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高速1000公里,L2+辅助驾驶真是太好用了

    远方青木头像远方青木头像
    远方青木2024-10-14

    文章作者:每日怡见

    这一次从江苏到陕西,一个来回,全程2300公里,基本上用的都是L2+辅助驾驶。

    具体车型就不讲了,避免做广告的嫌疑。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长时间的深度使用,之前去试驾的那些经历当然不能算了,一是时间太短,二是样本太少,遇到的突发状况也太少,无法测试它的临场反应。

    可这一次就不一样了,有城市道路,有高速行驶,中间还经历了长时间的堵车,缓慢蠕行,积累了不少经验,我想,我是有发言权,所以写了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要叫L2+辅助驾驶,为什么不是大家常说的智驾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咱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截止目前还没有允许L3上路,只是正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工作。

    所以车企们在宣传的时候,也要严格按照广告法的规定,不能说我们这款车具有L3级别自动驾驶的能力,虽然华为,小鹏,理想,特斯拉都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了,但他们也只能说是L2.99999。

    当然了,很多朋友看到这应该还是很好奇:整天说L2,L3,这到底是啥意思啊?

    其实啊,这根据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的标准,对于汽车自动自动驾驶辅助的一个分级。

    从L0到L5,一共有6个级别。

    L0,也叫做人工驾驶,这一点就不需要我再解释,就是没有任何驾驶辅助的功能,全程都是你自己在开,你需要时刻保持对于车辆的控制。

    往前倒20年,几乎马路上的所有车子,全都是L0。

    只有部分进口汽车,为了满足富豪们的需要,配备了一点驾驶辅助的功能,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L1。

    L1,又称为驾驶辅助,你的驾驶还是占据着主要部分,但是在某些时候可以让你更轻松一点,比如咱们常见的定速巡航就属于L1级驾驶辅助。

    你设置了一个速度之后,车辆就只会按照这个速度往前面行驶,你不踩刹车它就不会停下来,就算前方出现了障碍物,它也会撞上去。

    在一些空旷路段,或者是封闭的高速公路上,这个功能还是比较好用的,可以保持均匀的速度行驶,不至于一直控制油门,导致超速。

    但是驾驶员依然很累,依然得不到放松。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燃油车,配备的都是L1级辅助驾驶,我上一辆车也是这样。

    只不过它是L1.5,还带了主动刹车和紧急避让。

    但是你依然需要紧握方向盘。

    接下来就是一个分水岭了。

    因为从L2开始,咱们就可以在后面加一句自动驾驶了。

    L2,又被称为半自动,或者是部分自动驾驶,你可以松开方向盘了,而且车辆还会根据前车的情况,自动加减速,并且可以根据你设置的速度完成超车。

    这里面又分为两个门类。

    普通版的L2辅助驾驶和进阶版的L2辅助驾驶。

    先说普通版的。

    它有哪些功能呢?

    比如:ACC自适应巡航。

    这是在定速巡航基础上的升级版,增加了与前方车辆保持合理间距的控制功能,可以前方路况自动调节车速。

    前车快,我就快,前车慢,我就慢。

    高速上这个功能跟车非常舒服,尤其在堵车的时候,简直是个神器。

    还有: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盲点监测,也就是后视镜上亮起的那个小三角。

    这几项功能大家看名字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就不需要我再过多介绍了。

    其实有上面这几项已经完全可以应付大部分道路了,开车对于你来说,就变得非常轻松。

    但是,还远远不够。

    于是,就有了进阶版的L2辅助驾驶,也可以叫做L2+辅助驾驶。

    它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驾驶员疲劳监测。

    这是通过车内的摄像头来完成的,可以监测到驾驶员低头,闭眼,打哈欠,打电话,抽烟,左顾右盼等危险驾驶的行为,然后通过声音和震动对你做出提醒。

    很多人跑高速的时候都容易犯困,我之前也是。

    我分析过原因,一是因为开车时间太久了,身体上疲劳,二是因为高速上的风景都差不多,太过单调,一直盯着那几根线看,很快你的眼睛都睁不动了。

    而在这时候,疲劳监测,在关键时刻,可以救你的命。

    接着,就是自动变道。

    如果我设定的是100公里,可是前车只有80公里怎么办呢?

    普通版的就只会也降到80公里,然后跟随前车。

    但是配备了自动变道功能的车子,它会判断左右两边是否安全,在确认没车的情况,他会自己打方向,从左边或是右边,直接超过前车,然后继续以100公里行驶。

    这个功能我试过,但是有BUG,这个BUG关键时刻可能很致命,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配备了智驾的车子出现交通事故的原因。

    后面我会放到不足之处里面统一来说,这里先卖个关子。

    除此之外,还有路牌识别,红绿灯识别,自动泊车。

    甚至还可以帮你从狭窄的车位里直接开出来,‌离车泊入‌,泊车姿态调整‌,路边启动‌,‌机械车位泊车‌等等。

    当然了各家车企的叫法不一样,但功能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另外,还有点对点导航,按照你地图导航上设置的起点和终点行驶,会帮你自动上下高速匝道。

    而端对端导航呢?就更高级了,从车位到车位,可以从你自己家的车位,直接开回到你老家的车位。

    在L2+的发展中,很多车企都已经达到了L3的水平,但因为还处于试点和测试阶段,目前的法规还没有允许这样称呼。

    但是当你购买了配备高阶智驾的车型之后,就可以提到享受到这样的功能了。

    接着,简单的说一下L3,L4,以及L5到底是啥意思。

    L3,到了这个级别,才能称为自动驾驶,顾名思义,它来帮你开车,不允许你再动了。

    由车辆完成绝大部分驾驶操作,但是呢,你仍然需要保持注意力集中,以备不时之需。

    也就是说,但是你仍然需要坐在驾驶座。

    L4,高度自动驾驶,由车辆完成所有驾驶操作,驾驶员无需保持注意力。

    你不需要再坐在驾驶座了,你可以躺在副驾驶,甚至在后排呼呼大睡。

    至于L5嘛,就是完全自动驾驶。

    特斯拉前两天不是出了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吗?

    没有油门,没有刹车,没有方向盘,你只需要给个指令,剩下的事情交给汽车。

    这就是自动驾驶的最终形态,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希望的样子。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讲讲缺点吧。

    毕竟我开了2300公里下来,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

    首先,机器还是没有人类聪明。

    举个例子,盘山公路,下坡路段,双向两车道,不能超车。

    前方出现了状况,前车坏了,因为视线条件好,隔着500米你就看见了,这时候正常驾驶员的反应就是松开油门,带一点刹车,慢慢的将速度降下来是吧?

    可是智驾系统呢?

    如果配备的是毫米波雷达,它只能探测前车的距离、速度和位置,比如你设置的距离是200米,那么它就只会等到200米才做出反应。

    如果你车上配备有激光雷达,这更先进一点了,‌因为它是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反射回来的信号来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方位和形状等信息。

    它可以识别并建模显示前车的刹车灯‌。

    可问题是,咱们要考虑到极端情况啊,如果前车的刹车灯,尾灯全都坏了呢?

    虽然到了安全距离后,你依然可以安稳的刹下来,不会追尾前车。

    但你要考虑一点:如果你后面还跟着一辆车,并且对方的车子并没有配备任何辅助驾驶,也就是咱们说的L0,完全靠人去开呢?

    这哥们可能开车累了,疲劳驾驶了。

    在你智驾帮你缓慢刹车的时候,这哥们依然踩着油门,全速向前呢,那最后不就是追尾了吗?

    配图和我无关啊,我只是网上找的给大家说明一下这种情况。

    咱们开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是:不光要保证咱们不撞到别人,也要避免被人撞到我们。

    这也是驾校教练常说的:防御性驾驶。

    你要设想街上的每一辆车,都随着会失控,向你撞过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

    回到上面的情况,如果是人类司机,我在踩刹车的时候,看到后车司机好像没有减速,离我越来越近了,那么我就会按喇叭提醒他。

    这里还有一种情况,我没遇到过,但是我在交通事故视频里面看到过。

    小车正常等红灯,被后面失控的大货车给前后夹击,挤成了肉饼,那场面实在是太惨烈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什么自动驾驶都不管用。

    所以就需要我上面所说的,开车的时候,一定要精神高度集中,在停车等候的时候,一定要和前车预留足够的距离,并且时刻盯住前后左右,防御性驾驶,随时做出反应,避免悲剧的发生。

    最后,再说一种更加极端的情况。

    是带我试驾的专员给我介绍的,他说是他们培训老师分享的一个经典案例。

    盘山公路上,这回是上坡了,视线受阻,当你开着智驾,转过一个很陡峭的弯的时候,突然你看到前面的车子坏了,横在了路中央。

    因为距离太近,刹车已经来不及了,这时候系统会帮你做出判断,打方向,紧急避让。

    可如果,坏掉的前车旁边还站着两个人呢?

    这时候怎么办?

    系统肯定来不及反应啊,因为时间太短了,它只能执行一条指令,那就是避开坏掉的车辆,撞向那两个人。

    可是对于人类来说呢?

    我们则会选择不打方向,不做避让,直接撞向前车,因为人命可比车子更加值钱。

    这是基于我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所做出的判断,可是智驾系统它只是冷冰冰的机器,并不会思考这么多。

    而这时候就需要你作为驾驶员参与进来,主动的去接管车辆,做出选择。

    当然了,这种情况是非常极端,也是非常非常少见的。

    大多数情况下,车子就帮你自己刹车刹下来了,所以为什么人家要在前面加一个大前提“盘山公路,视线受阻,来不及刹车”。

    不过虽然罕见,但道路交通状况是非常复杂的,万一就真的给你碰上了呢?

    所以啊,我的观点是:不管是辅助驾驶也好,还是自动驾驶也罢,我们要抱着开放的态度去接受它们。

    因为人是会犯错的,在你开车犯错的时候,机器可以救你一万次。

    但是,还有一点需要牢记:在机器犯错的那一次里面,你要保证你自己是清醒的。

    因为你的命,只有一条。

    .万次阅读
    评论
    8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8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