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的今天,电池安全成为用户最为关注的一点。对此,长安“金钟罩”电池于近日参与远超国标标准的动力电池安全测试,去挑战“百水不浸”、“真金火炼”、“钢筋铁骨”等五大测试项目,不知其能否顺利闯关?

远超国标的测试标准真残酷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不仅关系到整车性能,还关乎用车安全性。为了给用户带来安心的用车体验,不少车企也宣称自家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花了不少功夫设计,但即便如此,电池的问题依然频频发生,出现短路、自燃甚至爆炸等情况,导致不少新能源车用户有所顾虑。
检测车辆动力电池安全性是否过关,比较靠谱的方法是拿着电池进行“真刀实枪”测试。这次“百水不浸”、“真金火炼”、“钢筋铁骨”三大测试项目,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浸水、火烧、针刺项目。这三项目的国标要求,相信很多朋友也有所了解。
其中,浸水项目的要求是30min浸水时间、火烧项目的要求是动力电池直接燃烧70s,间接燃烧60s、针刺项目的要求是针刺或加热触发1颗电芯热失控,报警后5min内不起火。

然而长安“金钟罩”电池的安全测试项目要求更加严苛,“百水不浸”项目要求是2倍国标IPX8时长和20倍国标IPX9时长。同时“真金火炼”的火烧时间也增加2倍。而“钢筋铁骨”项目也是条件加倍,这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考验极大。
三大测试项目过程真硬核
我们再来看每个测试项目的具体操作,在“百水不浸”项目的IPX8防水测试中,长安“金钟罩”电池以实车装配方向,放置于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水深淹没电池后保持60分钟,模拟车辆在雨天环境下涉水行驶、停车位积水等场景。然后IPX9防水测试就是用85°高温以及8000~10000Kpa高压的水持续对电池进行1小时高温高压喷水。

“真金火炼”测试项目中,直接燃烧是将动力电池直接暴露在火焰中140秒,而间接燃烧是将动力电池放置在耐火隔板的油盘上120秒,外焰温度达到800°。至于最后的“钢筋铁骨”项目,国标的要求已经被行业公认为考验电池安全最极端和苛刻,长安“金钟罩”电池测试要求更“变态”,同时对电池包中的两颗电池进行穿刺,一同触发2颗电芯热失控,严格程度可以说是达到行业之最。

可以看到,这次中国汽研电池安全连环测试项目是一关比一关难,不过长安“金钟罩”电池面对重重挑战,均顺利通过测试,电池包没有发生短路、自燃、爆炸等情况,安全性得到有力验证。
超越国标的安全测试意义重大
长安“金钟罩”电池,能成功挑战选超国标的安全测试,背后是一系列创新且严苛的技术加持,可以看出长安汽车对电池安全性高度重视,以及造车硬实力的重要体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