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汽-大众长春基地,作为中国车市当仁不让的头部企业,始于1991年,如今已建成五大基地。在过去的32年里,长春基地以精湛的工艺、可靠的质量、高效的产值、厚植的人才队伍而著称,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长春基地建于1991年,以精湛的工艺、可靠的质量、高效的产值、厚植的人才队伍而著称,是一汽-大众历史最久、员工最多、贡献产能最大的基地。作为一汽-大众的顶梁柱与压舱石,长春基地在生产效率方面始终追求高目标,奥迪三条产线A4L、A6L和Q5L的JPH提升幅度名列公司前列,TST指标达到100%,位列德国大众康采恩集团第一。长期实践中,长春基地深入挖掘各工艺提升潜力点,锻炼了一支从上到下敢打敢拼的高效团队,并通过高柔性的生产组织,创造出一项项历史新高,为助力一汽-大众经营目标做出非凡贡献。

秉承“质量至上”的经营方针,长春基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质量意识扎根在每名员工心里。长春基地在德国大众康采恩体系基础上创建了自身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同时采用现代化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使得无论是外观质量、功能质量还是质量安全方面始终保持领先,此外长春基地还与质保、技术开发、规划等部门广泛深入合作,共同开展全流程质量管理,构建了以用户导向的预防式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缺陷消弭于无形。
“数字化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真正能为我们的生产运营提供支持”,长春基地党委副书记介绍道。为加快数智化转型工作,长春生产基地确定了“全员数字化思维意识的转变和人员能力的提升”和“制定并完善长春生产数字化建设规划,并有序推动规划的精益实施”两大工作方向,将数智化基因全面植入效率、质量、成本等核心业务中,打通了数字化举措的最后一公里,同时驱动核心指标快速提升,创造了巨大价值。长春基地藉此成为一汽-大众首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在32年的发展历程中,长春基地各车间结合自身的工艺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长春基地办公室主任说:“冲压是整车的第一个环节,所以冲压车间提出了‘好的轿车从冲压开始’的口号”。正是长春全体员工乐观奋斗精神的具体呈现。长春基地的标杆文化,依托于一汽集团的先锋文化,以及一汽-大众的创享文化,激励着一代代员工不断突破极限,成为最具追求、最具价值、最具荣光的团队。
作为汽车界的“黄埔军校”,长春基地非常重视人才培养,除了基础的操作技能培养,还创新性地在车间建设劳模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等,通过传帮带、干中学模式,培养和输出了众多管理精英和优秀产业人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