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十年代日本开始发展轿车以来,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就极力创造自己的名牌车,力图占领市场,并进一步加以垄断,以求发展和获取超额利润。此后丰田拼命研究如何形成自己独到的生产技术,创造并完善具有特色的产品。60年代进入市场的皇冠、光冠、花冠三种轿车,就是丰田长期努力研制出来的名牌。此后,这三种轿车在世界各地为丰田赢得了声誉。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地位也随着这些车的畅销而日益提高,并且通过一系列举措,将丰田打造出国际著名汽车品牌。

掌握市场动向,适应用户需求
五十年代初期,从战争结束后逐渐恢复过来的日本,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产生了以车代步的愿望。丰田及时洞察到这一动向,马上研制价廉、实用的大众车,迎合人民的需要。与此同时,日产汽车工业公司也发现了这一苗头,但是,日产公司搞技术的浅原源七经理未能琢磨透用户的心理,错误地认为“奔兔”牌轿车的旧车就可当作大众用车出售。实际上,当时想买家庭用车的人,希望买到的车是崭新、光闪闪的,因此,没有一个人光顾旧车市场。

由于丰田很善于了解和掌握“民情”,及时研制出了新车来满足用户的要求,于1956年9月发表了大众用车的样车,并于1961年作为商品车开始出售,很快就占领了日本国内市场。等到日产意识到自己失策,研制出“小太阳”牌轿车,于1966年4月开始出售时已较丰田晚了五年;同年11月,丰田又发表了花冠牌轿车,排量比“小太阳”轿车大l06CC,致使“小太阳”轿车两面受夹。

1973年,丰田对光冠牌轿车进行了第三次换型。主要原因是1960年第二次改型后不久,美国公布了安全法规,而花冠牌轿车有一半是出口到美国的,为了牢靠地占领美国市场,丰田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力求达到美国的安全标准。他们这次改型的重要原则是:车型设计只要得80分(即不一定得满分)即可;但在安全性方面则必须达到100分。

丰田还是最早与我国建立贸易关系的日本汽车品牌,从1964年开始向中国出口汽车,其中第二代皇冠成为国人最先接触到的丰田轿车。
另外,丰田在设计新车时,把维修列为重点。在花冠第三次改型时,对可降低维修成本的300项进行了挖潜。维修方便,是丰田汽车在国外畅销的重要原因之一。

创名牌车的措施
花冠车刚刚上市初期,销售并不理想。因为当时日本民间风传这种车不结实,不耐用,因而销售情况不佳。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丰田聘请了具有制造飞机发动机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改进工作,提高了花冠车的质量。

为此,从1962年2月开始,丰田特地与电视台合作,开辟了一个叫作“拷问”的专题节目,连续播放了对花冠轿车进行严格的破坏性试验的实况。其中有“从浅间山断崖上坠落下来后照样行驶的花冠”,“跳跃、冲撞后继续行驶的花冠”。电视节目连续播放了一年,花冠轿车深入人心,并且及时地正式抛出了花冠第三次改型为RT—40的改型车,月产量提高到11000辆。花冠RT—40的畅销,大幅度增加了丰田的收益,为丰田研制新车和旧车的换型,赢得了充裕的时间、物力和财力。在这种形势下,花冠和皇冠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改型,而后就更有力地打入了市场。

丰田对保护名牌车,一直持严谨态度,新技术先在一般车上试验,待取得丰富经验和专门技术后再用到主要车上。丰田一般在生产第一代车的同时,就着手试制第二代,研究第三代,构思第四代。通常,一种车每四年进行一次全面换型,中间进行一次小改型。象花冠Ⅱ、卡莉娜和世纪牌都作过试验车。70年代的光冠车,其行驶部分简直就是卡莉娜系列的移植。该车的T系发动机也是从卡莉娜系列挪用的。因此,有人说,花冠和卡莉娜是具有亲缘关系的。
上篇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