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的旅游旺季,持续时间很短,大体就是两三个月的时间。几天前还异常火爆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刚进入八月中旬,热度已然快速降温。但大草原的美景却毫不逊色,甚至更加五彩斑斓。我们已经离开呼伦贝尔,告别了美丽的大草原。
【1】穿过阿尔山森林公园
从伊尔施出发,穿过阿尔山森林公园,到达柴河月亮小镇。在公园入口,简单登记车辆和人员信息后,即可进入公园,无需购票,不限通过时间,但要求不得进入沿途的收费景点。其实,沿途景点都是单独检票,没买门票也进不去。

阿尔山森林公园游客服务中心
不过,沿途有两个免费景点,乌苏浪子湖和不冻河,有兴趣的话,可以过去看看。我们没有去,只在兴安服务区休息,吃午饭。饭店挺大,但没有客人。饭菜味道一般,价格也不贵。

火山地貌
从伊尔施到柴河,主要走蘑阿公路。之前听说蘑阿公路的路况极差,很难走。从我们这次的经历来看,前半程大部分在景区里,路况很好。后半程路比较窄,路面有破损,个别路段破损比较严重,而且路边的植物茂盛,侵占道路,有的地方占据了一半的路面,会车时需要特别留意。另外,还有一处涉水路面,如果下雨天,通过前需要仔细观察,谨慎通过。

沿途风景
不过,听说从蘑菇气到柴河的那段蘑阿公路确实很难走。或许,传说中蘑阿公路难走,可能是指那一段吧。这次我们不打算走那段路。
【2】柴河月亮小镇
柴河月亮小镇,是柴河林业局所在地,属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区。5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仅有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的猎人出没其间。
如今,柴河镇已发展成为一座颇具吸引力的特色旅游小镇。它不仅有高山之巅的奇特天池和火山地貌的奇观异景,而且还有完整的原始森林和高山湿地。

火山熊岩
柴河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大多数免费。到达柴河月亮小镇之前,路边有一处不太起眼的景点——火山熊岩,几乎没有游人。

山水岩壁画
到达小镇后,继续前行20多公里,我们依次游览了山水岩壁画,十大湾等几个景点。这些景点的游人不多,但也不算少。

十大湾
十大湾的景色着实不错,山下有农机展示,看到不少熟悉的身影。登上山顶,远眺群山,郁郁葱葱,层峦叠嶂。俯瞰山下淖尔河在山下180度大转弯,据说一共有十个弯,但我只看到七八个。

淖尔河大转弯
这里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本想尽情欣赏,只可惜乌云逼近,赶紧返回小镇。虽然行动迅速,但终究还是没逃过雨的洗礼,不过雨持续的时间不长。
【3】乌兰浩特市
返回月亮小镇,刚入住酒店,就又开始下雨了,雨势挺大而且一直没停。早晨醒来,发现雨已经停了,大概是凌晨才停吧。
按照原计划,本该原路返回阿尔山,再前往乌拉盖,返回锡林浩特,从那里启程回家。但考虑到昨晚的大雨,估计那段涉水路面可能有风险,况且要走很长的回头路。所以,最后决定向南走,前往乌兰浩特。

云山雾罩
乌兰浩特市是兴安盟政府的驻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诞生的地方。1969~1979年期间,归属吉林省白城地区。
从柴河出发后,途中导航多次自动重新规划路线,通过多次人工干预,才走上最近的那条路线,途经浩饶山镇和胡尔勒镇。事实证明,这条路线不仅距离短,只有224公里,而且后面的160多公里,路况出乎意料的好,近似于高速路。

兴安蒙古包
在途中遭遇大雨,但对行程没多大影响。我们走走停停,沿途浏览了几个景点,兴安蒙古包,意布格勒图敖包,察尔森水库等。最后到天骄天俊景区,这里规模不小,景色也很美,只是遗憾,天公不作美。如果是蓝天白云的话,一定会更美。

天骄天俊景区
路上看到路边的树林里不少人采蘑菇,忍不住诱惑,也加入其中,一会儿的功夫就采了一塑料袋子。
细雨中到达乌兰浩特市,先前往乌兰夫工作旧址参观,但吃了闭门羹,这才突然想起今天是星期一,闭馆日。
【4】葛根庙和博物馆
在酒店遇到一对来自西安的老夫妻,他们在这里已经住了两天,因为下雨耽误了行程。他们下一步打算去阿尔山,打算最北到达漠河北极村。
他们刚去过了成吉思汗公园和葛根庙,建议我们去参观葛根庙,那是一座挺有特色的喇嘛庙。

葛根庙舍利塔
葛根庙,距离市区20多公里,位于洮儿河左岸,陶赖图山南坡,建于1798年,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喇嘛庙。建筑风格仿照西藏斯热捷布桑庙,以藏式建筑风格为主,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登高俯瞰葛根庙
相传,清朝时期,一位喇嘛在洮儿河边发现了一根葛根,认为这是神灵的指示,于是就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寺庙。
次日,我们从乌兰浩特出发前,前往葛根庙参观。寺院规模宏大,游人不少。上午十点有一场法会,但对于我们普通游客来说,听不懂也看不明白。

登顶的台阶很陡
我顺着台阶登上山顶,举目四望,景色秀丽。台阶很陡,需要特别小心。其实,左侧有条走汽车的水泥路,坡度不大,也可以走到山顶。我是走台阶登顶,走坡道下山。

兴安博物馆
告别葛根庙,返回乌兰浩特市,在市政府大楼旁边吃过午饭,参观了博物馆和解放纪念馆。博物馆展示的内容比较简洁,纪念馆里的内容倒是很精彩。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
至于其它的景点,现在兴趣不大了,于是告别乌兰浩特,前往扎鲁特旗。
【5】扎鲁特旗
扎鲁特旗,对我来说,只是回家路上的一个途经点和休息点。出发前看到有网友给我留言说,扎鲁特旗的减速带太多,没太当回事儿。亲自体验过后才知道,扎鲁特旗境内的306省道上,减速带不是一般的多,多到能让人崩溃!

扎鲁特旗街景
20多公里的范围内,距离最近的不过百米,大多数三五百米,最远一公里必有减速带。全是金属减速带,高大威猛,而且是三条为一组,个别两条一组,只有极个别的是一条减速带。
本来在路口安装减速带,是国内的常规做法,不足为奇。但扎鲁特旗安装如此密集的减速带,却是第一次遇见。
在这儿走过的减速带,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超过他一辈子在其它地方的总量吧?减速带,会成为扎鲁特旗的名片和标签。做出这个决策的人,想必一定是一个狠人!
【6】赤峰
从扎鲁特旗到赤峰,途经306省道,鲁宝线,305省道,乌金线,整体路况比较好。途中还走了一段新建公路,可能是306省道的一部分,路况极好,堪比高速路。
跨过西拉木伦河,在翁牛特旗海拉苏镇停留休息了一会儿,在路边的店里买了一些奶制品。翁牛特旗的名字,对我来说,也不算陌生,因为一位老师经常提起,当年他在那里插队劳动多年。

翁牛特旗海拉苏镇
下午三点到达赤峰。这是我第一次到赤峰,不过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一方面,这里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早有耳闻。另一方面,有位大学同班同学来自赤峰。还有一位曾经的同事也是赤峰人,印象中好像是敖汉旗。其实,在北京的赤峰人很多,也有过不少接触。

红山文化博物馆
这次到赤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参观红山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很有特色,展厅布置也不错,内容挺丰富。在博物馆二楼还有一个阅览室,图书不少,环境也很好。博物馆停车场挺大,按次收费,每次3元。

红山公园
次日早上,去赤峰红山国家森林公园爬山,近距离感受一下红山文化的脉搏。这是一个免费的景区,红山文化因此山而得名。山体呈现出红色,山上植被并不茂密,也没看到大面积的森林。

红山森林公园
红山并不高,登山难度不大,所以原本打算登山远眺。但天气阴沉,预报有雨,空气有点雾蒙蒙的感觉,所以,只沿着盘山公路走到“红山遗址群”文保碑那里就原路返回了。

红山遗址群文保碑
离开红山,我们又去参观了赤峰博物馆南馆,内容是辽代的历史和文化。博物馆气势宏伟,内部展品也很丰富,还有几位小学生做义务讲解,挺有意思。博物馆南北外墙都装饰有契丹文,远看这些文字,似曾相识,但仔细端详,确实不认识这几个字。

赤峰博物馆
原本还想去北馆看看,但时间不早了,于是,在蒙蒙细雨中告别赤峰。至此,此次内蒙草原自驾游正式结束。
返京途中,经历大雨,中雨和小雨,还有几段路很不好走。在隆化县郭家屯镇歇息一晚。路边的这家宾馆,干净整洁程度,超出想象,非常满意。
总结的第五篇到此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