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我们不一样——国产品牌QJMOTOR四缸车型追600评测

    骠骑府头像骠骑府头像
    骠骑府2020-07-18

    我是骠骑府,欢迎关注!

    7月15日骠骑府已经跟关注我的朋友们说过,即将赴湖南株洲评测QJMOTOR四缸车型追600的动态。

    刚刚到家,怕各位久等,就赶紧坐电脑前交作业了。

    废话不多说,先上几张全车图。

    这款车的外观设计风格较为硬朗,线条锐利,简洁协调而凸显运动感,照片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感受,见了实车大家应该会认同我的观点,外观就不多说了,看你自己的审美吧。

    直列四缸水冷发动机,匹配德尔福电喷系统,排量为600cc,最大功率为60KW/11000转,最大扭矩为55NM/8000转,账面数据与贝纳利TNT600保持一致。

    骠骑府测试的是一辆高配版本,看看三款车之间的配置区别吧。

    高配版本在配置上要高了不少。

    前制动为双浮动碟搭配布伦堡辐射式对向四活塞制动卡钳,前叉为倒立可调的马祖奇品牌。

    后制动为单碟搭配布伦堡卡钳。

    后减震为独立侧置,KYB品牌,也具备可调预载功能。

    5寸的液晶显示屏,信息显示较为齐全,角度上翘,防止骑行时的阳光反射,并且有日间和夜间两种模式。仪表下方是USB充电接口,这个必须得有,骑这车的用户,大多是年轻的潮人,手机是生活必需品。

    玛吉斯Super maxx ST前后半热熔轮胎,前轮尺寸为120/70-17,后轮尺寸为180/55-17,后轮扁平率较低,能提供较好的运动能力,并且前后轮均作了动平衡(看轮毂上的铅块)。

    坐垫做工还不错,工艺精致,采用防滑面料,质感不错,软硬也适中。坐垫前段采用收窄的设计,利于骑手骑行过程中夹紧油箱。

    水箱没有防护网设计,有点遗憾,这玩意儿还是能管点用,建议入手后加装防护网。

    配置了无匙启动功能,但是开油箱和坐垫还是需要用到机械钥匙,科技与实用的结合吧,这种电子玩意儿,如果不能保证可靠性的话,还是少点为好,大家应该懂的。

    侧置低出单边排气管,造型么,我个人觉得还能再优化下,毕竟排气管是一辆摩托车的视觉重点。

    铝镁合金的后平叉,质轻而坚固,采用非对称式设计。

    边撑配置了防挂挡启动系统。

    手把采用了夜光模式,双油门线,前制动拉杆为多级可调,适合手掌大小不同的人。

    说说做工吧!

    车架的焊接不能说很精致很规整,不能与某些国内品牌的机器人焊接的焊缝相比,但是也不算很难看,还是觉得不舒服的话,看看国内刚刚上市的本田CM500的焊接质量,或许你会有一个比较,那可是七万多的进口车。

    编织主车架为钢管焊接而成,记得前两天有位朋友问过一个问题——为何编织钢管车架的铆接处都是圆形的螺栓固定,看起来很单薄,行不行啊?

    确实,编织钢管车架的连接处都是这样的设计,例如KTM和杜卡迪等等都是这样,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受力更均匀,强度更大,车架受冲击时不容易导致破损,你看看客机的舷窗都是圆形的设计就是这个道理。

    走线的话还可以更讲究一点,例如喇叭线束等等,可以用波纹管外包一下,看起来视觉效果会更好。

    排气管下段焊接处尽管能看得出来已经处理过,但是工艺还是要加强,不是很平整。

    总的来看,基本上与贝纳利TNT600的做工水平是一个档次,骠骑府认为看得过去,比起以前的产品进步还是明显的。

    说说骑乘感受吧!这是重头戏哦!

    天气太热,因此骠骑府没有穿连体皮衣,看到那些大咖们穿的一身严严实实在赛道上闪转腾挪,还是挺佩服的,咱以后也得敬业点哈!

    先说性能表现如何吧!这次咱再不能拿车型定位说事儿了。

    性能:官方公布的数据是零百公里加速成绩为4.5秒,极速为210KM/H,这个数据骠骑府认为应该是可信的,因为现场有一位小伙子跑出了4.4秒的成绩,可惜测试数据我还没拍到,这位仁兄就跑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测试车手体重不足50KG,身高只有1.6米左右。所以,除了驾驶技术以外,体重对于零百公里加速的成绩影响也很大。

    然后又测了几次,都没有更进一步,两次均为4.6秒。

    所以,骠骑府认为,如果是专业车手的测试成绩,应该是可以达到4.5秒的成绩,但是普通用户一般大多会落在4.8秒以外,像骠骑府这样体重较重的,可能得五秒开外了。

    极速成绩没办法测,即使在赛道上也是如此,最高跑到170KM/H左右,直道就到头了,以该车发动机的功率和以前黄龙600的极速表现来看,差不多是这个成绩。

    离合器手感及换挡感受:离合器手感感受还可以,不是那么死沉死沉的重,可以两根手指轻松捏合,但是又不像川崎Z400那样柔弱无骨的那种轻巧,有一定的韧性和回馈。滑动离合器在高速紧急降档时起了作用,骠骑府测试过几次,三挡拉到110KM/H降到一档,后轮只有轻微的跳动,但是同场还有一辆老款的黄龙600,同样速度下的紧急降档,后轮的摆动幅度很大,两款车的区别还是很大。

    换挡是清晰的,没有涩和重的感觉,力度大小适中,有明显吸入感,这个可以给好评。

    悬挂调校:高配版的追600是前马祖奇倒立前叉和后KYB独立侧置减震,都是世界知名品牌,不过,不要过于神化这些大品牌,紧急制动时还是有明显的车头下沉现象,尤其是单独使用前制动的时候,这都是正常的物理现象,不用过于在意。

    追600的悬挂原厂设定是中性的,路感回馈很清晰,但是也不是硬邦邦的那种,有一定韧性,如果只是普通玩家,原厂的设定就够用了,如果是要下赛道,似乎应该更硬朗一点,大家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自行调校。

    制动系统:前后布伦堡的卡钳以及高等级制动片制动效果还不错,手感以及制动效果我觉得还不错,大力制动时前叉没有上下抖动的问题,很稳定。

    轮胎抓地:这款车是可以劈弯磨膝的,没有问题,下午的赛道测试以及上午的场地练习时,不少大咖都做了这个动作。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没有护具的话,强烈建议不做这样的动作,想象下你的血肉之躯与粗糙坚硬的地面摩擦,想想就肉疼。想磨膝的话不难,多练练,换对好点的轮胎和改升高脚踏,一辆125都能在篮球场大小的场地玩磨膝,练好了再上赛道,千万别现学现卖。

    驾乘感受:试驾追600之前,骠骑府对于这款车的操控抱有很大期望,事实没有让骠骑府失望,很轻巧很容易控制,与以前骑过的老款相比,我觉得进步还是明显的。

    扶正车身时你就能感受到那份难得的轻盈感,什么是轻盈感?就是车身恢复直立姿态时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气,而这个在跑山或者下赛道时是很重要的一个感受,一些重心过高扶正力度较大的车型,你会感觉在S型弯道里面不断转换车辆侧倾角度时很费力,这会使你不敢用更快的速度劈弯,因为你害怕自己在转移身体重心后再侧踩脚踏时,车辆不是那么“忠实”的按照你的意愿顺利入弯。所以,轻盈感是一辆跑山的车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般而言,四缸车在弯道内的灵活性会逊色于双缸或者单缸车,就是因为四缸发动机在自重上不占优势,对此,追600的解决办法是降低车辆重心,追600的最小离地间隙只有150mm。

    另外排气管改为下置单出的排气管之后,有效的降低了整车重心,双出的高位尾排看起来气势十足,实际上是弯道操控的大敌。

    轴距上也做了调整,比贝纳利的TNT600轴距短了2cm,只有1460mm,别小看了这2cm,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这2cm的差异你就能在弯道内明显感觉到。

    所以,在做出了这么多改动的情况下,追600的驾驶感受还是很不错的,本人骑过贝纳利TNT600,也骑过本田CB650R,专门写过原创评测文章,但署名不是本人——试驾报告:售价105800元,中庸至上的本田CB650R

    对比一下,不客气的说,追600的驾驶感受明显要比同门兄弟更好,骑行感受不一样,与本田CB650R的驾驶感受差距也更小,终于有了一款四缸街车该有的驾驶体验,这是追600最应该值得肯定的地方。

    说点小建议,追600分为三个配置规格,骠骑府建议直接选择高配的版本,那几样高规格的配置对于提升骑行质感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我觉得这个差价是值得的。

    好了,就到这里吧,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与骠骑府交流。

    .万次阅读
    67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