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两代平台、三个系统,蔚来OTA的开发逻辑与未来展望

    童济仁汽车评论头像童济仁汽车评论头像
    童济仁汽车评论2022-12-06

    能不能OTA、能OTA到什么程度、OTA后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已经是一台智能汽车非常基本的判断标准。因为智能汽车并不只是有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更在于其能够根据数据不断进化、不断优化现有功能与创造新功能、不断提升体验。

    对于头部新势力而言,他们的用户对于OTA的关切,甚至已经和手中苹果手机iOS的更新一样。这样的背景下,用户的用车习惯、对于汽车的看法,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这次蔚来三大智能系统Aspen·白杨、Alder·赤杨、Banyan·榕同时迎来升级,就是一次典型案例。

    关于这次蔚来升级的具体内容,已经有了多方报道,用几张图也可以较为简明地看懂。我们更加关心的是,蔚来三大系统更新背后的开发逻辑与未来展望,从中我们又能看出哪些智能电动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两代平台、三个系统,蔚来如何平衡?

    目前蔚来有NT1.0和NT2.0两代车型平台,以及NT1.0平台下的Aspen、NT1.0平台升级8155座舱的Alder、NT2.0平台下的Banyan三个智能系统。尤其是考虑到明年蔚来NT1.0的866三台车型会切换到NT2.0平台进行换代,是否会存在老系统更新不够及时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蔚来也坦承,在最早的Aspen系统上,明年的更新频次相比今年四个大版本、十几个Sota版本,在量级上会减半,而主要的更新点会集中在对用户的利益点和使用的长期痛点上,进行提升和迭代。比如这次Aspen系统的制动盘除湿除锈、自动除雾灵敏度等级、补能提醒自定义,都是很实用、很能提升使用体验的细节功能。

    而在Alder系统上,由于智能座舱层面的软硬件进行了升级,所以在车机的应用框架、交互框架、与摄像头相关的部分,会与最新的Banyan系统拉齐。

    明年蔚来系统更新的重点,毫无疑问会放在Banyan上。在三个系统的投入方面会有先后次序,但是在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关注上,是平等对待。

    而且,蔚来采用的一横一纵两个维度,一横是一个车型一个代际,一纵是多个代际多个车型。整个软件团队的架构,同样也是按照垂直的功能域和研发团队分工,比如数字座舱和数字系统是核心数字研发团队,外围配合交付团队,横向拉动的是整个体验管理和项目管理团队,软件团队负责一个横向,而并非按照车型分工。蔚来的目标是在同一代际之下尽可能实现复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这样来看,相比理想L系列这种相对单一的系统而言,蔚来多代际的开发与维护成本会更高,但在一个代际之下,成本并不会有本质差别。如果更进一步考虑到蔚来极高的复购率,很多车主是同时拥有两个甚至三个系统,那么保证所有系统的更新体验和满意度,其实就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服务思想之下的必然路径。

    但多车型的主要问题,是在于审批环节的备案与发版。在国家要求智能汽车的OTA必须进行报备的规定后,多车型的审批流程势必会比单车型更长,也就出现了同样是Banyan 1.2.0系统,ET7、ES7、ET5的更新推送可能会有几天的时间差异。

    蔚来的守卫模式终于来了

    守卫模式,或者在其它智能电动车上被称作哨兵模式,是一个考验智能汽车是否真正实现软硬件一体化的一个经典案例,它需要跨域的电子电气、跨部门的组织形式和用户需求导向的开发。

    如果只是看原理,守卫模式似乎就是停车的时候,利用智能驾驶或者环视的摄像头做监控,软件算法发现接近汽车的物体,然后记录到车内存储。但想要实现这个功能,就必须要打通座舱域和智能驾驶域,然后调用摄像头,运行识别算法,并把视频跨域存储到车载的存储设备中。这个过程中,还要确保有强弱电的供电转换、能耗控制、亏电保护,要有车载界面和手机app的传输与交互。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对车外隐私进行保护。

    所以,这也是自特斯拉首次开发出哨兵模式以来,能真正做出这一功能的厂家迄今寥寥。哪怕是2022年推出的新车,很多智能驾驶的摄像头和环视的摄像头依然在软硬件上都是分开,并且相互无关联的。

    蔚来的守卫模式,在摄像头方面,调用四个环视鱼眼摄像头和舱内一个摄像头,针对车辆的剐蹭、震动、非法打开车门等行为,进行视频录制和分级预警,并适时通知车主。车主可以在手机界面,同时查看包括智能驾驶摄像头在内的十颗摄像头记录的车来那个周围状况,这个影像是端到端的,并且对车牌、人进行了打码处理。

    在开启守卫模式时,为了确保全视角,后视镜是默认展开的,当然也可以手动折起来。差别就在于折起来之后左前轮位置会出现盲区。

    另一个问题是视频反复读写造成的存储介质寿命问题,之前特斯拉就因为车载闪存擦写次数过多导致故障,而蔚来则表示采用了可擦写次数更多的闪存颗粒,寿命足够保证采用内置存储进行守卫模式的要求。

    在大家关心的守卫模式能耗方面,蔚来自己的测试是开启10小时综合能耗在12-18km。在未充电状态且续航里程低于40km的车辆上,守卫模式将无法开启。

    当然,蔚来的守卫模式未来还有可优化的空间。比如目前看到的鱼眼摄像头拍摄视频,并没有进行畸变的校正处理,看起来多少有些怪异。此外,针对后视镜的展开与否同样也可以有更好的自动化操作。但不管怎样,守卫模式的推出,意味着蔚来在跨域电子电气、跨部门的组织形式和用户需求导向开发上,又向前了一步。

    PanoCinema,蔚来全景数字座舱IP

    不管是车内7.1.4杜比全景声,还是原生支持AR,蔚来在这个包含声、光、娱乐、用户全感官触点的PanoCinema全景数字座舱上,有着很强的软硬件生态一体化思考。

    硬件上,蔚来不仅提供了车内23个环绕音响和AR眼睛,还支持车机DP显示和音视频的编解码,确保全景声的音频在车机、内容、AR眼镜、手机之间跑通。软件生态方面,蔚来既接通了主流的音视频app,实现应用与资源上车,同时也在进行各种自有内容的持续打造,为的就是让硬件有用武之地。

    比如最近世界杯期间,很多新势力都在比拼的咪咕视频上车,再比如蔚来持续导入的7.1.4沉浸声音乐资源、黑胶唱片资源,以及和爱奇艺等联合打造的AR片源等。

    这些其实远超一家汽车公司应做之事,但是如果蔚来不去主动做这些事情,那么硬件能力就无法被用户感知。短期内,内容自制与生态导入可能看起来有些吃力不讨好,但长期来看恰恰是蔚来培育用户粘性,实现蔚来生活方式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

    所以,PanoCinema这个IP接下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成为Banyan以及后续智能系统非常重要的运营目标,也会持续有新的软硬件进入这个生态。

    关于NOP+、模拟声浪的一些信息

    NOP+增强领航辅助,这是蔚来NT2.0平台车型用户非常关心的功能。这项功能预计会在今年底开始在用户内部测试,明年一季度正式发布。而这个“+”号,应当就是比之前蔚来NT1.0平台车型的NOP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

    同时,NOP+大概率会收费,不过按照李斌此前的说法,价格会有惊喜,那么说不定……

    另一个用户关心的,是EP模拟声浪。这项功能蔚来内部已经开发了一个版本,不过没有通过体验标准的评审,已经被否定并回炉重造,预计会在明年的某个版本再行推出。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