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能源车险:行业新焦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 2024 年持续蓬勃发展,新能源车险也随之成为保险领域的新焦点。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2041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6.07%;2023 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 743 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 30.25%,与 2022 年相比增加 207 万辆,增长 38.76%。《2024 新能源车险发展报告》指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新能源车险成为财险业务的新增长点。当前,车险市场增长遭遇瓶颈,而新能源车险以其独特的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带动了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发展。如人保财险 2023 年财报显示,新能源车承保数量同比增长 57.7%。众诚保险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的风险保障,在一年半的时间内翻了一倍不止。不少头部车企也纷纷入局车险市场,比亚迪财险获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在 8 地使用交强险条款,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也设立或收购保险经纪公司,或将开展新能源车险业务。
然而,新能源车险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车主 “喊贵”,险企 “喊亏”,新能源车险保费暴涨、续保难等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人保财险新能源车险整体的商业险部分综合成本率高于整体大概 7 个百分点左右,整个行业的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大概比燃油车高 10 个百分点以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下发了《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扩大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提升市场经营主体的定价能力,优化新车型的定价标准,提升定价精准度。同时,保险科技的应用也为新能源车险行业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新能源车险产业将呈现线上化取代传统中介模式、数字技术赋能产品创新、主机厂与险企合作更加深入三个主要趋势。
二、发展现状与挑战
(一)增长态势强劲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快速增长。以人保财险为例,2023 年新能源车承保数量同比增长 57.7%,保费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众诚保险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的风险保障在一年半内翻了一倍不止。这充分显示出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攀升,新能源车险的保费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东吴证券预计,到 2025 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达 1947 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 20.1%;2030 年保费规模将达 4821 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 37.1%。
(二)面临诸多挑战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显著差异,给新能源车险带来了诸多挑战。首先,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为主的 “三电” 系统,电池安全问题成为新能源车险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若新能源车的电池系统遭受碰撞,可能会出现无法局部维修的情况,需要更换整个电池组,从而增加了小事故的维修成本。其次,新能源汽车目前仍未形成有效且低成本的维修体系,送修成本高,与传统燃油车下保险公司与 4S 店实现送修资源互换的模式存在差异,不利于保险公司控制维修成本。
此外,保费高、续保难、出险率高、赔付率高等问题突出。中再产险统计显示,从出险频率来看,各种使用性质的新能源车出险频率几乎均高于传统燃油车。从案均赔款来看,新能源车整体高于传统燃油车,家用车达到 7201 元,高出燃油车近 600 元。对于新能源车险承保成本高的原因,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在业绩发布会上解释称:一是新能源车智能化集成度高;二是新能源车车身结构有不同;三是新能源车的驾驶行为和燃油车截然不同;四是社会面上的因素,很多新能源车进行私车营运,即私家车当作营运车使用。这些问题使得新能源车险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三、政策引领新方向
(一)完善保险产品
2024 年,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保险行业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推出了更多定制化的保险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涵盖了传统汽车保险的保障范围,还特别增加了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的保障。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约 40%,一旦受损,大部分情况下电池无法维修只能更换,更换费用几乎占了车价的一半。因此,对电池的保障至关重要。同时,保险产品还对充电设施提供保险服务,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风险保障。例如,在一些地区,由于充电设施故障导致新能源汽车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了针对充电设施的保险,用户可以更加安心地使用新能源汽车。
(二)科学定价体系
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体系在 2024 年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合作,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特点和风险状况,对保险费率进行了调整。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的动态管理。以泰康在线车险定价分析资深专家蓝家欢的观点为例,行业通过公示的方式共享部分新能源车数据指标,集全行业之力共同定价,促进费率更加合理。区别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由于车辆构造等固有差异,保险定价无法实现精细化。目前,行业除了使用车系为新能源车定价,还在探索其他车辆底层指标,如辅助驾驶系统 ADAS 等其他一些风控要素等。这种动态管理使得保险费率更加贴近新能源汽车的实际风险水平,既保障了保险公司的经营稳定,也减轻了新能源汽车用户的经济负担。
(三)创新服务模式
2024 年,保险公司推出了更多便捷的保险服务模式。如在线投保,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购买保险,大大提高了投保的效率。快速理赔服务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一些保险公司利用 AI 图片定损技术,提高理赔时效。同时,保险公司还加强了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充电设施运营商等的合作,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一站式保险解决方案。例如,平安产险在新能源车险的定价、销售、理赔、服务等环节进行全流程重塑,提供包括拖车、送油、送水、搭电等救援服务,以及轮胎充气和更换服务,还优化更新了充电、电池检测等特色服务,积极与新能源汽车厂商等合作伙伴构建新能源保险共赢生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创新的保险产品。
四、未来展望与期待
新能源车险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共同推动下,前景十分广阔。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将持续为新能源车险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监管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如《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机制、提升行业经营水平,为新能源车险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新能源车险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扩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11.5 万辆、209 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 31.1%。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还将继续提升,这将为新能源车险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技术进步也将为新能源车险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保险科技的应用将不断提升新能源车险的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定价,根据市场实际风险情况调整保费,为低风险车主提供更合理的保费优惠。同时,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新能源车险将逐渐向责任险转变,投保人可能从车主变成汽车 OEM,为新能源车险带来新的发展模式。
然而,要实现新能源车险的高质量发展,仍需各方共同努力。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提升精准定价和风险控制水平,加强与车企的数据共享,掌握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特征,制定更合理的保费政策。同时,要持续更新完善保险条款,提升车险保障水平。车企应与保险公司、零部件供应商等合作,建立更公开透明的维修价格体系与流通机制,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加强车辆的可维修性和易维修性设计。监管部门要继续完善政策法规,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消费者也应增强风险意识,合理选择保险产品。
总之,新能源车险产业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发展需要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