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向电气化时代交卷!上汽大众ID.6X对比特斯拉Model Y

    E电园小编辑头像E电园小编辑头像
    E电园小编辑2021-09-30

    编者按:当汽车工业开始迈入电气化时代,无论是有百年历史的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正式交出了自己的答卷;而赛道可以说是考验整车操控素质的放大器。这次我就要通过赛道将百年大众和科技新贵特斯拉的两款主力车型放大对比,见微知著地感受两种不同车企对电气化的理解。

    加载中…

    上汽大众ID.6X是百年大众面向电气化时代MEB纯电平台的主力作品。我们拿到的测试车是33.59万元的顶配车型,它是双电机四驱的动力布局,拥有6.63s的实测破百能力。

    特斯拉Model Y是多数品牌都习惯拿来做对标的产品。我们拿到的车型是补贴后27.6万元的标准续航后驱版,拥有5.6s的实测破百能力。

    这两款车也正是大众和特斯拉两个有不同背景的品牌在面对电气化时代给出的完全不同的答案。对于消费者来说,一边是实力雄厚的传统大厂的主力产品;另一边是以颠覆者姿态出现的科技新贵。手拿30万预算面对两款性格迥异的车,就如共同看见了两种不同的生活。

    所以本次对比就从城市驾驶、赛道动态以及加速对决三个方面深度剖析两款车的差异,帮助大家对它们有更深的了解。

    [·1·城市道路驾驶·]

    我们测试的上汽大众ID.6X为双电机四驱,最大功率230kW,最大扭矩472Nm,实测的0-100km/h加速成绩为6.63s,实测刹车距离为34.23m。

    而拿到的特斯拉model Y为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220kW,最大扭矩440Nm。整体参数略小于前者,不过它的实测0-100km/h加速时间更快为5.6s,100km/h-0刹车距离为榜单第一,是33.26m。

    在城市中驾驶Model Y,它的加速刹车脚感都很“跟脚”开度线性,而更大的转向比也让它驾驶起来更加富有激情,整体驾驶感很强。不过,Model Y的悬挂整体偏硬,有些上了短簧的感觉,虽然对驾驶操控有正向影响,不过对于乘客的舒适性来说非常不友好。尤其是后排乘客再加上偏短的椅垫,会让乘客感到“颠得厉害”而且并不是很舒适。

    此外,Model Y并不能调节动能回收,默认回收力度很大,这对驾驶员的开车脚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进一步降低了驾乘舒适性。

    而ID6.X在城市中的驾驶风格非常舒适居家。座椅宽大舒适,方向盘盘辐较大,转向手感轻松舒适。而且ID.6X的底盘也是偏向舒适取向,再加上固特异御乘Ⅱ代,这款偏舒适静音的轮胎,让它在城市驾驶中拥有更好的NVH表现和驾乘舒适度。配置方面AR-HUD、流水转向灯等交互性都要比Model Y要强。

    不过ID6.X的加速踏板深踩之后仍旧会有等待时间,可能是整备质量偏高导致的。刹车踏板行程偏长,在有动能回收集成下,整体并不线性,需要驾驶员短暂的适应过程。

    [·2· 赛道动态评测·]

    以两款车的功率参数跟加速能力,它们都被分到了我们赛道测试中的B组家用车组别。从专业车手对这两款车的圈速数据来看。两者有将近3s的差距,那ID.6X具体输在哪了呢?

    从车手开完两车的反馈来看,ID.6X的刹车热衰很明显,激烈驾驶下无法给人很强的信心。而车手对Model Y的刹车给予了“很不错”的评价。Model Y线性的刹车脚感也很跟脚,容易让车手作出循迹刹车等专业动作。

    所以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长直线末端本该作出最大纵向g值的地方,因为车手对ID.6X的信心不足,它很早就开始减速,最大减速g值只有-0.99;而Model Y在相同位置的表现明显更大胆,刹车点靠后,并且作出了果断重刹的动作,可见车手对它的刹车有很强的信心。不但作出了更高的尾速最大纵向G值也比ID.6X大了不少,为-1.225。

    在低速弯Model Y明显表现得更加从容,入弯前的重刹可以很高效地把车速一次性控制到位,更好的悬挂支撑性和更抓地的轮胎,能支持它进行规范的走线,低速组合弯最低车速37.85km/h,不仅高过ID6X的34.92km/h,也是所有测试车中最快的。

    而ID.6X在弯前重刹时明显听到轮胎跟地面摩擦的啸叫声更激烈,时间也更长。结合它优秀的100km/h-0制动成绩,说明到了飞行圈的时候它的刹车已经出现了热衰。而且ID.6X刹车踏板行程较长,脚感更适合城市驾驶,使得车手在极限状态下难以释放合适的刹车力道,临近弯前被迫再次刹车,而这也直接让车手丢失了最佳线路,更高的重心和长行程的悬挂让它的左右摆幅相对较大,过弯过程都在轮胎跟地面的扭杀中度过。

    在面对连续的重心转移时,我们能够明显看出Model Y的车身侧倾抑制得非常出色。这主要是因为Model Y整车重心相对更低、悬挂行程相对更短,支撑性更好、前双叉臂的悬挂形式更有助于提供纵向支撑,还有抓地力更强的轮胎的整体帮助。

    而ID.6X在车长、轴距以及车身高度都比Model Y要大。所以它在进行连续重心转移时更高的重心和行程偏长的悬挂让它的侧倾比较明显。而且偏向静音舒适的轮胎更擅长在城市道路行驶,承托将近2.4t重的车身激烈驾驶稍显吃力(整备质量:2395kg),所以ID.6X的走线就没有Model Y那样从容。

    [·3· 0-200m速度对决·]

    接下来我也对这两款车进行了最直接的0-200m加速对决。0-100km/h加速Model Y比ID.6X大约快了1s。虽然0-200m对决结果是意料之中的,但这次比赛ID.6X也给我带来了惊喜。

    比赛开始,在起步的一瞬间,ID.6X竟然形成了微弱的领先优势,不过很快就被追了回来。两款车齐头并进一直到中后程,ID.6X才逐渐疲软,被Model Y超越,最终Model Y拉开约两个身位获得胜利。

    通过这次对决我发现,ID.6X的加速调校很讨巧,初段加速度似乎被刻意调得偏高,这能让它在城市驾驶中能有更好的加速体验。在前20m ID6.X的加速能力甚至要强于Model Y,不过它不够持久,在时速超过55km/h左右的时候加速能力开始明显下降。而Model Y要等到80km/h左右才出现减弱趋势。也正是中高速加速能力的减弱,ID.6X才被Model Y超越。

    [·编辑总结·]

    在几天的试驾过程中,Model Y虽然能让驾驶者感觉很爽很激情,但对于乘客来说就痛苦了很多,用我同事的话说这款车“座椅很短而且颠得厉害”;而ID.6X的车机系统也让我很崩溃,花时间适应了它的神逻辑之后,卡顿和死机也都被我遇上了。

    不过通过这两款车,我们也看到了在面对新能源时代传统车企跟新势力车企交出的不同答卷。

    大众在“造车”这件事上依旧踏实可靠除了车机系统,它做工精良、驾乘舒适、隔音降噪能力优秀、配置高、空间实用,相对来说更均衡了一些,总结一下就是它的舒适性更强。

    不过它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显得很克制。更多的是基于现有软硬件,把体验做得更精细、成熟了一些。

    而特斯拉显然不太擅长“造车”它有毛坯内饰、做工粗糙、高速风噪、车身异响、小故障不断。但它是一款很偏科的车,在驾驶感的营造和软件能力上有极大的优势。两俊遮百丑,掩盖掉了它很多缺点,总结来说它的驾驶性更强。

    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两款车如何选?如果是我的话,我可以给出很明确的答案,我现在是自己开车比较多,我会果断选择特斯拉Model Y,如果对空间没那么大需求,其实我可能更会选择价格差不多的Model 3 Performance;如果以后我结了婚了,有了孩子了,一款车需要更多承担家庭出行的话,那么我会果断选择ID.6X,更高的配置和更好的舒适度对家人会非常友好。这两款车一点儿也不难选,就是这么简单。

    次阅读
    77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77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