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即将消失的回忆——南方摩托

    摩界小诸葛头像摩界小诸葛头像
    摩界小诸葛2023-10-26

    先来看一段广告:

    加载中…

    其实这段广告已经拍得很晚了,是99年拍的,当时拍这个广告时,南方摩托已经处于颓势尽显的回光返照阶段。南方摩托与洪都摩托一样,是属于第一批倒下的摩托车国企。所以,它们的品牌故事并不长,但却留下深深的时代烙印!

    南方摩托的前身是株洲兵工厂,始创于1950年1月。1951年,株洲兵工厂更名为“株洲三三一厂”,以研制和生产航空发动机为主。1957年,根据军委总后勤部安排,开始研制长江750发动机,并于第二年研制成功,给洪都机械厂生产的长江750配套。

    1982年,根据国防科工委的文件,军工企业转民品生产,株洲三三一厂组建国营南方动力机械公司,生产南方牌摩托车。并以雅马哈的RX125摩托车为蓝本,成功仿制出南方125, 1987年,南方摩托车与雅马哈正式开始技术合作,并引进雅马哈技术,开始生产南雅125,这就是南方公司当时最出名的两款车,记得在1993年时,南方125卖4600元,南雅125卖5800元。后来南方还在长沙设了一个分厂,专门生产运动型的摩托车,叫做南方125-2B,因造型相对时尚,售价为6400元。还有一个50小踏板,叫南方羚羊50。

    那个时候南方所有的产品都是二冲程发动机。因结构简单,动力强劲,价格还算低廉,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湖南本省,湖南省地形以山地丘陵地带为主,道路崎岖不平,摩托车成为自行车的最佳替代品,加上湖南的农村地区多是倚山而建的散居状态,亲戚间串门比较远,因此摩托车在湖南一直有较大市场。当时株洲市政府利用自己的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建设各类批发大市场,如株洲服装大市场,影响了湘、鄂、赣三省的服装贸易。当然,因为有个摩托车厂,所以株洲在南方公司旁建了一个中南摩托车大市场,是属于国内建设较早的摩托车专业市场。

    中南摩托车大市场造就了一大批摩托车生意人,准确的说,南方公司造就了一大批摩托车生意人,因为南方公司里面有很多职工下海,自己到中南摩托车大市场开个批发部,然后到南方厂里面批点车出来卖都不用拿现金,搞个两三个月账期,因为南方车虽然没利润,但卖得快啊,这些老板又利用卖出来的现金到银行去开承兑汇票,还给工厂,这样的话,留在自己手里的资金会更多,周转期也更长,再用这些资金到广东找个利润大点的品牌代理,于是就这样慢慢做大了。

    时间来到了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国一排放的实施,二冲程摩托车慢慢的开始退出国内市场,南方公司产品在向四冲程转型过程中,粗放、落后的生产和经营模式慢慢显现出来,南方的四冲程产品质量上并没有优势,偏偏此时重庆的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南方摩托不管从质量到成本控制,在重庆民营企业面前毫无优势,于是被迅速的挤压而导致没落,后来直接就停产,退出摩托车行业,把生产资质卖给江浙一带的小摩托车企业去了。

    南方的衰落与洪都如出一辙,不管是南昌还是株洲,前期靠计划经济发展起来的企业,根本经不起民营企业的冲击,加上这两个中部城市在产业集群、配套资源等方面,相比于江浙板块和广东板块,差距非常明显,所以退出行业是历史必然。到目前为止,株洲还有一个雅马哈的合资厂,前不久与春风合资了,至于春风雅马哈能否把株洲的摩托车产业振兴,那还是一个未知数,或许干上几年,将厂址迁往浙江也不是没可能。毕竟,降本增效是所有企业的目标。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