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10多年前,很多消费者在选择10万级车型时,对动力系统其实并不抱有“太大期待”,纵观当时这个级别的动力总成,基本大马力不超过150匹,同时绝大部分均为自然吸气发动机,所以导致了消费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动力够用且省油即是“好车”的标准。
近几年新能源大军加入了汽车消费市场,但是不得不说传统燃油车型依然是市场主力军,同时尽管汽油内燃机发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我们对其的利用程度也没有达到“完全压榨”的程度,由于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较晚,众多先进技术作为国外汽车品牌的看家本领,自主品牌想要在核心技术上达到一线水平这在多年前是国内很多技术工程师的目标。
01
发动机真的有这么难吗?
其实发动机的工作流并不复杂,简单来说一台发动机主要由五个系统组成,即启动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润滑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组成,如果再用通俗一点儿的语言来描述发动机的运转详细过程,便是属于启动系统的起动机负责带动发动机的飞轮开始运转。
因为飞轮是与发动机气缸里的活塞联动的,那么飞轮的旋转让活塞开始运转,这时候我们燃油供给系统给活塞中注入源源不断的燃料,同时通过点火系统点燃,那么发动机就进入了正常的做功流程了,在发动机做功的过程中,因为机械与机械间存在摩擦,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减缓摩擦、及时散热,那么发动机的寿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作用就体现出来,相信通过简单描述大家可以看出,发动机其实工作原理并不复杂。

汽车它属于消费品,大家追求的是如何让发动机更加高效的运转,低油耗、高爆发、运转稳定就是发动机的难点了,但是咱们自主品牌发动机技术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了很大的研发阻力,主要的还是我们汽车工业发展较晚,很多技术已经被国外厂商申请了专利,毕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钱包也是实诚的,谁家技术先进、使用成本低就买谁的。
近十年,我们在众多国际奖项获奖名单中见到自主品牌发动机的身影,从技术白手起家到国际一线,可以说这几年进步大的就是中国的自主品牌,在众多崛起的中国动力中,蓝鲸动力是属于呼声高的那一批。
02
350bar究竟图个啥?
在很多关于蓝鲸NE1.5T发动机的报道中,大家看到的关键词大多为350bar、双涡管电控涡轮、集成式排气歧管等等,他们虽然都是蓝鲸NE1.5T发动机的核心亮点,但大家看着还是有点儿蒙;因为篇幅有限,今天我们就350bar和双涡管电控涡轮来展开为大家解读。
首先350bar代表的是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喷油压力,对于汽油发动机来说,汽油在进入气缸后与空气混合,空气中的氧气与雾状油气混合燃烧后爆发出动力,如何让混合气充分燃烧成为了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经过了化油器、单点电喷和多点喷射等技术阶段后,直喷技术成为了当前的主流。

所谓直喷,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因为在以前的发动机中,汽油与空气在进气歧管中混合,通过负压吸入发动机,而直喷发动机是高压喷油嘴将燃料喷射到气缸中。因为气缸在工作工程中已经有很高的基础压力了,所以我们燃油喷射系统在往气缸中喷油的时候就需要带有更大的压力。
早在2019年7月,我国逐步实施“国六”标准,按照计划“国六”标准分为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而目前正在逐步推行的便是国六B标准,该标准甚至比海外现行的欧VI标准规定更高,它对发动机产生的一氧化碳、碳氢化物、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进行全面控制,这意味着汽油进入燃烧室时需要更好的雾化效果,以此更有利于与空气混合并充分燃烧,从而达到降低油耗和排放的目的,所以在全新一代蓝鲸NE1.5T发动机将之前的200bar喷射压力提升到了350bar,不仅满足了严苛的国六B排放,同时还优化了油耗表现,提升了燃油经济性。
03
涡轮增压也可以更平顺
然后就是双涡管电控涡轮,我们都知道目前汽油发动机的增压方式主要以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为主,对于小排量车型运用广的还是涡轮增压的形式,涡轮增压的全称为废气涡轮增,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它的动力源来自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废气涡轮和压气机叶轮安装在同一根轴上,当发动机的废气流经废气涡轮时,涡轮叶片开始旋转,同轴的压气机叶轮同时旋转将进气端的空气进行增压,增压后的空气经过中冷器冷却后进入气缸,从而提升发动机进气效率。

当然了涡轮增压其实也是有点儿缺点的,我们称之为Turbo Lag,也就是涡轮迟滞现象,因为之前涡轮增压器为单流道涡轮,从油门全开到涡轮压力打造增压值之间是有一定时间差的,这样的情况在当时汽车改装界比较普遍,因为改装车多更换了比原厂更大的涡轮增压器,延迟的现象多为起步的瞬间动力偏弱,但当发动机转速达到2500转甚至更高的时候发动机像打了鸡血一般,感觉后背被猛踹了一脚。虽然我举的这个例子有点儿偏激,但当时量产车涡轮增压能迟滞的现象确实比较明显,整体的平顺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改善迟滞现象,同时进一步提升燃油效率,蓝鲸NE1.5T采用了双涡管电控涡轮,通过涡轮增压器内两个独立的螺旋气室或涡旋将脉动式尾气分别导流,有效防止气流相互干扰。
双流道涡轮内配备两个独立式喷嘴——较小、较尖的喷嘴能够提高小功率的响应速度,较大、较钝的喷嘴能够满足大功率要求。与单流道涡轮增压器相比,双流道设计能够更高效地回收废气中的能量,降低涡轮内的反向损失,提高低发动机转速下的响应速度,达成发动机在低转速时涡轮增压器就可以开始工作,带来平顺性的提升,同时发动机的发力区间更加合理,扭矩300Nm,扭矩平台从1600转一直持续到4100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