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已经有8年的时间了,很多车主的车辆行驶里程都已经超过了20多万公里。那么,现在这些车辆的状况如何呢?电池续航能力是否严重衰减了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出租车司机、行内人和老车主的看法。很多车主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初衷与笔者一样,觉得充电便宜,用车成本低,而且智能科技感强,还有绿牌。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我们才渐渐明白,当初自己过于简单地考虑了很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了解。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可以充分享受它的动力性能、舒适性、外观和科技配置等优势,但也要能接受它的几个痛点,以免购车后后悔不已。让我们先来聊聊电池的问题。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动力电池寿命的言论,那么到底动力电池真的开几年后就需要换吗?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目前市面上9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都使用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无论是哪种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时间增长、循环充电次数增多的同时,电池的内阻会不断增大,同时锂离子的数量也会不断减少。换句话说,电池能存储和释放的电量会逐渐减少,续航能力也会逐渐下降。电池寿命衰减快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与电池材料、电池结构、环境温度、电压和电流等因素有关。从电池材料和结构来说,这是电池厂家来决定的。三元锂电池由于材料化学活性较强,在高温环境下影响较大。而磷酸铁锂电池则相对稳定,较耐高温。
然而,在低温环境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北方地区的冬季,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虽然各个车企和电池厂商都在不断改良电池结构,但这些技术只能提升部分性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电池材料的属性。因此,动力电池的衰减是无法避免的。然而,由于每个人的用车习惯和用车环境不同,电池衰减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一些车主表示,自己只开了10万公里就发现电池衰减很严重,而另一些车主开了20万公里,电池衰减并不明显。
用车环境主要是指高温和低温对电池的影响。根据相关测试,电池在常温23度的环境下,每年衰减约为1%。而当电池温度升高到32度时,电池每年衰减约为6.6%。因此,高温环境下的续航能力会更快地下降。同样地,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的续航能力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在极端情况下,北方地区的冬天可能会导致续航能力降低至3-5折。除了用车环境,充电习惯也会影响电池的寿命。电压和电流的选择都会对电池寿命产生影响。
电压过高会加快电池正极材料的氧化速度,增加电池内阻。而大电流可能会增加电池的功率密度,导致电池升温过快,甚至造成热失控。然而,只要是正常使用,其实不用过于担心电池寿命的问题。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循环充电次数普遍都能达到1500次以上,而磷酸铁锂电池则能达到2000次以上。甚至像比亚迪的新一代刀片电池,循环充电次数能达到3000次以上。如果按照一年1.5万公里的行驶里程计算,一年会消耗91次循环充电。
这样计算下来,1500次循环充电可以使用16年。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是一周才消耗一次循环充电,所以从循环充电次数来看,一辆车开10年以上完全没有问题。对于出租车和网约车来说,行驶里程超过30万公里的司机非常常见。一位亲戚就是专门开出租车的,他的纯电动车在3年内跑了近30万公里。他表示,前两年续航基本没有变化,但到了第三年,发现电池衰减了。他去4S店检测了电池衰减情况,结果显示电池剩余容量仍然有82%。
另外,还有一位网约车司机,总行驶里程超过45万公里,他也表示电池衰减的影响并不大,他打算再开5万公里后再申请报废车辆。总之,如果我们非常在意电池寿命,就需要在日常用车过程中注意保养电池。尽量避免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车辆,不要猛踩油门,不要每次都将电池电量耗尽,不要让电池在中途亏电。同时,在选择充电桩时也要注意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性。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首先,在日常个人用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养电池,但只要是正常使用,其实不用过于担心电池寿命的问题。主流的车型开10-15年基本没有问题。其次,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实际情况证明,电池衰减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因此,如果我们正常用车,动力电池的寿命真的不用过于担心。 最后,我想问一下各位读者,你们对于电池寿命问题有什么看法和经验?请留言与我们分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