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技术的发展中,线控底盘作为一种创新形态,已成为实现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机械和液压部件逐渐被先进的线控底盘执行系统所取代。这种系统通过电信号高效地传递信息给执行机构,从而显著减少了座舱与底盘执行器之间的物理连接。
作为汽车执行端的关键部件,线控底盘为自动驾驶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广泛应用预计将极大地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同时,通过与座舱、动力等系统的紧密交互,线控底盘还能显著提升驾乘体验,为乘客带来更加舒适和便捷。

在线控底盘技术中,线控悬架、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等关键组件具有很高的单车价值。根据权威机构盖世汽车的预测,这三个方向在2022年至2026年期间预计将实现不低于20%的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图示:

资料来源:wind
线控底盘行业概览
智能线控底盘系统通过实现线控化和智能化,可以助力实现个性驾驶、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等目标,是智能网联汽车落地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较于传统机械连接的转向技术,线控转向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它摒弃了车轮与方向盘之间的机械连接,而是通过电信号来传递转向指令。
当方向盘转动时,产生的电信号被迅速传递给转向驱动电机,进而由电机精准地驱动转向机构完成转向动作。

线控转向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提供了可变的转向比,这一特性使得驾驶者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模式需求,轻松切换并实现更大的转向比。
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灵活性和操控性,还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和结构的复杂性,从而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整体效率。
线控底盘主要结构:

资料来源:陈萌.汽车线控底盘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持续进步,智能驾驶执行器已经逐步演进为线控底盘执行系统。
这一系统通过电信号替代传统的机械或液压部件来向执行机构发送指令,从而显著减少了座舱与底盘执行器之间的物理连接。
以线控系统取代传统的机械装置,不仅减轻了整车的质量,提升了轻量化水平,还节省了大量空间,为模块化设计提供了可能。
线控底盘通常由四个核心子系统构成,分别是线控制动、线控悬架、线控转向和线控驱动。
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作为线控底盘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备受关注。
尤其是线控制动技术,目前市场上适用于高级别自动驾驶的稳定量产产品尚不多见,因此成为了众多企业竞相布局的热门领域。
线控底盘由多个子系统构成:

资料来源:公开整理
线控底盘竞争格局和龙头梳理
目前,线控底盘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拥有巨大的技术潜力。
在线控油门和换挡方面,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应用广泛;而在线控悬架领域,如空气悬架和自适应可调减震器等先进技术也已经问世并投入应用。
近年来,全球主机厂和供应商在线控转向领域的布局明显加快,但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
受底盘智能化需求的驱动和政策端的刺激,线控转向在政策层面已经具备了量产的条件。
2023年12月1日,特斯拉在得克萨斯超级工厂举行了Cybertruck的全球正式交付活动,这款车型搭载了四轮转向和线控转向技术,预计未来新款Model S&X也将采用线控转向技术,并配备Yoke方向盘,并将加速线控转向技术的普及。
预计在2024年左右,这项技术将开始实现商业化落地。

线控底盘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必要工具,市场空间大,技术壁垒高,国产供应商有望借助智能电动变革实现弯道超车。
国内线控转向领域部分厂商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线控底盘系统潜在供应商主要包括伯特利、拓普集团、华域汽车、耐世特、华域汽车、亚太股份、万安科技、浙江世宝、拿森电子等。
空气悬架相关布局厂商有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孔辉汽车等。
控制器环节参与厂商有经纬恒润、科博达等。
线控底盘产业链和主要布局厂商梳理: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
结语
2022年4月,《线控转向技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为线控转向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该路线图的总体目标是在2025年和2030年分别实现国际领先的L3+、L4+级自动驾驶的线控转向系统。
根据路线图的规划,到2025年,线控转向系统的渗透率预计将达到5%,这一数字在2030年有望增长至30%。同时,核心零部件(如控制器、电机等)的自主化率也将逐步提升,预计在2025年和2030年分别达到20%和50%以上。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有力推动国内线控转向技术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汽车##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科技##财经##线控底盘#
2023年6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进一步强调了汽车行业在线控转向领域的发展重点。
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线控转向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各大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协同加速推动线控转向技术的突破,为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和自动驾驶进程发展蓄力加码。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