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秦Plus DM(图片|配置|询价)-i做为10万左右的混动车型,因其可油可电,没有续航里程的担忧,受到了不少工薪阶层的钟爱,最近就有媒体对秦Plus DM-i等十款车型进行拆解测试,今天我们就单单把它拎出来,看看比亚迪到底厚道不厚道。
防撞梁
防撞梁这种零件最早是为低速碰撞而生产的,在现在汽车领域里,已经逐渐进化为高速碰撞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梁在低速碰撞时降低车损,在高速碰撞时,碰撞梁吸能盒作为重要组件,在碰撞初始阶段吸收部分能量,降低对车上乘员的伤害,所以强度不高与吸能盒匹配不好、过早折断的和撕裂的防撞梁,都不是好梁。下面我们一直看秦Plus DM-i的防撞梁怎么样。

前防撞梁受压测试
秦Plus DM-i的是钢质防撞梁,质量6.98kg,长度1190mm,覆盖率为64.78%,吸能盒长度150mm,用料上属于中规中矩,在吸能测试环节中,秦Plus DM-i的前防撞梁的吸能量为18.09KJ,承受的峰值力为194.8KN(相当于1.99万公斤的撞击),吸能比2.59KJ/kg,在性能上也属于中等水平。但他的后防撞梁实在不敢恭维,长度小、覆盖率低、吸能效果差,在测试的十款车型中属于最差的一款。
车身结构
汽车车身结构作为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车的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及操控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拆解后的车身
在拆解的十款车中,秦Plus DM-i车身钢材强度基本属于及格以上的水平,而且在门槛梁上出现了左右不对称的情况,主驾驶一侧门槛梁内部多了一块加强钢板,有两层钢板,而副驾驶一侧门槛梁只有一层钢板,很显然这是为了进行偏置碰撞测试而做的应对措施。

主、副驾驶侧门槛梁
侧气帘
侧气帘是汽车车祸中非常重要的安全部件,尤其在侧面碰撞、翻车等事故中,显得尤为重要,它隐藏在车体内之内,如果不启爆,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根本不知道保护面积大小的。

侧气帘
本次在侧气帘的测试环节中,秦Plus DM-i的侧气帘的长度、保护面积、充气时间等,表现都不太优异,如果是出于998的成本考虑,还是可以说得过去。
前挡风玻璃

前挡风玻璃撞击测试
在现实车祸中有一种就是高速行驶过程中异物对前挡风玻璃的撞击,本次测试中也对车辆的前挡风玻璃的抗击能力进行了测试,将0.5kg 铁球从10m的高空自由落体萍击中汽车的前挡玻璃,比较糟糕的是秦Plus DM-i并不好,当铁球落下的一刻,前挡风玻璃直接被砸出了个大深坑,飞浅物一大把,双层玻璃全被砸断,只能靠中间的夹胶勉强支撑。
悬架
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也是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了补丁的后悬架
纵观秦Plus DM-i的悬架,与其他多数同价位车型一样,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这种悬架说不上出奇,但现在流行加量不加价,由于车身布局的改变可能会导致车身的共振,所以在秦Plus DM-i的后悬架上打了个补丁,就是那个黑色的大铁块,其实这也不是秦Plus DM-i的专属,在同时测试的其他车辆上也发生了这种情况。
动力系统
秦Plus DM-i的动力系统不用多说,比亚迪专门为混动系统研发的DM-i是经受了市场检验的,美中不足的它所采用的电池并不是传说的刀片电池。

秦Plus DM-i电池组
秦Plus DM-i采用的比亚迪混动专用的电池模块,里面包裹着的是磷酸铁锂的软包电芯,单个容量只有26Ah左右,电池盒里没有横向和纵向的加强梁,加上软包电池的纵向排布,这就意味着秦Plus DM-i非常害怕侧面的碰撞。
结语:
做为自主品牌的老大哥,在车身结构和挡风玻璃方面应该再下下功夫,虽然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但也不能在安全上小家子气,是不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