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第二代途锐(2010-2018年)

    2022-03-31发布

    2010年,第二代途锐上市

    2010年,第二代大众途锐正式发布,新车出自改进型的PL72平台,采用了由德·席尔瓦设计的低调、内敛又不失个性的“横向”家族脸谱。第二代途锐的车重减轻了208公斤,同时车身抗扭刚度提升5%,风阻系数从上一代的0.38降至0.35。在车身尺寸上略有提升,长宽高为4795×1940×1709mm,轴距增加了38mm,达到2893mm。

    内饰在布局和细节上都有所创新,三辐式方向盘取代了老款的四辐式方向盘,升级了全景天窗、电子手刹、自动驻车、座椅通风、360度全景影像、动态车灯辅助系统等配置。与新一代保时捷Cayenne一样,第二代途锐的后排座椅可进行16cm的前后调节,以及6°的靠背角度调节。后备厢容积为603升,将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1732升。

    动力部分,第二代途锐继续搭载3.6升V6 FSI汽油发动机和V6 TDI、V8 TDI柴油发动机,传动系统标配8速手自一体自动变速箱。不过,出口到中国市场的途锐比较特殊,配备的是3.0T V6 TSI发动机。此外,全新途锐首次引入了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由一台3.0升V6 TSI机械增压直喷汽油发动机和一台电动机构成,系统最大输出功率380马力,峰值扭矩580牛·米。

    第二代途锐继续采用前后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空气减震器可实现多种调节,悬架软硬度有舒适、标准、运动3种模式可选,离地高度分五级可调,由低到高分别为:负载、标准、运动、越野、极限越野,离地间隙调整幅度约为115mm,最低为230mm,有助于降低重心、稳定车身,最高可达345mm,提高了底盘通过能力。

    四驱结构方面标配的是4Motion全时四驱系统,以机械式托森中央差速器为核心,前后轴配备开放式差速器,这套系统的优点是动力分配响应快、可靠性高。在正常情况下,前后轴动力分配比例为40:60,在极端情况下后轴最大可以分配到80%的驱动力,前轴最大可以分配到60%的驱动力。另外还可选装越野性能更强悍的4×Motion四驱系统。

    2014年,第二代途锐进行了中期改款,在外观和内饰细节部分有所调整,进气格栅改为四横辐镀铬设计并与前大灯衔接,A字型下进气格栅造型与上进气格栅成对应姿态,同时全系增配了发动机启停技术、自适应远光灯等配置。动力方面,3.0升V6 TSI汽油发动机经过调校之后,最大功率为320马力,峰值扭矩为440牛·米,相比老款分别提升了22马力和20牛·米,V6 TDI柴油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增至262马力。

    第三代途锐(2018年-至今)

    2018年3月1日,一台全新途锐离开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一路穿越11个国家,总里程超过16000公里,最终抵达北京,并选择在中国全球首发。第三代途锐与兰博基尼Urus、宾利添越、第三代保时捷Cayenne、第二代奥迪Q7一样,都是基于大众MLB Evo模块化纵置发动机平台打造,作为大众旗下高端SUV的新成员。




    途锐是大众品牌推出的第一款SUV,经过三代发展,大众SUV家族已经愈发壮大,但途锐作为旗舰车型的定位依然没有改变。20载峥嵘,途锐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从未停下脚步,面对时代审美的变迁,途锐承袭前代的硬派基因,却更加注重精湛工艺的表达。面对转型途锐也是不甘落后,中控屏和仪表盘两块屏幕承载了所有车辆交互的信息,颠覆了传统的用车体验。与此同时,途锐虽然变得更加城市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仔细品味,它骨子里那股硬气其实依旧存在。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