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面向上海网约车司机、汽车租赁相关从业者的线上问卷调研显示,受访近万名出行从业者对“防疫规范、定期核酸,扫场所码”有一致共识。超过3成受访者1年内新加入网约车或出行行业,超7成受访者从业经验不超过3年,大部分司机认为网约车工作时间较自由。
关于从业者收入情况,则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5成受访者认为收入没有下降,主要受益于补贴、费用减免以及冬夏旺季高峰期选择合适的出车平台、出车技巧,赢得了相对丰厚的单季收入,为淡季赢得更多储备;其他受访者则表示,一些聚合平台低定价、低补贴、高抽佣,导致很多订单低于行业平均价格水平,乘客得不到好服务,司机单均收入也走低。大部分受访者都呼吁行业遵循主管部门的科学引导,根据淡旺季和供需关系科学调价,良性竞争提升司乘体验。

▲司机日均收入流水主要集中在200元-800元区间段内(制图:田文)
调研结果显示,上海网约车司机日均收入流水中位数在500元左右,日均接单量中位数则在15单,全职司机接单量普遍在20单以上。但不同司机的收入结构有很大差异:一些从业时间长,有自己固定出车规律并且懂得研究平台淡旺季规律的司机认为,选好平台并开对时段可以事半功倍,往往单量不多但日均收入能达到800元以上;而新入行不久的司机则对中介公司、租赁公司、司机群的依赖度较高,往往中介公司怎么安排就怎么跑,一天下来单量达到30以上,收入却不到600。超过9成司机认为,这个现象源于一些平台低定价内卷。短期来看低定价为平台赢得一些用户订单,但长期看这些订单极不稳定,也伤害了司乘双方的体验,一些中介公司也利润微薄,最终只有平台赚到了流量,并不可持续。高收入司机普遍认为,抓住了高峰期出车单价高订单密,叠加平台奖励推高总收入,旺季高峰期往往选择单一平台出车。

▲约2成受访的上海网约车司机日均订单量高于26单(制图:田文)
每年的春秋季节气温合适,是网约车行业的淡季。夏天潮湿炎热,冬天风大寒冷,是网约车行业旺季。从业超过6年的司机董师傅认为,司机收入首先不能看“单量多”,有的平台单子多但不赚钱,要学会抓住旺季的黄金时段,比如夏季旺季,有的平台推出面向高峰时段的用户活动和司机免佣,有的企业推出通勤专车,这些时段大概每天有5-7小时,既给司机提升收入效率,也留出休息时间供司机调节身体,“现在主管部门的引导方向很正确,大平台也陆续推出更好的保障和活动,司机没必要为了短期低价的单子多,牺牲自己的时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