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国标的NEDC还是CLTC对于车主更友好?其实国标WLTC标准已经足够严格了。
目前国内外续航标准不一,大概可以分成4个标准,NEDC、CLTC、WLTC以及EPA续航。
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是欧标,基于燃油车设计,早年工信部对纯电车进行测试就是用的NEDC标准。
NEDC的测试标准共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城市驾驶工况和市郊驾驶工况。市区工况由四个市区运转循环单元组成,测试过程中最高车速为50km/h,平均车速19km/h,每个循环时间为195s,共行驶4.052km。市郊工况测试共一个循环,平均车速62.6km/h,有效行驶时间400s,共行驶6.955km。
NEDC工况特点是测试时间短、里程小、速度低、匀速工况多,跟实际用车工况不太一样。大部分人都难以是现在实现这个标准。

WLTC(WLTP)(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Procedure),即“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程序”,采用了更为严格和真实的测试方法。由美国、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共同制定的车辆油耗、排放等测试标准。
在WLTC测试中,工况包括低速、中速、高速与超高速测试,最高车速为131.3km/h,平均车速为46.5km/h。WLTC的测试环境温度为14-23℃,湿度为40%-60%,空调开启,车辆负载为100kg。车辆需要经历一系列不同的驾驶场景,包括停车、刹车、加速等,同时还要考虑车系中不同配置的影响。结果更接近真实油耗。

CLTC(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是我们国家标定的国标标准,由工信部牵头,中汽研历时三年制定的,堪称最合乎新能源车的测试工况。
测试标准制定符合国内实际用车环境,测试时长同样是1800秒,行驶公里数为14.5公里,最高时速114km/h,整体平均车速为28.96km/h。删除了WLTC循环中的超高速工况,测试环境基本上都是低能耗场景,忽略了高能耗场景下的实际表现,导致CLTC工况的数据相比NEDC工况会更高一些,所以车企们一般都比较喜欢使用。以市区中低速为主,非常合适混动车型。

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是美国环保署制定的用来衡量乘用车(不包括轻型卡车和重型车辆)尾气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测试程序。
包括四项测试:城市工况(TheFTP-75 proper),高速工况(HWFETor HFET),激烈驾驶工况(SFTPUS06),空调使用工况(SFTPSC03),通过五轮测试并计算平均值后,还需要加入风阻等其他影响影响能耗的变量,再按55%的城市工况、45%的高速工况加权得出最终的续航成绩。因此最复杂、最严苛的EPA工况是目前最接近真实续航的测试标准。

单从测试工况的严苛程度方面来讲,EPA排名第一、WLTC排名第二、NEDC排名第三、CLTC则排名第四。
如果只是从合适新能源车的标准,那么选择 WLTC、CLTC标准都非常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