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胜达(图片|配置|询价)虽然上市有一段时间了,不过能见度就很一般了。这还真和韩娱的状况类似,之前“韩流”盛行的时候,现代的试驾车得排队,这次我去他们把钥匙放桌上就喝奶茶去了。本次借到的车型是2023款 旅行家 380T GDi 自动四驱TOP HTRAC旗舰版,其实它的另一个名字大家更熟悉——圣达菲。Santa Fe还叫圣达菲的时候身份变迁就很多了,一开始是纯进口身份,后来又经历了华泰的合资国产化,最后才落户到北京现代。正是因为老圣达菲的生产,所以新车起名胜达。
中规加长版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胜达的前脸基本和海外版本保持了一致。外观层面还是SENSUOUS-SPORTI-NESS家族设计语言,不过老款车型身上的前雾灯就被减配了。日行灯一如既往的动感,远近光照明水平则是合资车里面的正常水准。不过我要指出的是,转向灯仍旧是卤素光源,不能称之为一体式LED大灯。下包围的镀铬件面积比老款有所增加,这里的格栅也从倒梯形变成梯形了。

胜达的侧面变化不大,和海外版比起来D柱的银色饰板还是很明显的,这意味着这是中国市场独享的加长版。加长以后的车子明显看着有中大型SUV的味道了,也很符合SUV部分消费者关于面子的想法。胜达的侧面依旧是全球车型的主基调,对于全年龄段都能接受。车门下的银色饰板我很喜欢,比市面上的大多数车显得精致,黑色饰板看多了就有些俗套的,现代的设计师还是能给人一些意外惊喜。门把手暗藏着指纹识别,其实我还是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毕竟在湿度大的天气的时候指纹识别系统还是一般的,而低温更可能导致指纹识别无法读取。

胜达的轮胎依旧是韩泰Dynapro HP2,是主打静音、低滚阻、湿地的一款中高档SUV轮胎,不过得益于友商的装机量,在三四线城市轮胎店也有希望拿到现货。轮毂的花纹有着欧洲设计元素和美洲战斧设计元素的叠加,235/55 R19的尺寸对胜达的体型来说还是小了一号。

胜达新款车型尾部换装了透明灯罩,双C型+贯穿式的组合有些过于新潮了,这也是中规车型和海外版最大的区别。点亮以后效果还不错,我觉得未点亮状态还是老款更好看。双边共两出的排气是真货,不过还得说下,外露的是装饰件,真正的排气孔还在里面。
稀有的实体按键

现款胜达改动的主要部分是挡杆附近的区域,充斥着丰富的实体按键。我十分欢迎这种方便驾驶的设计,当然厂家做出此类修改并不是为了讨好汽车博主,而是为了得到中年群体的青睐。无论是方向盘还是中控台的按键质感均数上乘,这在同级别内是罕见的。按键质感做得好,除了要工程师大量的反复试验之外,还得要供应商的品质达到相应水准。在当今的大屏潮流之下,居然还有车企潜心做按键。虽然在国内市场不太讨喜,但是在海外市场,现代汽车无疑是很成功的。

三幅式平底方向盘仍和老款胜达保持了一致,我觉得方向盘应该更大一号才能配得上胜达的尺寸,粗细适中,对手小的朋友也不会有影响。顺便表扬下胜达的方向盘,皮质细腻柔软,处理得还是很符合定价的水平。内饰材质主要是软皮质和搪塑材质,空调出风口以上是软质材料,车门部分采用搪塑材质。后视镜视野不错,而且还有环视摄像头,打转向灯以后BVM补盲系统会在仪表盘正中显示盲区画面。但是打方向的时候,方向盘会遮挡画面,实际上也就是侧方停车和并线的时候好用。顺便吐槽下,换挡拨片尺寸并不大,平常使用还是需要留神一些。

仪表盘采用两块机械式仪表+7英寸液晶显示屏的组合,还有类似赛车方格旗的底纹烘托运动氛围,优点是各项行车参数读数清晰,缺点则是仪表盘并没有整体的协调性,有硬凑之嫌。尤其是驾驶模式很容易看明白,运动模式仪表盘背光为红色,舒适模式和智能模式仪表盘背光为蓝色,经济模式仪表盘背光为绿色。

12.3英寸的中控屏除了最低配都给,最低配仍旧是老款胜达上的10.25英寸版本,车机支持分屏操作,并且响应速度快,操作流畅。比我前几天开的大众ID.6 X车机强太多了,让我有种单车变摩托的感受,说多了都是泪啊。车机内核是百度智能网联2.0系统,所以原厂也有百度carlife和百度地图这类百度系APP搭载。中控屏上面的环视系统则很好使,即便是在楼体的阴影中泊车也能清晰看到影像,还支持手动调节亮度。这项配置优化非常值得夸赞,因为市面上大部分车企仅仅做到了解决有无问题,能让我感到好用的仅有现代胜达。
试驾车作为顶配搭载有三区自动空调,后排有独立空调,胜达其他车型都是双区自动空调+后排出风口的配置,全系支持PM 2.5过滤和空气净化,试驾车可以在驶入隧道的时候自动切换成内循环模式。
瑕不掩瑜

首先胜达的门板全包是个加分项,雨雪天气下车不至于裤腿全是泥水。我诚心建议厂家取消副驾驶席的老板键,以胜达在华的定位根本谈不上商务接待,就是家用为主的。取消后换点其他有用的配置,哪怕给氛围灯多加点颜色都行。将座椅调到最低,头部空间剩余一拳。座椅侧向包裹度对日常驾驶还不错,腰部支撑调节也比较到位,填充物厚实。前排座椅支持通风和加热,仅有驾驶席支持电动调节。

胜达的第二排支持walk-in 一键进入后排,这也是很有北美市场风格的特色,对身材魁梧的朋友来说,中间过道进入就有些难受了。第二排座椅高度比第一排高了不少,好处显而易见,改善视野和大腿承托性,坏处就是头部空间仅剩三指空间。第二排座椅支持加热只有高配车型搭载,其实第二排座椅更应该加上电动调节前后。其实我更喜欢前排的舒适度,因为侧向支撑更好一些。

第二排座椅保持一拳的腿部空间,第三排有四指的腿部空间。虽然第三排座椅靠背厚实,支持调节角度甚至还给了独立头枕,但是无法掩盖座椅高度太低导致大腿承托能力差的事实。我认为第三排座椅只适合短途应急使用,长途乘坐的话建议自行购置厚实的坐垫来改善舒适度。好在第三排乘客有独立的杯架和自己的风量系统,头部也有一拳的剩余空间。

胜达的重要卖点就是后备箱空间,不放倒后排座椅就有纯平的地台空间。可以放2个中型的登机箱,如果放倒后两排座椅,则可形成一个巨大的纯平空间。按休息区一名大爷的话说,放倒以后可以放七八袋化肥,还是很顶用的车。其实大多数车主一般在接送住宿生和逢年过节采购才会发挥它的巨大空间,不过也就是这些使用场景才会让车主安心。
车内储物空间方面,前排在改动之后杯架就仅剩一个了,手套箱仅能容纳四瓶330ml的农夫山泉矿泉水。前门板只能塞下一小瓶矿泉水还是略显尴尬,但是后门板可以放下四瓶水。顺便提醒下,副驾手套箱上面的凹槽放手机还是可以的,放雨伞的话,积水就不太好清理了。车内三排座椅放手机的位置还是很充裕的,一台iPhone SE2是无压力的,前排座椅靠背还有袋子可以放个平板电脑。
好,但可以更好

现款胜达搭载经过升级的Theta Ⅱ 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一台8AT变速箱,HTRAC智能四驱系统则是由现代联合麦格纳开发的。这台发动机1450RPM就能爆发353牛·米的最大扭矩,输出直接,整体表现轻快,油门灵敏度适中。即便是满载,这台发动机也能从容应对,80KM/H以内的上坡和加速都不在话下。
舒适模式之下,中后段再加速就有些疲软了,100KM/H推背感几乎是微乎其微。舒适模式其实并不是很舒适,急加速的时候有明显的涡轮迟滞现象,变速箱升挡积极,降挡迟疑,急加速别的车是因为马力小,它是变速箱降挡要准备时间。切换到运动模式,胜达身上的涡轮迟滞现象消失,120KM/H以内的动力输出是可以有保障的,变速箱尽力拉高换挡转速,3000RPM都是正常现象。经济模式不推荐满载使用,因为动力迟滞,而且还有顿挫现象影响舒适感。这台车在低挡位和低速的时候,变速箱偶有闯动,在经济模式出现概率更高。
胜达转向手感则接近于奥迪的Q3系列,日常驾驶比较轻盈,值得吐槽的是切换到运动模式后,加重的手感太过刻意,反而没有奥迪那种恰如其分和得心应手的感觉。悬挂是常见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形式,在小的坑洼处理质感上乘,但是过减速带和井盖后排弹跳感就有点明显了,车身有多余晃动。侧向支撑在快速变线的时候有一定的信心,支撑性在同级SUV里面是比较好的。
关闭ESP,切换到运动模式,变速箱最大允许2400RPM起步,在四驱系统的介入下,车轮未发生打滑,取得9.3秒的加速成绩。当然我得指出,测试气温为5度,较低的涡轮进气温度对成绩有很大帮助。制动层面,踏板前段有虚位,释放制动力要在中后期才能有线性,ABS介入较晚。车身前头有轻微点头现象,最终取得40.85M的成绩。NVH方面,主要是高速行驶的时候A柱的风噪和急加速时期发动机的噪音。能耗层面,最终取得表显油耗9.6L/百公里的成绩,对胜达的个头来说属于正常范围。
榛名总结:
胜达有很多辅助配置其实很实用,比如ROA超声波雷达检测乘客是否被忘在车内,否则会鸣笛和APP推送提醒,这对醉酒乘客和小孩子还是很好用的。但是话又说回来,SEW乘客安全下车提醒可以做成鸣笛提醒会更好,在仪表盘显示的话,效果一般。
胜达的主要竞品是丰田汉兰达和雪佛兰开拓者,不过本地客户基本是着急用车才会从丰田那边流过来的。这也提到胜达的一个劣势就是品牌效应没有十年前那么有号召力了,保值率也差点。动力和通过性是优于汉兰达的,内饰上是优于开拓者的,舒适性来说缺失的不只是电动座椅,第三排的舒适性差点意思确实值得吐槽,但是直到大型SUV才能有望改善这一现象,仪表盘样式也可以提高一些协调度。
我的结论是推荐给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和驾龄较长的中年司机。对年轻人来说,追求性价比就得放弃一些东西,大空间搬东西好使,高配置可以拯救驾驶技术,而半年/5000KM的保养周期和700元出头的小保养价格,在同级里面还是便宜的。对中年人来说,像我这样的岁数,把时间要么献给了工作,要么献给了家人,给自己的欢乐时光并不多。胜达这套动力总成可以胜任工作和休闲,也可以有充沛的空间带娃,和老朋友一起出去烤肉也可以。
最后,厂方需要在品牌建设方面下点功夫,走性价比路线也是个路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