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滴滴车英文叫eburA,翻译成中文叫优步。
在美国纽约,开滴滴车的华人司机,只要勤快点,每个月能挣个五六万人民币。
但在国内,滴滴车司机想挣个一万块人民币就很辛苦。

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差不了多少,但为什么同样是滴滴司机,收入相差那么大?
这个问题看起来像是不怎么好回答。
网约车刚刚在国内兴起的时候,滴滴车司机的单价更高,收入比较现在高不少。
现在滴滴车的单价低,我前天晚上十二点,从广州白云区的江南西路打了一部哈啰网约车,目的地是白云区的龙归地铁站。
全程大概二十四公里。
单价是49.9元。
如果那辆车是电动车的话,还好说,毕竟电动车的运行费用相对较低。

但我叫的滴滴车是烧油车,二十几公里的路程,光是油钱最少也得十几块钱。
那么高的费用,滴滴车司机能挣多少钱?
但司机懒得说,看起来也是很郁闷,闷头开车。
快下车的时候,司机才告诉我,像他这样的排量1.6的普通私家车,一个月能挣个三五千已经偷笑了。
而且,还需要跑得很勤奋才能挣这么点钱。
那么,电动车呢,情况会好点,卖力一点的,一个月能搞个七八千块钱。
卖力的时效,就是工作时间。
国内的专职滴滴车司机一般每天工作都在十个小时以上。
每个月休息四到五天,一个月的工作时间超过240个小时。
而美国的滴滴车司机如果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就能获得六万到七万人民币的酬劳。
是美国的单价更高吗?
美国的单价确实比国内的高得多,一个字:贵。
如果非得再加一个字:老贵!
就算是跑五公里之内的路程,也有个二十几美元的收入。
除了单价高,在美国开滴滴车是一种苦力活,美国人是享受型的人种,苦力活比较少人干,所以,滴滴车司还没达到饱和的程度。
国内则不同,太多人干滴滴车司机了,就像现在干自媒体的人也多得要死,僧多粥少,单价自然往下降。

说得难听一点,内卷的厉害。
这种现象在国内司空见惯,看见别人能挣钱,发现什么挣钱好,就一窝蜂的上,上了再说,也不管以后怎么样。
这点我们比不上国外,比如新加坡,打个车等待的时间,还不如坐公交车快。
新加坡有关部门对网约车司机的数量控制的比较好。
又比如日本,这个国家是全球打车最贵的国家,的士费弄出一千两千人民币根本不是稀罕事,去过日本旅游的人应该深有体会,在日本不要随便打车。
为什么会这样?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出租车公司不能降低票价。
通俗点说,不能内卷,一内卷的话出租车行业就会面临各种问题。
单价,内卷,饱和度,决定了中美网约车司机收入巨大差距的三个关键因素。
当然,还有个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汇率。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概是7.2比1.
六万人民币换算成美元,接近九千美元。
看起来,人民币是不是要升值一点,国内的滴滴司机才更有钱?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