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底盘猎奇 | 经典的第五代福特野马

    汪司机头像汪司机头像
    汪司机2023-02-28

    粗犷的福特野马,在美国汽车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2005年的第五代野马,吸收了初代野马的造型元素,又具有现代化技术,曾轰动一时,成为了美国最受欢迎的汽车之一。

    这一代的野马,造型十分经典,是如今摩托车领域流行的现代复古风。它也推出了很多性能版本,但美国人说的性能,可能是力大砖飞的意思,毕竟排量大气缸多,那么它的底盘强不强呢?

    一、底盘侧前方视角

    很难想象,这位美国硬汉,竟然是麦弗逊的前悬架,并且几乎都是钢制零件,那个时候对轻量化要求不高。好在它是纵置后驱的布局,方向机和卡钳的安装位置也具有性能潜质。底盘中间纵梁和门槛梁的连接处尺寸很小,车身刚度不是很高。但这一代已经升级成承载式车身了,相比以往带大梁的野马,操控性肯定有不少的提升。

    为什么总说麦弗逊悬架不好呢?单从性能上来看,由于常见的滑柱是竖直的,所以它的运动瞬心在距离很远的地方,车轮在小行程内跳动几乎是直上直下,在在车身侧倾时轮胎与底面的接触面就会变小,侧向抓地极限不高。

    二、底盘侧后方视角

    作为美国车,后悬架使用整体桥结构并不意外。早期的美国汽车几乎都是带大梁的非承载式车身,偏向于使用整体桥也在情理之中。在性能车上,整体桥这种非独立悬架并不能很好的胜任,一侧的车轮跳动会干扰另一侧车轮,稳定性差。

    在后桥牙包上,有一些显眼的散热鳍片,这说明里面是一颗限滑能量极强的差速器。没有信号线连接,是机械摩擦片式LSD,主要用于提速的稳定性,可见野马主打的是直线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整体桥需要横向控制,一般采用潘哈德连杆或者瓦特连杆,性能车一般采用瓦特连杆,因为随着车桥的跳动,瓦特连杆并不会带着车桥横移。很可惜,野马用的竟然是潘哈德连杆,看来它的悬架一定设置的非常硬,减小轮跳行程以避免暴露问题。

    在车圈中五菱宏光经常段子缠身,廉价的后驱长头面包车,总能和操控漂移联系到一起。殊不知,五菱宏光其实和野马的底盘结构是一样的,同样是承载式车身,前麦弗逊后整体桥悬挂。或许是这类后驱车型抓地力差,很容易出现失控漂移的状态,深受大家的喜爱吧。

    总的来看,第五代野马拥有非常经典的外观造型,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北美车迷心中地位不俗。但它底盘的规格不高或者说是粗犷,并没有很强的赛道性能。不过话说回来,他们地广人稀,应该只需要强大的动力,并不需要精准的操控,所以,第五代野马并没有在很多其他国家销售。

    后来换代的第六代野马,虽然外观上没有五代硬派,但底盘操控方面升级很多,甚至采用了集成式H臂悬架,车身也加入了铝合金铸造件,一举进化为科技含量很高的汽车。

    次阅读
    3评论
    15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1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