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为什么小米 SU7 转向有点贼

    ibuick头像ibuick头像
    ibuick2024-05-20

    最近跟 #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 的团队沟通比较多,每次讨论到我对这台车哪里不满意的时候,我都会说,这台车稳态转向灵敏度太高了。

    很多朋友也问我,这个情况跟什么有关?今天我来稍微写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对稳态转向灵敏度有个定义。推导过程我简化一下,相对好理解。


    我们都知道,绕一个固定半径的弯道行驶,那么侧向加速度(ay)应该是多少?ay=V²/R,其中 V 是速度,R 是半径。我们当然可以把这个公式变换一下,变成 1/R=ayg/V²g 备用 (g=9.8m/s²)。


    由于我们可以将车辆想象成一个两轮模型的自行车,这时候,如果想驶过弯道,那么前轮必定需要产生一个转向角度,这个角度称作参考转向角 δref。这个转向角理论上只与车辆轴距和弯道半径有关,也就是 δref=L/R (L 为轴距)。


    但是,我们的车辆由于悬架几何设计,轮胎侧偏,悬架组件挠曲(比如衬套等),质心位置等关系,会有一个天然的不足转向系数,K。这个系数推导过程相对复杂,这里不说了,你只需记住 K 决定着这台车最终是转向不足还是转向过度还是转向中性。如果 K=0,则为中性,如果 >0 则为转向不足。


    所以,结合 K,我们可以将参考转向角度 δref 从 L/R 扩展为 δref=L/R+K(ay/g)。其中 (ay/g) ay 的单位是 m/s² 。所以,你就可以将 δref 简单理解为 ,理论转向角与不足转向系数K与侧向加速度乘积的和。如果 K 大于零,说明转向不足,那么随着侧向加速度增加,K(ay/g) 增加,且符号为正,那么转向角就会增加。同样,如果车辆为过度转向,那么随着侧向加速度增加,K(ay/g) 增加,且符号为负,那么意味着转向角度会减小,为什么,因为尾部侧滑,你需要反打对不对?所以这个公式很好理解,也符合直觉。


    在我们日常驾驶中,对于侧向加速度的感知比较明显,为了将转向操作,身体侧向加速度感知统一到一个公式里,我们可以做一点合并操作。


    把 1/R=ayg/V²g 代入到 δref=L/R+K(ay/g),可以获得 (ay/g)/δref=1/(Lg/V2+K)。ay/g 是侧向加速度,δref 是参考转向角,比值就是指侧向加速度与转向角的关系,也就是侧向加速度增益。你可以理解为单位转向角产生了多少侧向加速度这种关系。由于转向角与转向比有关,那么我们可以把前轮的转向角 δref 换算为方向盘转角,通过 δref=θ/N (θ为方向盘转角,N 为转向比)。那么上个式子就可以变成 (ay/g)/θ=1/N(Lg/V²+K),这就是最终的稳态转向灵敏度定义。


    也就是方向盘转角,侧向加速度的关系。如果单位方向盘转角产生的侧向加速度越大,那么灵敏度就越高。式子的最终结果是 g/rad(弧度)。


    以 SU7 来说,因为它没有可变转向比,且转向比较低,也就是 N 相对小。另外配合它相对比较低的 K 值,这种类型的车,转向灵敏度与车速的关系,如果让我画个图,类似这样。图 2

    这是我个人认为,SU7 在稳态转向灵敏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还可能有其它原因,等我想想再说。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