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模式主要有快充和慢充,电动汽车使用快充和慢充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其实都不大。这是因为车辆在快充过程中,只有当电量处于30-80%时充电的电流和功率才会达到最高值,而当电量超过80%以后车辆充电的电流、功率、电压也会大幅度降低,这样的充电设定反而有利于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而慢充采用的是恒流充电的方式,慢充期间的充电电流比较小,而且电流变化也很平稳,并不会对电池寿命产生太大的影响。同时不管是使用快充还是慢充,当电动汽车充满电后都会自动断电停止充电,以防电池出现过充现象。

一、快充和慢充的区别
一、快充
快充为大功率直流充电,一般采用专门的非车载直流充电机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机安装在固定的充电场所,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直流输出端与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相连接,可以满足电动汽车大功率快速充电的要求;快充对动力电池组的耐压性和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充电电流大,是常规充电电流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优点
0.5h可以充满电池80%的容量,超过80%后,为保护电池安全,充电电流变小,充到100%的时间将较长。
缺点
由于充电电压高、电流大的特点,以减少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为代价,会对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坏,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二、慢充
慢充是利用车载交流充电机进行充电,常规充电桩多为慢充,这类充电站一般分布在居民区或工作场所附近。家庭或办公室充电属于慢充,插在220V交流电插座里充电,由于电池是不能接受交流充电的,所以先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再升压到电池的充电电压如500V直流电,再用这500V的直流电向电池充电。
优点
慢充的充电电流和功率都相对较小,对电池寿命比较好,而且用电低峰时充电成本低。
缺点
充电时间过长,一般需要5~8h。

二、快充和慢充对动力电池寿命影响
总体来说电动汽车慢充比快充寿命会长久一些。在电池快充情况下会加速电芯极化影响电池寿命。另外快速充电还会提高电池温度,锂析出会降低临界温度。在内外条件下,容易导致热失控,引起电池自燃,造成车辆安全隐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快充会加速电芯极化。极化是指当大电流流过电池时,电极偏离平衡电极电位。快速充电作为大电流的诱因,是电池极化的主因之一。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插电式混动车型都是动力锂电池,虽然可以承受更高的充放电功率,但影响电池寿命的因素依旧在;
2、快充会导致锂析出。快充状态下电池比较热。手机快充相信你应该有个大概的了解,在快充状态下,正极的温度远高于负极,最大温差可达10度以上。

虽然车企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要求温差要在2度以内。但当正极温度过低时,还是会发生锂析出效应,锂析出会大大降低临界温度(即电池的最高耐受温度)。因此,快速充电会提高电池温度,锂析出会降低临界温度。
在内外条件下,容易导致热失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池自燃。另外,锂析出过程会导致锂离子减少,最终导致电池容量降低,进而影响电池寿命。
不过,这种情况不用太担心。这种情况不是不可逆的(磷酸铁锂电池除外)。在快速充电后电池短暂休息后,锂金属将变回锂离子,临界温度将恢复正常。一般来说,新能源慢充的寿命比快充的寿命长久。快充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建议日常慢充和应急快充多加练习,尽量减少快充对电池的伤害。
但根据实际车主使用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使用快充和慢充的电池寿命,对比起来的话并没有明显的差别,目前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电池的寿命分别为2000次和1000次以上充放电循环,实际的使用寿命都可以超过8年以上。
有一位2020款比亚迪汉EV车主表示,自己的纯电车从2020年购买至今总共行驶了接近4万公里,期间大部分时候都是用快充充电,然而基本上没有出现电池寿命衰减的情况,车辆现在充满电的实际续航里程,跟2020年车辆刚买时的满电续航里程几乎一样。

其实现在大部分新能源车主都是以快充充电为主,效率要比慢充快得多,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其实也微乎其微,即便电池组真的出现了寿命异常衰减,也可以通过厂家质保更换,现在大部分新能源车型的电池组都是首任车主终身质保,或者是8年16万公里的质保。
三、不良充电习惯对电池寿命影响
其实真正对电池寿命有影响的是不良的充电习惯,具体如下:
1、不及时充电:电动汽车应该在电量低于20%之前及时充电,否则电池就会出现过放现象,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2、经常充满电:经常将电动汽车的电池充满也会导致电池过充,久而久之就会减少电池的寿命以及容量;
3、不规范充电:如果经常在车辆充电时使用空调等用电设备,会加大动力电池内部的负载,缩短电池的寿命,车辆在充电期间应该保持熄灭,最好人也不要留在车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