次量产,这一技术让智能驾驶直接从一端输入图像,一端输出行驶轨迹,是迄今类人思考程度最深的智驾算法。小米智驾系统分为 Xiaomi Pilot Pro 和 Xiaomi Pilot Max 两套方案,均采用 NVIDIA DRIVE Orin 算力平台和 11 个摄像头的视觉方案,全部支持变焦 BEV 感知技术和端到端大模型,高低配基于同一技术方案,让所有用户都能享受到领先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无论是在复杂的城市道路还是高速公路上,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环境,实现自动避障、自适应巡航等功能,为驾驶者带来更加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 智能座舱方面,小米汽车同样表现出色。 基于小米澎湃 OS,小米打造了符合操作直觉的交互框架。全系标配 8295 旗舰芯片平台,配合强大的异构兼容性,实现硬件资源的精准调度,中控屏的响应灵敏丝滑。 上车后,精致还原、渲染精细的 3D 车模映入眼前,车模颜色和配置与真实车辆完全匹配,状态实时同步。 点触车模上对应的位置,就能快速打开前备箱、后备箱、充电口等,调节尾翼或悬架还会配合一镜到底的动画演绎,控车过程直观又流畅。得益于小米澎湃 OS 的柔性框架能力,用户可以自由排列窗口卡片的位置,按照自己的需求调节显示比例。 同时,小米澎湃智能座舱实行多端一体化原生设计,继承了 Xiaomi HyperConnect 跨端互联框架能力,当车主同账号的手机、Pad 进入车内时,能与中控屏无感连接,自动完成识别、安全认证、连接等一系列复杂步骤,直接在融合设备中心里实现跨设备互控。用户还能将手机应用以窗口卡片的形式,一键 PIN 到中控屏上,实现车机使用手机全部生态应用。 后排拓展屏支持挂载 2 个 Xiaomi Pad 6S Pro 12.4,接入后平板自动切换至原生控车桌面,与全车无缝打通,实现导航信息实时同步,自由调整空调、座椅加热、全车音乐等功能。 今年 11 月 14 日,小米汽车再次发布了智能底盘预研技术,为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该技术主要包含小米全主动悬架、小米超级四电机系统、小米 48v 线控制动系统以及小米 48v 线控转向系统四大核心项目。 小米全主动悬架采用单轮 4.6kw 的动力源与双阀 cdc 系统,调节幅度可达 140mm,调节速度是空气弹簧的 100 倍,能精确过滤掉路面的细碎颠簸,举升力高达 44400n,可有效化解强烈冲击,实现零侧倾、零颠簸、零俯仰的驾驶体验。 小米超级四电机系统由 2 个全新自研电机与 2 个 v8s 电机组合而成,最大马力达到 2054ps,能轻松实现原地掉头、圆规掉头等复杂动作。 小米 48v 线控制动系统取消了传统的液压机构,采用电动卡钳设计,响应速度提升了 40%,拖滞力矩下降了 50%,续航里程增加了 10km 以上,且无需添加刹车油,降低了保养的复杂度和成本。小米 48v 线控转向系统则是国内首创,取消了机械连接,实现人机解耦,转向比无级可调,调节范围在 5:1 至 15:1 之间,兼顾了低速转弯的灵活性与高速变道的稳定性,为实现无方向盘座舱布局提供了可能。 小米汽车以其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精神,将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入汽车的各个方面,不仅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出行体验,也为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小米汽车将继续引领智能出行的潮流,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