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日主要行程:
米林市~金东乡~扎日乡~三安曲林乡~隆子县。行驶里程380公里。
二、游览主要景观:
1、游览G219国道米林至隆子一路风光。


















2、游览卧龙奇石景观。








3、翻越比巴山山口(海拔4758米)+ 恰拉山山口(海拔5003米)。






4、在219国道5555公里路标石“打卡”留念。


5、隆子县城散步溜弯、掠影。







三、旅行主要感受:
1、昨晚住宿地米林市的海拔高度近3000米,有点高,较比前晚住宿地墨脱县海拔1600米几乎翻了一倍,有点“头重脚轻”的“高反”特征。老兵杨哥提出有高速就跑高速,尽快跑出西藏高原地区,以免在高海拨地区休息不好,高原反应越来越严重。我的意见是沿219国道一路前行,在实现心愿上不能打折扣。高原反应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路上慢点跑,多喝水多休息,就一定会战胜高原反应这个拦路虎!
2、今天早晨五点半我们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告别米林市,沿219国道向今天的目的地隆子县进发。在过金东乡公安检查时,警察查验了我们的身份证和边防证后提示说:昨天傍晚山上发生过雪崩,不知道是否已疏通开了?你们上到山口如过不去就退回来,避免发生危险。我们哥俩半信半疑,谢过了警察就继续前行。
当我们行驶到距离比巴拉山山口附近时,见有一台藏字头的公路抢险皮卡车迎面从山上下来,我鸣笛示意,双方把停车下来。我问皮卡车司机,山上雪崩路段疏通开了吗?我们的车能过去吗?皮卡车司机说:你们的车是四驱的吗?如是四驱车可以试试。我跟老兵杨哥说:咱是四驱车,你是老司机,过这道坎还是你开吧!老兵杨哥挂上四驱档小心谨慎的驶进雪崩路段时,我的爱车在大雪沟里上下颠簸,左右摇晃,车底板不断发出咔嚓咔嚓的托底碰撞声,几次险些被雪坑误住。没想到这段雪崩路段长达一公里多,行驶到半道对面又来了一台公路抢险皮卡车。我们只好被迫倒车二十几米在稍宽一点的错车边道与皮卡车错车。杨哥说:我真冒汗了,车要是誤在这里可坏了。他让我赶快看看手机有没有信号,给等在山下检查站的一个山东大货车司机打电话,让他千万别上山了,大货车肯定过不。我赶紧拔打电话,可手机无信号,打不通!我跟杨哥说:华山一条道,退不回去只能硬着头皮往前淌吧!





我们再次起步,把别克昂克威当“坦克”开了,在压开的两条冰雪车辙里,叮叮当当乱响一气,终于闯过了雪崩路段。杨哥说:真吓死我了,这辈子头一回知道什么叫害怕!我说:哥你摸摸裤档……。
闯过雪崩路段,我们哥俩大大松了一口气。杨哥说:我现在见到雪山就有点晕,咱可不能再冒险了。我说:哥,刚才过雪崩路段时把我的“高反”一下子就治好。咱哥俩都是买了旅游保险的人,保险公司在背后托着咱呢,咱们都挂了保险公司可就赔大了!
3、翻过两座雪山山口,几十公里的下坡路是一路的艳阳天。蓝天白云下的连绵群山似乎一下子都变成了刺眼的红的、黄的、褐色的大山大峡谷。岩体裂缝纵横,绝壁嶙峋,悬挂在蜿蜒曲折的国道上,看着害怕,想着渗人。









今天通过雪山峡谷的经历要说体会八个大字:“此生必驾,仅此一回”!
4、我们驶进西藏山南隆子县地区时,满眼的大山上几乎是寸草不生,能见到的些许绿色都是藏族居民在房前屋后,或河谷的沟沟坎坎上开垦的一小块一小块高低错落的薄地上种的青稞,或栽上几棵树。他们祖祖辈辈在这贫脊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真的太艰难了。
嗨!不来看不到,看到了心里难受……。





国家援藏力度不能说不大,沿途也看到许多乡镇新建的色彩斑斓,成行成片,家家户户红旗招展的藏式民居。可眼前的村子太小了,又太偏僻了,要想在原地扶贫、脱贫太困难了。居住在这大山里的藏民“故土难离”的情结一定是移民搬迁,脱贫攻坚的拦路虎。
5、隆子县城不大。县人民政府的办公楼是“湖南常德援建”的显得质朴亲民。县城里的崇德广场建的有形象(人物雕塑)、有故事(名人传记),游览这个广场让人对隆子地区的人文历史心生敬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