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低端市场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在高端市场,无论腾势、仰望还是方程豹,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一直找不到突破的办法。
作为比亚迪旗下首个高端品牌——腾势,在推出N8、N7接连失败后,依然屡败屡战,继续打造旗舰车型N9。
腾势这个品牌长期处于风雨飘摇中,在高端市场一直找不到突围的方法,除了MPV车型D9外,没有哪款车型有销量,却还能不断推出新车型,地主家余粮充足。
D9主要还是因为其是最早发布的新能源MPV,占据了先发优势,等其他厂商反应过来,陆续推出新能源MPV后,D9的销量已经连续3个月下跌,如果不即使采取措施,大概率会一直跌下去。
日前,腾势采用公关的手法,让博主“自己”曝光了一组即将上市的腾势N9在海外的街拍图片,为其日后的正式上市造势。
从曝光的图片看,作为全尺寸旗舰级SUV——腾势N9,外观设计进步明显,无疑是目前腾势所有SUV中最漂亮的,但设计上用力过猛和喜欢画蛇添足的坏毛病,依然没有能完全改掉,相对于理想和蔚来的车型,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前脸设计。
高端市场的需求和低端大不相同,要求产品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对外观的要求非常高,丑陋的外观造型设计,会被高端用户一票否决。外观设计一直是比亚迪老大难的问题,当然其内饰设计同样也不行。
前脸设计
前脸是一款车在设计上最重要的地方,是决定一款车美丑的关键,但很遗憾前脸是N9设计得最不好的地方。

腾势N9的前脸设计相对于先前的车型来说已经非常克制,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腾势所有SUV里最漂亮的,但相对于腾势自己找的对标车型——路虎揽胜来说,还是存在用力过猛,设计过度的问题,不像揽胜的前脸那么干净、简洁、大气,给人浑然一体的高级感。
N9的大灯单独看还挺漂亮的,没有跟风采用时下流行的眯眯眼设计,也比较有神。日行灯似乎集成到了大灯组底部,没有采用N7、N8的那种丑陋的像胡须一样的日行灯。但还是依然管不住手,在大灯下面又设计了一个单独的日行灯,感觉过于繁琐。

N9采用隐藏式进气格栅设计,左右两边是C字造型黑化的进气口,但这样一来,使得本来就突出的保险杠视觉上更为突出,且两端呈现出悬浮感,把整个前脸割裂开来,显得小气。
侧面设计
既然腾势自己曝光的照片都有勇气选择拿揽胜来对比(还有点小心机,选择长度短了一截的标准版揽胜,而不是差不多长加长版),那我还是对比着揽胜来。
侧面是揽胜霸气侧漏,气场全开的地方,无论整体姿态、轮廓还是细节处理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增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则太少,体现出了极高的设计水平。
由于学习对象选择得好,腾势N9侧面整体姿态、轮廓还是挺漂亮的,但老问题依旧存在,细节处有点用力过猛。

N9同样采用了非常倾斜的A柱和D柱,但并没有像揽胜那样采用悬浮式车顶设计(好像后期可以选择熏黑D柱,但LOGO依然在),而是把D柱露了出来,看到D柱留白了那么一大块,设计师好像就立马把持不住了,直接设计一个大LOGO上去,这样一来,前后左右四个面,每一个面都有腾势的大LOGO了,这下够洋气了吧?

作为旗舰车型的设计原则应该是简约大气,揽胜侧面没有LOGO,既简约又高级。只有降到路虎发现这个级别,侧面才有LOGO,但发现是设计在远离尾门的C柱上,且前脸的LOGO位置很隐蔽,尺寸也特别小,存在感很低。
LOGO设计在D柱和尾门的LOGO过于接近,显得既繁琐又重复。
揽胜的短前悬,长后悬设计被完整的借鉴。揽胜为了增大离去角,后保险杠上翘的设计也被学习过来,使大块头的全尺寸SUV显得轻盈和运动。

N9的轮眉设计感觉有点刻意,不如揽胜原版那样大气饱满。揽胜这种侧面轮廓和姿态,并不太适合这种凹陷下去的轮眉设计。此外,N9轮眉的线条和裙线的结合也不够流畅。
翼子板与前门的交汇处设计了导风口,导致前门在这里突然瘪了进去,破坏了侧面的整体美感;熏黑装饰件和字标有点画蛇添足,这又不是针对年轻人的小车。
尾灯延伸到了侧面一大截,似乎有点破坏侧面的整体感。
N9标配的轮辋样式似乎也是参考了揽胜,但揽胜只有10辐,N9高达12辐,凡事有个度,轮辐过于密集,就可能会显得不简洁、不好看。
尾部设计
尾部设计基本上也是致敬路虎揽胜,但不如揽胜简约大气。
隐藏式后雨刮是目前高端SUV必备的设计,能大幅增加尾部的高级感。

N9并没有像揽胜那样,把尾灯做成细高的形状放在左右两侧,再和同样熏黑材质贯穿式的饰板形成一个围合,而是选择了当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但中间被腾势的大LOGO切断,过渡不太自然,稍显生硬。

尾灯点亮后的效果似乎过余花哨
尾灯下方,整个牌照框四周的过渡自然大气,当然这也是通过学习有优秀的榜样得来的。

右下角贴上了丑陋的“比亚迪e³”LOGO,显得有点掉价和不简洁,不知道这东西非要放上去干嘛?难道要强调该车是比亚迪旗下的,或者宣传一下比亚迪“易三方”技术在高端车领域拥有多么先进?多少有点自嗨的感觉。
银色的后护板和车头的前护板首尾呼应,但不知中间为什么要断开一个缺口,呼应上面的腾势LOGO?视觉上有点割裂,也没有像揽胜那样做一些起伏状的设计。
腾势有设计总监吗?
腾势作为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不知是否有自己单独的设计总监,进行设计风格的引领、具体尺度的把握、决定最终的设计方案,还是由沃尔夫冈·艾格兼任?
感觉腾势在设计上杂乱无章,没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同一品牌同一系列,旗下三款车,除了车标和四个轮子外,外观造型设计上几乎没有相同的地方,什么家族化设计语言,在腾势这里是不存在的。不采用家族化设计语言,如果每款都能好看,那到也挺好,但现在的问题是每款设计都一般,从销量上也能反应出来,消费者用脚投票。
随心所欲放飞自我的设计理念,在成熟车企几乎不可能出现,当然同样在设计上不成熟的还有长城汽车,完全也是一样的德性,看看旗下的坦克系列的外观设计就知道。
论设计的成熟度,新势力的理想汽车,在设计理念上比国内传统车企领先太多,难怪人家在高端市场上销量能保持长期的第一。
比亚迪的造车理念有点与众不同
现在汽车设计都在往轻量化发展,高端车更是在拼命减重,第四代路虎揽胜在使用了全铝车身以及大量铝合金覆盖件后,比使用钢制车身的第三代揽胜直接轻了420公斤,相当于减去了5个170斤的成年男性!

揽胜全铝车身
比亚迪却反其道而行之,设计出越来越重的车,不知是认为高端旗舰车型就应该越重越好,还是不擅长做轻量化?之前的仰望U8就已经非常重,高达3490kg,这次新出的腾势N9依然很重。
可能是因为比亚迪主要还是在低端市场,旗下没有大排量发动机,无法像揽胜和卡宴那样做3.0T,甚至4.0T的插混,只能指望增加电机数量和加大电池容量,但这两样都会造成重量大幅增加。
腾势N9的长宽高分别为5258\2030\1830mm,轴距3125mm,采用2.0T发动机,拥有前一后二,三电极插混系统,可能是因为多出一个电极和采用较大容量(46.9kWh)但能量密度低的磷酸铁锂电池组,使得整车重量高达3245kg,超过3.2吨。对比竞争车型:理想L9仅2570kg,问界M9也只有2630kg。
要知道长度超过7米,25座的中巴车考斯特,重量也只有3320kg,一辆SUV居然和一辆中巴车差不多重?虽然靠多个电机加持,动力上不用担心,但如此大的重量对整个悬架系统、刹车系统、轮胎、续航都将会是非常严酷的考验。
设计依旧是比亚迪最大的问题
比亚迪的设计一直无法摆脱土味,请来了大师沃尔夫冈·艾格,设计水平是有了明显提升,摆脱了最底层的土味,提高到普通国产品牌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如果和理想、蔚来这两家,已经达到国际一流设计水准的车型相比,比亚迪的车无论外观还是内饰都还是相对土。
设计上总是用力过猛,始终画蛇添足,不知简约、高级为何物。像一个突然爆发的人,上街总是要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都全部穿戴在身上,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有钱了。

元PLUS
比亚迪的高层似乎还特别喜欢搞命题作文,自己把自己的设计师限制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让其带着脚镣跳舞,不以客观的美丑和用户的体验为目的,只想讨好领导的喜好,比如旗下的元PLUS:设计出存在感极强的所谓具有“元代元素”的空调出风口,和大部分人都找不到的内部开门把手,典型的为了设计而设计,这样的设计可能除了让领导满意外,没有人会喜欢。
汽车作为一件工业设计品,让其变得漂亮并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把美作为第一设计原则,最漂亮的产品会自然脱颖而出。
如果能彻底解决设计上的土味,让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比亚迪的销量再提升50%以上应该不是难事,因为大部分人放弃比亚迪的原因就是因为设计太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