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一车四刷,Nismo 400R模型对比测评

    轮语春秋研究社头像轮语春秋研究社头像
    轮语春秋研究社2024-04-22

    Nismo400R是Nismo开发的第一款车,原型是Skyline GT-R R33 LM,400R的实际产量少的可怜,原来计划99部的产量实际,而只有44部被生产出来,虽然产量极其稀少,但意义却非常深远,400R作为是当年日本马力最大的量产车,而其输出功率达到了400匹,其名字也是从此得来。

    Nismo 400R同时也是当年最贵的日本车,叫价1200万日元的售价,比当时的 “东瀛法拉利”的本田NSX或者“日本劳斯莱斯”的丰田世纪都要贵上一大截。400R装备RB-X GT2引擎,通过扩缸将缸径扩大至87mm,排气量提升至2771cc,当时日本原厂的什么君子协定下的280匹马力可以不用再计较了,400R的这台RB-X GT2引擎的峰值马力达到了450匹、峰值扭力47.8公斤.米。

    Nismo 400R以当年日本马力最大且最贵量产车的高姿态,生产数量又是那么稀少,因此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据说其车主均为日本国内的知名人士,现在存世的都是珍品,最新的拍卖市场更是创下过亿日元的天价,也是现在能见到的最贵日本性能车之一!(真车图和文字介绍来自网络)

    最近400R这款车成为各大品牌的香馍馍,大家都争相推出1/64模型,继TLV、INNO和FOCAL HORIZON都推出了1/64的400R模型后,拓意(联名Poprace)是最新来的搅局者,拓意这款400R和FH一样提供了可开发动机盖功能,而且拓意的尾盖也能打开;整体做工上,TLV在漆面和品质上市最均衡的,100多的价格(没涨起来前)也还行;INNO的漆面和细节也不错,价格和TLV差不多;HF的漆面质感也挺不错,而且发动机细节也是最好的,但品牌里稍差,价格也是最贵的;拓意的可玩性是最强的,不过漆面稍微差点,QC也有待加强,不过价格却是最便宜的(100出头);当然成年人不做选择题,因此便有了这个对比测评。

    包装方面差异也挺大,TLV为方形大盒,内部为吸塑;INNO和FH为亚克力透明盒+塑料底座+纸套;拓意为小尺寸纸盒,内部也是吸塑支撑。

    应该说4个品牌的400R模型的形准都没什么大问题,漆面水准还是TLV的更好,看起来也更轻薄;FH的漆面质感也挺不错,而INNO和拓意的漆面就稍微次一点,但4者差异不算大;4个模型的车身都有400R专属的拉花,而且都是通过移印来刻画,但FH的左侧拉花搞错了,真车不是左右对称的,拓意的也有点浅;车门把手都是浮雕的,车身侧面的其他标志和侧转向灯都应该是移印的;4个模型车头侧通风口应该都是浮雕+涂黑的,质感差不多,但拓意的有轻微飞边;拓意、TLV和FH模型车窗边框都刻画在车身上,而INNO的边框刻画在车窗玻璃上,不过INNO的B柱还有碳纤维表面细节;4个模型侧面裙边的进气口也都是浮雕的,4个模型的尾翼支架侧面都有400R标志,其中INNO做了碳纤维,其他几个仅用黑色漆刻画。

    4个模型中,FH的悬挂明显最低,轮胎上沿都嵌入轮眉里了,但其他几个也不能说是有问题;4个模型均采用白色五幅轮毂,质感都还行,拓意、TLV和INNO有银色的拉圈,拓意和INNO有黑色的螺丝细节,目测INNO的轮毂是最小的;4个模型的刹车系统还原也算到位,除了拓意只做了刹车碟,其他品牌刹车碟和刹车钳都刻画到位。

    4个模型的大灯组都是独立件的,大灯通透性和内构都还行,但INNO的大灯组外围的黑色修边稍显明显,拓意也有黑眼圈,不过没有INNO明显,而大灯内构还原度最高的是TLV;4个模型的中网都是浮雕的,都有专属的400R标志和GTR标志,TLV的标志一般都是移印的,而INNO和FH则用了蚀刻片,拓意的貌似也是移印的;前杠中央通风口不都是镂空的,但都浮雕刻画了中冷器,中冷器上还有移印的NISMO标志,FH为蚀刻片,没有移印的NISMO标志;4个模型前杠两边的通风口也是浮雕+涂黑刻画的,车头和车尾都有车牌架,整体上看,TLV的最为干净整洁,拓意的有飞边情况。

    4个模型的四圆尾灯都是独立件的,FH的明显要大一些,四圆灯下方的尾灯组则都是移印的;INNO的车尾有蚀刻片的400R专属车标,拓意和TLV是移印的,FH没这个细节;4个模型的尾翼叶片都是黑色的,拓意和INNO还有Nismo标志;排气管是单管的,而且都做的非常粗,拓意、INNO和FH的管口有挖深涂黑处理,FH的质感最好,而TLV则一贯表现得比较敷衍,TLV最令人诟病的就是尾翼的支柱。

    几个角度对比真车和4个模型,姿态相差不大。

    拓意的前后盖都可开,FH仅为前盖可开,发动机细节方面当然是FH的更好,拓意的就没能看出是400R的发动机。

    4个模型的内饰表现都中规中矩,成本都用在外面看得到的地方了,内饰色调都是以黑色为主;INNO和FH前雨刮都是独立的塑料件,后挡风玻璃有加热丝细节,仅有FH做了独立塑料件的后雨刮器;拓意和TLV的前雨刮器是移印到前挡风玻璃上的,后挡风也没有加热丝细节;模型的发动机盖有多处通风口,这些都是浮雕+涂黑刻画的,相对来说TLV和FH的更精致,拓意的比较敷衍;模型的后视镜的做工都算精致,拓意的尾翼还有碳纤维细节。

    底盘都是浮雕结构的,做工较为简陋,INNO和FH排气系统有分色,4个模型排气管末端都是独立件,FH还做了后盖板。

    4个模型各具特点,INNO最先上市,整体表现也还行,先收割一波;FH的可开机盖和发动机细节在上市的时候确实也惊艳到一些玩家,再收割一波;然后就到TLV,作为车型收割机,自然吸粉无数,而且二手市场很快上涨;最后来的是拓意,可玩性和性价比都挺不错,以拓意现在的品牌力,也不输TLV太多,结果拓意来个大包围,经过这几波,400R的玩家也收割得差不多了;不过有竞品的市场,对玩家绝对是好事情。

    次阅读
    评论
    1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