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聚焦|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发布:异味主要来源于座椅、空调

    懂车帝视线头像懂车帝视线头像
    懂车帝视线2022-07-09

    文:懂车帝原创 彩丽美

    [懂车帝原创 行业]汽车作为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车内环境污染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其中“车内异味”成为汽车质量的焦点问题。

    7月8日,由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主办的“2021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成果分享会暨中国健康汽车研究启动仪式”在北京举办。

    2021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成果分享会暨中国健康汽车研究启动仪式(现场图)

    在此次会议上,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联合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2021年度版)》。

    调研结果显示,截止2021年12月底,我国车内异味累计投诉量近3万宗(29213宗)。自主、合资和外资品牌均有涉及。通过对24款车型的气味数据进行分析,报告指出:高风险气味物质主要是芳香烃类、醛类、醇类、酮类等物质;从气味综合分析结果来看,在常温检测和高温检测两种检测条件下,出现频率较高的气味类型是皮革味、发泡味和溶剂味,个别车型出现了油漆味等气味类型。据悉,排名前三的车内气味来源部位为座椅、空调和仪表板。

    《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2021年度版)》发布

    具体来看,本次发布的《2021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基于2021年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中心采信的第三方平台上的3100多宗车主投诉数据展开市场调研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截止2021年12月底,我国车内异味累计投诉量近3万宗(29213宗)。

    在这些投诉中,自主、合资和外资品牌均有涉及,合资品牌投诉量占据8成以上,其中德系合资占比高达41.4%;外资品牌由于本土销量较低,投诉占比为5.2%。

    在投诉车主信息方面,男性车主占据近九成,且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占据了全国3成以上的投诉量。

    从气味来源来看,投诉车主认为排名前三的车内气味来源部位为座椅、空调和仪表板,占比分别为52.0%、37.5%、27.1%,其中座椅材质主要为人造革和真皮,超四分之三的投诉车主认为异味主要来源于车内某一到两个部件,说明气味来源集中度较高。

    从车内气味出现时间及场景来看,71.5%的投诉车主反馈购车时就存在气味,因此新车应成为气味重点管控对象,超四成的投诉车主反馈车辆在各种工况状。

    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投诉车主普遍认为车内气味对驾乘人员健康、心情以及驾驶感受的影响较大,分别占比65.3%、45.4%和44.2%,超半数投诉车主声称出现了“头晕、头痛”、“咳嗽、咽喉不适”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数据分析部分,2021年全年完成24款车型的气味数据采集工作,针对上述车型开展了整体车型的气味物质指标和气味综合指标的分析,并对14款典型车型具体性能进行了深入解析。

    “对14款典型车型具体性能进行了深入解析”

    从气味物质解析结果来看,锁定的高风险气味物质主要是芳香烃类、醛类、醇类、酮类等物质,高温条件下车内散发的气味物质浓度明显升高;常温检测下,有58%车型的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超过4个;高温检测下,有46%车型的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超过13个。

    通过比对前期建立的致敏气味物质库,可以得出:常、高温条件下甲醛、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丁酮肟均有检出;高温条件下,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丁酮肟检出率较常温条件有所升高,此外,部分车型检出了丙烯酸正丁酯、α-蒎烯和D-苎烯。

    从气味综合分析结果来看,在气味客观等级方面,常温检测下,均值为3.5级,超过4.0级的车型占比13%;高温检测下,均值为4.0级,超过4.5级的车型占比17%。

    出现频率较高的气味类型是皮革味、发泡味和溶剂味

    在两种检测条件下,出现频率较高的气味类型是皮革味、发泡味和溶剂味,个别车型出现了油漆味等消费者极为反感的气味类型。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减少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降低气味客观强度、改善气味类型等方面,部分车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1车内空气质量标杆车型”典型企业案例

    依据2021年度气味报告研究报告,通过综合分析车型的气味性能,中汽数据遴选出了两个“2021车内空气质量标杆车型”典型案例,分别为长城汽车魏牌摩卡(2.0T 两驱特醇版)、上汽通用凯迪拉克XT5(28T 四驱豪华型)。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屹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屹表示,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转型升级,汽车健康性能已成为了消费者购车时新的关注焦点。探索汽车全生命周期内更环保、更健康的发展路线,将是未来汽车健康环保性能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健康汽车研究技术计划”启动

    对此,由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指导,中汽数据联合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汽车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健康汽车研究计划”,将持续研究适用于多场景的车内环境健康相关指标或功能的测试条件及方法。

    .万次阅读
    102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