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一股冷空气的影响,山东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下降,最低气温已降到零度以下。天气变冷的同时不少朋友反映开车时刹车也变的不好使了。的确,低温天气确实会导致车辆的制动性能变弱,其中缘由可能有些新手车主并不了解,今天的文章就给大家讲一下为什么冬季制动性能会变弱?驾驶时又需要注意些什么?

低温天气会使刹车油变得粘稠,流动性变差导致管路内的刹车油阻力变大,从而导致制动性能变弱,制动力不足影响到制动系统的正常使用。其次,冬季多雨雪天气,会使地面变的湿滑,增大车辆的制动距离。

冬季路面湿滑,行车时我们都知道要谨慎驾驶,避免事故。与此同时,当感觉制动性能变弱时,汽车上的这几个部件要尤其注意一下了,如果维护不当或使用不正确,车辆出现制动故障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1、轮胎
轮胎是橡胶制品,低温会使橡胶变硬变脆,从而导致轮胎的抓地力下降,因此我们可以适当的降低轮胎胎压,加大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并且要经常检查胎纹里是否夹有杂物,如果有应该及时清理;胎面是否磨损严重,如果是需要及时更换。

2、刹车片
冬季行车时往往需要通过低速行驶和轻踩制动来提高刹车片的温度,使其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但陶瓷纤维刹车片升温速度慢,预热时间久,如果车辆使用的是陶瓷纤维刹车片,驾驶前一定要注意充分加温刹车片。

1、刹车油
刹车油具有吸水特性,它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而吸收的水分在低温条件下会使刹车油容易变得粘稠。刹车油变粘其流动性自然会变差,从而影响制动时的效率。所以在冬季用车时,要勤检查刹车油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过高,必须及时更换。

4、刹车油管
刹车油管的主要材料是橡胶,低温天气会加速橡胶的老化,还会使橡胶变硬变脆,严重时管体出现爆裂,还会导致刹车失灵。建议定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管体故障,及时更换,

刹车油管是安全部件,长期使用不更换会影响刹车效果,建议每3年或6万公里进行一次更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