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又出了一个实测榜,对20款纯电车的续航能力与充电能力进行了实测,数据很有参考价值。图1的续航榜主要展示了高速续航、续航达成率与售价,图2的充电榜主要展示了平均充电功率、是否有升压技术与售价。


在关键数据之下,其实还有一些细节需要了解。比如,为什么号称3C/4C充电的小鹏G9,平均充电功率还不如阿维塔11? 高速续航的测试标准是什么,各车测试的一致性如何? 那我就来做一个解析。
一、关于高速续航测试
测试基准:沿着“懂车帝标准能耗测试路线”,从大兴区念坛公园出发跑个大环线,从满电跑到空电为止。测试强度是非常大的,这么跑一圈估计要五六小时,非常辛苦。

我挑了几个车型看了一下,高速续航测试受交通情况的影响比较大。凯迪拉克Lyriq的平均车速为84km/h,而有些车型的时候比较拥堵,平均车速不到70km/h。
实际上,这个差别还是非常大的。相关论文显示,以80km/h为车速基准,每增加1%车速,会增加1%的能耗;以100km/h为车速基准,每增加1%车速,会增加1.29%能耗。
我对能耗测试榜单提两个建议:
- 第一,在发榜的时候,标出每个车型测试的平均时速; 值得注意的是,计算平均车速的时候,需剔除平均车速小于40km/h的拥堵时间、进出服务区休息的时间、市区路段的通行时间,因为拥堵时间会使全程的平均车速数据失真。数据处理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不然就容易造成数据失真。
- 第二,建议挑一个更适合的测试路线与测试时间 ,以我比较熟悉的上海为例,如果深夜12点出发,沿京沪高速行驶,一直到早上6点都是一路畅通的。按120km/h车速开,可以做到115km/h的平均车速。这么一来,变量就非常可控。至于工作量,其实也没有增加,因为平均车速变快了,测试时长也就降低了不少。
我也和懂车帝的编辑进行了交流,他们认为这个建议非常好!目前的高速测试是全程按照道路限速行驶,大部分限速120,小部分100,且所选择的高速路段道路通畅。因为加了过收费站、高速口到充电站的一小段道路后,平均速度降低到了70。实际上95%以上的道路都是高速限速行驶。此外,关于第二个建议,他们已经考虑下次就深夜出行啦!
二、关于充电测试
测试选 用的是180kW的CAMS充电桩,个人推断应该是750V*250A的充电桩,这也是非液冷桩中比较好的一种充电桩了。但是和现在新建的1000V*400/600A的液冷桩相比,那还是弟弟中的弟弟。
懂车帝的编辑表示:电动车发展太快了,我们2020年统一用60kW,后来用120kW,现在是180kW,明年是得上1000V了
在这种非液冷桩上,对小鹏G9/G6来说,瓶颈在于充电端的能力。所以限于充电桩的能力,它俩的充电性能没有完全发挥,所以看起来就与阿维塔11差不多。当然这几辆车都是800V,这体现了一个原理:无论超充桩还是普通桩,800V在充电功率上都占据巨大优势。
点进去还可以看到每辆车的充电曲线,可以看到阿维塔11与小鹏G9在前段、中段的充电功率差不多,尾段时小鹏G9降了一些,所以平均功率拉下来一些。


因为这种180kW的桩比较普遍,所以选用它来测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关于充电榜个人也提两个建议:第一是除标出0-99%的平均充电功率之外,再标一个0-90%的充电功率,原因是在使用快充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充满; 第二就是除了在180kW充电桩之外,再加一个400-600kW超充桩的充电功率。北京的话,五棵松就有一个华为充电桩的国网充电站,比较适合测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