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在写小踏板的时候,我就阐述过一段我对于市面上现有电摩的看法。
说实话,我骑电动车确实比较少,但对于电动车的感悟可并不能说浅薄。
可能这句话会招致目前大多数电动车主的不满,但我依然认为:现有绝大多数电动车、电摩,全部都是内燃机摩托车的低端替代品,无论怎么宣传,怎么渲染,怎么添加看起来高科技的UI或者音效。

此时,百分之百评论区会有人说:“切,我看你还不了解XX品牌改起来有多猛”、“XXX改完百公里加速能到3”、“有很多人改10万的”…

呵呵。
怎么说呢?我们先不说改装是否合法。我先来说说目前燃油车跟电动车的一些区别。
1.但凡稍微对骑车这件事有点认识的朋友,一定知道摩托车操控最为重要的一点即是对油门的精准控制。
绝大多数摩托车,无论是拉线油门还是电子油门,很基础的一点就是驾驶员能够通过右手很精准地给出动力指令。
当然,绝大多数只改动力的电动车,评论的人根本就连这一点都不懂,人只知道在直路上一把电门拧到底,然后秒天秒地对吧?

之前我还有印象,改装电动车跟准公升级(还是公升级?我忘了)燃油车比百公里加速,居然还有那么多人转发和叫好…我也真是醉了。
绝大多数的电动车,并不能很精准地通过电门控制来给出驾驶员的准确动力指令,没错,真的是绝大多数。这和电动车的动力大小无关,而是和动力输出及时性和稳定性相关。

具体表现就是:弯道中驾驶员根本无法安心稳定住电门,后轮的动力输出随心所欲,各位仔细回忆一下,有多少电动车在过弯的时候是信心十足的?至少我之前骑过的所有电动车,过弯我基本都是滑过去的。
2.绝大多数电动车在起步转动电门的瞬间,动力结合都是比较突兀的。这并不是缺点,而是电机的特点,“结合即最大扭矩输出”。
不过客观上这就是缺陷,谁都不希望一起步就跟被踹了一脚一样。
3.燃油车的出力相对于绝大多数甚至全部电动车来说都要线性得多。
前面说过,电机的物理特性就是接通即全扭矩输出,但功率又只有那么点,所以就造成红绿灯一起步感觉各个都是博尔特,几秒之后就跟泄气的皮球一样的情况。

而摩托车起步阶段有一个转速上升的过程,扭矩是逐渐增大的,动力相对来说是一个“慢慢来”的过程,燃油车中后段的动力延展性会随着转速攀升要线性很多,这样就不会带给人电动车那样再而衰的感觉。
4.燃油车基本是没有里程焦虑症的。换个说法,一台燃油车就算续航里程再短,也比绝大多数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要高得多,且完全不会有电动车那样有去无回的现象。
这一点显而易见,现阶段甚至多年后,电动车的续航便利性是绝对比不过燃油车的。
5.低温对于车辆续航里程的影响。无论电动车是铅酸电池还是锂电池,现阶段夏季和冬季一定会面临巨大的低温续航衰减,这个落差甚至能达到40%以上。

此外,如果频繁加减速,或者像外卖小哥一样频繁短时间行驶、停车,再行驶再停车,这种工况下电池续航里程还会降低。
6.我可能比较老古董,说实话我对一直玩弄却又没有任何声音和震动反馈的产品,实在有些提不起劲。
这一点一定说到不少朋友心坎儿里了。
虽然我在测评燃油车的时候,经常主观期望这台车的震动会更低,震动区间出现要更合理,但事实上我们都不希望测试车完全没有任何震动。
我们希望震动是有韵律、有交流感的且不会带来额外烦躁情绪的。
干得猛的时候,震动相对较大;来得缓的时候震动相对较小,不恼人,大概就是这么一个逻辑。

我个人认为震动和声浪代表了一种生命力,期望一个产品完全无声无震当然没错,这是个人喜好问题。
但是,一味说骑电动车无声那一定是连最基本的骑行常识都没有。
风噪、路噪、电机电流声,噪声是一个整体效果,某些时候高频电流声更是令人作呕。
我确实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能够忍受低端电动车那种高频电流声,却又发着短视频说摩托车有排气声是噪音。矛盾?扭曲?欢迎来杠。

还有一点不可否认的事实:行驶动静极小的电动车,对其他交通参与者而言存在感太低。我都不记得有多少次被无声无息快速出现的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给惊到过了。
7.车架、悬架、制动系统,甚至实用性方面的配置、储物空间、风阻保护等等,传统电动车就不用再挣扎了。
8.燃油车能衍生出多少种类?能彰显多少种身份?复古、巡航、街车、跑车、冒险车、休旅车…电动车呢?踏板?还有吗?那种做得像街车的电动车有几个敢跟正儿八经燃油车停一起?

9.电动车随着电量下降,由于电压不够带来的动力衰竭是非常明显的。
10.电动车电机无法很长时间以全功率大电流进行输出,否则产生的热量是相当可观的。
11.可能说起来有些政治不正确,但目前电动车确实是政策的产物。
说实话,环保虽然人人有责,但现实中作为个体来讲,除了一些几乎步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欧洲国家的国民,有多少忙忙碌碌的消费者,或者说绝大多数车主会主动在燃油车跟电动车之间选择电动车?
恕我见识浅薄,举个例子:如果不是限牌限号,有多少人会选择电动汽车?有多少人会主动选择电动摩托车?
请别拿特斯拉、蔚来等高端品牌举例子,那些始终是高净值人群的选择。恕我不信买它们的人家里有且只有这一台电动车。(理想等增程式除外)

成都目前是禁止150cc及以下燃油摩托车进入三环的,150cc以上燃油摩托车绕城都不让进。但是,合法上牌且持有驾照的电摩却是畅通无阻,咋样?我0cc。
所以说:随着政策导向,电动车一定是未来。
但,目前来看,暂时也只是未来。
春风等不少传统车厂看到了这一点,早就已经在电动车领域开始布局和耕耘了。极核这个子品牌就是春风旗下专属的高性能电动车品牌。

抢占未来的先机当然不是喊口号那么简单,上面我说了那么多电动车的硬伤就是实际困难。
今天测评的极核AE8,就是起点。
所以说,各位如果指望它一步到位消除上述所有跟燃油车的差距,直接宣布一切燃油车都可以不卖了的,我建议下面测评直接不用看了。

首先说结论:作为一台开山之作,极核的头开得开得还是比较精彩的。春风确实不愧是春风,它将“原厂”电动车贴上了高性能的标签。

虽然还没有完全走出固有模式,但传统,已经开始有所动摇了。
定位
照例,先说定位。
首先这台车就不是给普通大众准备的,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电动车最多只能满足一个“能动”的功用。
你还真别拿某牛、某号这些来举例。我还是那句话,原厂状态下这些所谓高端品牌除了周边五花八门的应用和看似高科技的配置之外,回到驾驶的本质,它们真的好骑吗?

令不少人挂在嘴上的改装潜力巨大,这么说吧,我个人确实不相信几千万把的基础硬件能够承担起这些所谓的“潜力”。
不少喜欢把“爆改”这两个字挂嘴上的人,他们除了仅仅知道这两个字之外,还知道什么?
整车材料绕曲与应力测试、整车配重、悬架倾角与行程、P/C比例、制动力分配、铰链阻尼设定、三电调校、骑行三角设定甚至ABS调校、整车耐久性测试这些许许多多需要极其精准匹配的关联工程,听过吗?

我想问这些所谓的爆改,改装的目的是啥?崩直线?那好吧。
更何况,弯道才是玩车的精髓,这些所谓的爆改还真的在专业主机厂面前啥也不是。
而像AE8这类原厂定位就是高性能电动车的产品,它本质上是一个完全超越了日常实际使用需求的玩具。
如果你希望早点了解未来,且想要合法体验一台高端性能取向电动车的与众不同,AE8相比达芬奇这类遥遥无期且售价劝退绝大多数消费者的产品来说,无疑离我们更近。

此外,上面我说了那么多传统电动车被迫代替传统燃油车的天生劣势,我们可以看看春风能否在这些方面做出回应,一步步走向未来,让电动车只是燃油车低端替代品的一个真实现状有所改观。
静态表现
整体外观
抱歉外观我依然不知道怎么去美化描述,有很多专业做视频和美图的渠道,有不少美女帅哥衬托,它是否合各位眼缘还得要大家自行判断。
当然,只要高端性能电动车,无一不是极具未来感。毫无疑问整体外观是这台车的加分项。


我不管你什么高不高性能,既然做成一个踏板的造型,我还是要以一个踏板车的角度来审视这台车。照例,按照“高性能运动踏板”这个定位来一条条说细节。
座椅
先看看坐姿,我172cm,正常行驶坐姿坐好以后基本是双脚前脚掌踩实这么一个状态。


正常落脚的时候,座椅前部下面由于要布置动力电池,所以前端收窄并不明显。

座椅材质类似布面,摩擦力度适中,由于是运动车型,座椅支撑性还是挺好的。

不过,随着使用时间增加,不清楚这个座椅会不会显旧。


座椅属实宽大,没有一些通勤车型那种呈阶梯状的前后座,如果定位是运动,这样的座椅形状是没有问题的。
手把
手把位置中等偏上,宽度适中,比较靠后,以我的身材没有感觉到不适。

转动角度也较大,正常骑行坐姿下车把也不会干涉到膝盖位置。

脚踏
AE8有一个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前脚踏,能够多一种骑行坐姿总是好的。

着重说一下这前脚踏,无论是宽度、坡度、长度都非常恰到好处。
说来也真是,PCX150、PCX160、Nmax、UHR、KRV这些带前脚踏的车,就没有一个是完美的前脚踏,总之就是长宽高坡度总有一点不合适。


这个前脚踏,很完美。
另外我一直说有这种前脚踏的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平踏板上如果放满东西,双脚还有一个放置的空间,不至于在车外吊着或者伸到后脚踏处。
AE8的踏板空间的形状并不是太规则,放不下太厚或者特别规整的物件。


不过,脚踏的宽度很不错。

仪表
AE8钢琴烤漆的5英寸LCD液晶曲面仪表在新车未通电状况下还是比较好看的,高级感十足。
但是我个人并不太喜欢这种材质。迄今为止被宣传最多的这类闪闪亮的面板,长期使用下来似乎我印象里除了一些高端手机的触屏之外全部都是各种划痕,且天然就是指纹收集器。

后期AE8的话如果是我会选择贴个膜。对了AE8 S+的面板无论从整体性还是实用性都要更胜一筹。
AE8的手把及按键设置跟春风自家CLX和800MT应该都是共用的一套模具。从一副比较深邃的黑,一下子变到一块有镜面效果的黑,本身就有点跳,这一点反正见仁见智。
仪表点亮后,我个人觉得仪表实际显示区域比例相对这么大一块的漆面区域来说占比有点小。

高配AE8s+就换成了5英寸TFT全彩液晶悬浮屏了。并且驾驶员视角看上去仪表和手把的过渡及一体性就要好很多了。
左手手把上的ADJ键可以调整屏幕显示亮度。

有的人说这个屏幕做的很小,可能是因为考虑到耗电的问题?也许是吧,这个我确实没什么研究,仪表大一点对耗电影响很大吗?
灯光表现
无论燃油车还是电动车,这个尺寸的车原厂灯光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的,似乎就只有标致SF4了吧?


储物空间
前置物空间没法锁,不过我特别喜欢那个按压后打开盖子的阻尼感,给人非常高级的感觉。

深度大概有15公分左右吧,反正放我这个Iphone XR手机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我又想吐槽一点:这个置物空间里是带了一个USB-A和一个USB-C充电口的,我个人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类带前储物空间内USB充电口的车,除了豪爵UHR和赛科龙RT2之外就没有一个在前置物盖上开口方便把充电线拉出来的切口呢?

手机支架在现在这些没有投屏功能的车上还是很有必要安装的,你别说这台车只能在家和公司两点一线,想去个陌生的地方手机导航还是非常需要的。
既然要导航,实时导航对手机来说是很费电的,这样整那岂不是后期还得加装一个外置USB快充口?为什么就不能一步到位呢?
另外由于AE8采用的中置Z-Core电机,而不是绝大多数电动车那样的轮轴电机。
电池组的布放不能简单地就放在脚踏中,这样整车重心分配一定受影响,所以两个69伏32安的动力电池就只能安置在马桶下方,严重侵占马桶空间。

这里就要回到车型定位来看了,这台车是一台高性能运动电动踏板,卖点就在运动上,所以说为了运动性牺牲部分实用性还说得过去。
但是电动车跟燃油车不同,电动车需要随身携带充电器,除非你买几个充电器,家里放一个,目的地放一个,但相信绝大多数人不会这么操作。

这个官方标配的750W充电器体积也不小,对了这个充电器宣称6小时能把电充满。
所以,座桶空间几乎就不要考虑放什么头盔了,在不带充电器的情况下,我家人这个在绝大多数踏板上都能放进座桶的S码3/4盔也就是刚刚好能够放下,放个手套折叠雨衣什么的可能还行。


哦对了,官方还有一个选购的1900W的充电器,号称2小时内能把电充到80%以上。怎么说呢?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电动摩托车,动力电池都是它的心脏,一切电池慢充都是最佳的能量补充方式。

说起电池容量,我也不提什么参数,我就说个大家关心的日常使用情况。
这台车标称续航里程120公里,但是随着电池衰耗、温度高低、驾驶模式选择以及使用者驾驶习惯不同,肯定浮动是很大的。
我个人建议:无论什么模式,无论什么气候,80公里充电是不会有里程焦虑症的。
对了,坐垫这里有个槽点,座桶打开之后,开合机构是没有任何阻尼的,座桶合上就是啪得一下掉下来,这些细节还是需要以后再精进一些。

真要日常通勤,要么随身带着头盔,要么加尾箱吧。
之前其他文章中我提到某些车最好不要加尾箱,这当然是除了造型之外,带有一些运动感的车,加个尾箱就算里面不放东西都会明显感到车尾更重了。
只不过,要运动,要造型,尾箱一加无论是造型还是整体配重铁定凉凉,这一点各位反正做好取舍,没有十全十美的车,只有随机应变的人。
钥匙
AE8配备的无钥匙启动,这一点原本没什么太新鲜的。
它的钥匙就像一个ID卡,随身带在身边即可。这个东西对我这种人简直是刚需,我自己的车起码有不下10次忘了取钥匙了。

但也有坏处,习惯了无钥匙之后很容易淡忘带钥匙这件事,好几次我换了衣服就走了,下楼怎么也通不了电,才想起没带钥匙。不过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别忘了无钥匙启动协警还拔不了钥匙这回事。

不过,AE8的无钥匙启动还不像比如PCX这种无钥匙启动这么方便。
PCX、Nmax、UHR等等这些无钥匙启动就真的可以实现只需要把钥匙带在身边就可以通电启动,而AE8需要先拿ID卡在上图这个NFC面板处刷一下,2、3秒后即可通电。
但这时你是骑不走它的,你还需要坐上座垫,它座垫里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座椅上才能启动。
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提示声的。对了,说到提示声,AE8的转向灯和双闪灯开启的提示声才叫一个大。

当然,我也试过骑行中站起来骑,这时也不会突然断电,各位放心。
APP应用
我说实话,某牛某号等所谓高端电动车,原厂状态之所谓敢卖那么贵,除了宣传就是这类使用感受还算出色的车机及APP应用,其核心的动力和操控,呵呵。
AE8在这些点上还是具备以往这些不鲜见的功能,比如寻车功能、远程车辆状态、震动提示、远程解锁、OTA等等。
动态表现
动力特性
AE8的电机峰值功率为12.5KW,基本跟之前我测评的光阳KRV180是一个级别。

实际动力表现是这次测评的重中之重。
过去我个人骑过的一切装配轮轴电机的电动车,几乎就没有一台起步能够做到顺畅柔和的。
真的几乎无一例外不是电门一接通就是感觉车子瞬间窜出去那样,而且这个接通无论是接通5%,还是10%还是多少,就感觉根本无法精准控制这种窜的程度。
这种感觉危不危险另说,但至少主观感受是相当不好的。

简单还是报个数据:这台车如果要比加速,目前150甚至200级别的小踏板们,统统不是对手。由于电动机特性,每一台都是被拉爆的节奏,这个就不用挣扎了。
零百没试,0-50加速是2.6s,结合它的使用场景,确实是动力过剩了。极速嘛,宣称是100,不过肯定不止,各位还是不要太激动了。
我知道肯定又有人说,你换个控制器调一下起步阈值参数,这个很容易实现。
我还是那句话,既然一个整车交到我手上,我有什么义务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调呢?厂家难道都是傻子,出厂全部都故意把车调成这个德性?

那一定是出于整体速域区间的考虑,你打破这个原厂设定,其平衡绝对要被打破。
要知道这样一台电动车,城市通勤绝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使用场景,频繁的起步停车几乎是常态,走走停停就不断地前仰后合,想想就觉得难受。
AE8由于是中置电机,它的实际到轮上动力输出是有一个皮带传动的过程。

对了,皮带是马牌,就是磨穿某发动机那个,所以无论在起步还是行驶中改变动力输出大小,这台车的出力都相对比较线性,并没有特别突兀的结合感。
由于电动机特性,如果车速达到了80公里,控制器会有一个限速,之后如果还想继续加速,则需要按下左手的MODE+按钮,这时车辆会持续再加速30秒,然后会进入45秒的冷却期。

没办法,持续大电流输出产生的热量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也是电动机的物理特性,如果没有特别强劲的冷却系统是很难做到一直油门到底的。哦,不对是电门到底。这又是截止目前电动车不如燃油车的一个先天缺陷。
倒挡及推行辅助
没想到吧?AE8还带倒挡,按动左手手把上的MODE-就能实现。
以往除了三轮电动车,或者一些整备质量巨大的车,比如本田金翼、贝纳利1200GT、宝马R18等车型,原车带倒挡的车型可谓屈指可数。

当然,这个功能原本就是基于电机来实现,由于本身就是电动车,所以这个功能在这类小踏板上是一个本身就该具备的功能。
AE8在这个功能之上,还脑洞大开推出了推行辅助功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