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二轮考古学:宝马S1000RR编年史-为速度而生!(2008-2019)

    二轮史家头像二轮史家头像
    二轮史家2023-04-19

    有车友私信我,问我为啥总是更新日本车?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之前的工作关系,我对日本车更熟悉一些。不过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款欧洲超级跑车:宝马S1000RR的历史。

    第一代宝马S1000RR 时间:2008年

    宝马S1000RR最早在2008年底的米兰车展亮相的时候就是作为一款要参加次年的WSB的赛车出场的。

    当时WSB的规定是必须量产车型参赛,而且是之前12个月内销量超过300辆才可以。宝马S1000RR08年年底亮相,就说要参加第二年的WSB,可见宝马对于这款车抱有多么大的信心。

    这是宝马第一款超级跑车,S1000R一发布就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轰动。在当时宝马的摩托车家族中,水平对置发动机、特别的悬挂结构和轴传动是主流技术,但这些技术并不适用于赛车。

    宝马之前自己也一直坚持说“我们(BMW Motorrad)和粉丝们都对公路摩托车比赛不感兴趣。”这唾沫星子还没落地呢,反手一款超级跑车上市了,还TM要参加WSB。

    从后期公布的概念图上的日期来看,宝马至少在2005年就开始了这个款车的研发工作。这款超级跑车的设计师来自瑞典,设计灵感来自鲨鱼,你可以看到车头上的鲨鱼鳍状散热风道。

    如果我们把S1000RR的覆盖件全部拿掉,只留下发动机车架和悬挂系统。然后穿越回2008年,你拿的这张照片给任何行业内的大佬看,他们都肯定猜不到这会是宝马的超级跑车。

    因为只是这样看的话S1000RR和日系的一些超级跑车长得实在是太像了,上面根本看不到任何一点宝马的影子。

    实际上,宝马在开发这款超级跑车时也参考了CBR1000RR和GSX-R1000等日系超跑。但是上市之后,没人会否认这是一款宝马的作品。

    其动力系统可通过可变进气道和电子油门控制(ride-by-wire)技术生成193马力的顶级性能。同时,S1000RR从一开始就把牵引力控制系统、ABS等功能列为标配。

    这一性能表现足以让初次涉足二轮超跑的宝马S1000R直接位列金字塔尖。

    这款车当时有三个独门绝技!

    第一招:短行程发动机

    S1000RR的缸径和行程分别是80毫米和49.7毫米。这个数据可以说是当时摩托车四缸引擎中最大口径最小行程发动机了。

    这项技术其实是来自于F1和2000年代中期MotoGP参赛计划的相关技术。当时,它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因为它采用了一种不常见的摇臂式气门操纵机构。非常的独特。

    第二招:加粗的前减震直径

    当然前减震这个东西并不是越粗越好。一般的公升级跑车的前减震直径通常为Φ43,而 BMW S1000RR 的直径则达到了Φ46。这给这辆车带来了无比精准的行程控制和弯中反馈。

    第三招:轻量化

    你能想象一款公升级的超级二轮跑车比现在某些国产250排量的仿赛还要轻吗?S1000RR凭借着镁合金气门盖,铝制油箱和踏板,以及轻量化轮圈和钛合金消音器等轻量化部件,仅重204公斤!

    不过这个车在日本发售的时候,由于日本的噪音法规限制,在日本发售的S1000RR用的都是原装天蝎排气!有钱就是任性!

    在外观设计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对不对称设计的大小眼前大灯了。辨识度瞬间拉满了就。

    然后S1000RR在09年的WSB比赛当中也是大杀四方。全年十场比赛拿下了九场胜利!让全世界都惊掉了下巴。

    第二代宝马S1000RR/HP4 时间:2012年

    第二代宝马S1000RR发布于2012年。这一代在外观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的变化点都是在于细节的进一步打磨。

    特别是在这款车的电控系统上。牵引力控制、ABS和骑行模式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发动机的出力模式也有了一定的调整。总的来说就是更好骑了,动力输出不像第一代那么激进了。

    新老两代的S1000RR在外观上的变化微乎其微。最大的辨别点就是前车壳上的鲨鱼鳍状散热风道的不同。

    这一代最重点的是:HP4上市了

    HP4版是S1000RR的高性能版型。虽然相比S1000RR在账面上的马力上的提升并不是非常惹眼。但是HP4在其他方面都力压S1000RR一头。

    HP4配备了全新的电子悬挂系统,称为Dynamic Damping Control(DDC),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调整悬挂硬度。后轮升级到了200的宽胎。车壳覆盖件用上了炭纤维材料。整车重量也比S1000RR轻了10公斤。

    电控方面该有的都有,但是新增加了更加激进的“赛道模式”。

    宝马推出HP4的理由嘛……还是为了赛事。虽然S1000RR在之前几年的WSB表现十分抢眼。但是在其他的一些赛事例如SBK里却表现平平。

    这是宝马忍不了的,然后造一台更狠的,接着跟你丫的干!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HP4当年就拿下了曼岛TT的组别冠军。

    宝马上次拿到曼岛TT的冠军那还是75年前的事情了。

    那个时候的宝马参加曼岛TT的赛车长这个样子。

    当然,HP4的价格要贵的多。不同销售区域不大一样,但是基本都比S1000RR要贵上个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代S1000RR 时间:2015年

    第三代的宝马S1000RR把不对称的左右大小眼大灯给换了一个方向。这个是第3代S1000RR最明显的一个识别点。

    内部的变化也非常大,进排气系统,凸轮轴活塞等部件都进行了优化。最终实现了和第一代HP4是相当的马力输出。

    此外,第三代S1000RR的车架也得到了再度优化,重量减轻了2kg。

    另一个重大的变化是采用了称为DDC(动态阻尼控制)的电子控制悬挂系统。这个S1000RR的悬挂系统不是常规的Öhlins品牌,而是由BMW Motorrad和Zach开发的内部系统。

    这款车装备的双向快排也十分有意思,不需要做其他的任何改装,只需要把挡杆改变一下安装位置就可以实现反档。

    换句话说,这款车你只需要拆了后视镜,改一下反档就可以直接下赛道了。

    还有一件事情要提一下,虽然S1000RR当初就是为了参赛而设计的,但是宝马选择在2013年退出了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当时率领工厂车队的总监布茨奥尼后来被杜卡迪挖走,现在他是杜卡迪的副总裁。


    第四代S1000RR/HP4Race 时间:2017年

    第四代的S1000RR除了在外观上的变化之外,在机械性能上的变化很小。

    但是这一代的车型在电控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骑行模式标配了“雨天”、“运动”和“赛道”三种骑行模式,以及带有部分整合的赛道防抱死系统(Race ABS)。此外,新版还增加了倾斜角度传感器的动态牵引力控制系统(DTC),可在七个级别内微调以实现最佳性能和安全性。

    你还可以加钱把原有的abs升级成弯道abs Pro。虽然现有的宝马摩托车ABS系统已经在直线刹车时提供了非常高的安全性,但ABS Pro将其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在弯道刹车时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在“雨天”、“运动”和“赛道”模式下,ABS Pro能够防止轮胎在快速刹车时锁死。

    然后宝马在第四代S1000RR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款限量版的HP4。

    这是一款纯纯的赛道车,纯到不能上路只能在赛道里行驶。

    限量750台,70万人民币一台。

    包括轮毂,各种支架和外观覆盖件。能用碳纤维的地方这辆车上全用了。最终结果是这辆车的重量只有146公斤。而发动机经过针对赛道的再优化达到了215马力!并且配备了最高级别的Öhlins悬挂。

    这款车我在北京见过一次,在一个土豪的展厅里,就放着,不骑...


    第五代S1000RR 时间:2019年

    这一款就是目前市面上正在售卖的S1000RR了。也是一次大改款。

    外观设计上的改变自不必说,长期以来的大小眼终于左右对称了。机械层面的优化可谓是全面换代。我得列张表给你看:

    • 配备可变气门的新型发动机
    • 全新设计的FlexFrame(柔性车架)
    • 前悬挂角度提高了0.5度
    • 新型六轴IMU(惯性测量单元)
    • 增加了8匹马力
    • 减重11公斤
    • 配备6.5英寸彩色TFT液晶显示屏
    • LED头灯

    但是这一代宝马开始学坏了。车型按照不同颜色不同配置分成了好多种版本。你如果不是他们内部的销售的话根本搞不清楚。

    比如说红色的是标准版,配备了6轴IMU电子控制系统,手柄加热器配件。再往上就是搭配锂电池和锻造轮毂的版本。再网上还有配备电子控制悬挂和定速巡航等功能的版本。

    最高还有Motorsport套装版本。

    宝马什么时候学会这么骗钱了?!

    还是说说这一代的S1000RR比较明显的几个变化点吧。

    首先是车架。全新设计的车看上去对于一款超级跑车来说10分的纤细。当然重量相比上一代又减轻了1.3公斤

    这个车架是柔性的,靠近骑手中间部分的车架是可以进行一定程度扭曲的。这是为了让车手更明确的掌握车辆的一个行驶状态。

    后减震使用了一种宝马称之为“Full Floater Pro Kinematics”的设计。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多连杆悬挂系统,可以通过从上面向下推压减震器来进行行程。

    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将来自后轮的反作用力(路感)传递到车架中,让车手通过身体的感受更易于理解后轮的运动状态。

    不用去想着怎么去理解了,没下过赛道的人不会理解这种感觉的。

    从后面看上去是不是觉得这个车连后尾灯都没有?其实是宝马把后尾灯整合到了转向灯当中。为了轻量化也是够拼的。

    还有就是被宝马称之为“Shift-Cam”的可变气门机构。提到宝马的可变气门可能会想起Valvetronic,但这略有不同。它是通过将电磁阀销与预先刻在凸轮轴上的槽相沿轴本身滑动并实现可变性。

    你完全不用理解这套系统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你只需要知道这套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中低速的性能和油门响应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提高中低速的性能和油门响应呢?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这款车会变得非常难骑。一般人很难驾驭得了,这样的话影响销售呀。

    新版S1000RR的峰值马力达到了惊人的208匹。这个动力完全对得起他高昂的价格。

    好了,宝马S1000RR的编年史完结撒花。

    下次更新什么车呢?让我想想,找个我们都能买得起的来说吧。

    .万次阅读
    11评论
    48赞同
    收藏
    分享
    11评论
    4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