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8(图片|配置|询价)上市一个多月,对它的评价存在两极分化,夸它的人好评如潮,诸如国货之光、技术巅峰等等。
批评它的声音也不少,第一是说比亚迪品牌沉淀不够,没有造百万豪车的实力。
这个观点有非常主观的色彩,认可比亚迪的人自然认可,不认可也没有办法去说服。
第二个方面来自于技术层面,比如仰望U8为什么用增程模式,因为增程一直被认为落后的技术,理想就因为增程一直被网友诟病。
仰望U8卖到百万以上,居然也用的是增程式混动,这技术配得上百万的价格吗?

混动技术有三条技术路线,油混、插混和增程式,这三者的动力构成差不多,都是发动机+电池+电机结构。
那么区别在哪里呢?第一是电池大小不同,第二是驱动模式不同。
油混的架构相对较为复杂,它是油车多了一套三电系统,电池是几度电的小电池,纯电里程一般只有几公里。
动力主要来自于发动机,电机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另外电池不可以外充放电,也不可以上绿牌。
插混和增程的结构相对简单,其中插混是搭载大电池的油车,中低速可以用电驱动,高速可以用发动机直驱,也可以用发动机给电池充电。

而增程是搭载发动机的电车,动力完全依靠电机驱动,发动机是给电池发电用的,你可以把发动机理解为电池的充电宝。
三种混动技术各有优缺点,首先油混的优势是省油,即便是高速油耗也非常低,但是全工况只能用油,也没有电车的用车体验,诸如加速性能、静谧型、平顺性等等。
而插混和增程可油可电,城市代步可以当做纯电车开,用车成本低,体验也更好,但是少了变速箱改变传动比,所以高速的油耗会比油混高。

这三种混动技术没有孰优孰劣,而是看谁更能解决消费者的需求。
大部分人一年也上不了几次高速,90%的用车场景都是短途代步,油混的优势就显得比较鸡肋,所以插混和增程会成为主流。
很多人说插混和增程没啥技术含量,因为技术原理和结构都比较简单。
个人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消费者买车不是看你技术有多复杂,而是看能不能解决用车需求,无非就是购车成本、用车成本和用车体验。
简单的技术都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把技术复杂化呢?
而且把技术简单化也是一种进步,最起码能转化为成本优势,最后让利于消费者。
比亚迪推行的“油电同价”,把混动的价格下探到和燃油车一致,秦PLUS DM-i冠军版9.98万,这个价位你都买不到卡罗拉的混动车型。
插混比增程还多了一个成本优势,因为增程车多了一个增程器,它会增加成本也会占用空间,所以小型轿车不会用增程模式,连紧凑型的增程SUV都少见。

再来说前面第一个问题,仰望U8为啥要用增程模式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按照仰望U8的动力模式,增程模式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仰望U8搭载的是易四方技术,它是基于四轮独立电机驱动的方案,这已经限定不能用发动机直驱,要么用电池驱动要么用增程器。而仰望U8是硬派越野车型,用增程模式能有效解决续航问题。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仰望U8的发动机最大功率200千瓦,四电机的最大功率是880千瓦,发动机能否带得动呢?
其实这个问题有一个误区,四电机最大综合功率的确是880千瓦,但是不可能一直满功率输出,这动力,多踩几秒你不得上天吗?
电机分为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仰望U8四电机的额定功率为260千瓦,单电机的额定功率只有65千瓦。
除了起步或者加速超车等状态下,并不需要全功率输出,而且还有一块49度多的动力电池,所以发动机足以带动电机功率。
最后想说一句,仰望U8的发动机非常优秀,2.0T做到200千瓦的功率,烧得还是92的汽油,绝大部分2.0T的发动机都做不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