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图来源:追觅官方
作者 | 苏鹏
尽管汽车行业卷到极致,但不乏跨界选手将其视为风口。
近日,未来汽车Daily独家获悉了追觅科技造车的最近进展: 该项目整个造车团队200人左右,首款新车是一款增程产品,目前处于Demo阶段,未来新车还会有出口欧洲的计划。
“但新车具体的上市日期,乐观估计要等到2026年以后。”有知情人士称。
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主要布局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无线吸尘器、高速吹风机四大智能清洁产品线。官方资料显示,追觅科技2023年已经拥有超过4000人的国际化团队。从第一款吸尘器开始,至今已拥有上百个SKU。
早些时间的7月份,便有媒体报道称,追觅科技正以最高5万的月薪大规模招聘造车所需人才,包括智能座舱、底盘电控和转向系统等领域。而未来汽车Daily得知,追觅科技的造车计划最早在2021年便已立项。
造车是一条拥有高上限的工业制造路径,但其也对应着高门槛和更高的资本投入。电动化的变革放低了汽车制造业的门槛,这让蔚小理、小米等跨界选手有机会走上牌桌,并在目前拿到不俗的成绩。
“没有400亿可能干不了(汽车业务)。”蔚来CEO李斌曾公开表明了造车的资本门槛。而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时,公司也为该项目准备了“首期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的资本储备。
目前,追觅科技的全年营收在百亿左右,似乎尚不足以支撑更烧钱的造车游戏。 也有知情人士告诉未来汽车Daily,追觅造车会采用轻投入,轻资本的方式运营。“为有生产制造能力的车企提供产品定义和技术,甚至渠道布局。”
之前华为与赛力斯、小牛电动与大乘汽车、石头科技与北京汽车制造厂均是采用这种造车策略。前者提供产品规划、技术、营销和渠道,后者负责生产制造。
造车的大门似乎并没有完全闭合,造车似乎为追觅科技勾画出一条颇为感性的增长曲线。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曾在内部演讲中表示,2019年至2023年,追觅科技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并且在2023年,追觅科技国际区业务同比增长120%。
但同样是2023年,市场上具备自清洁和自动集尘功能的全能款扫地机器人的普及率已高达73.3%,这表明向上的市场空间越发拥挤。追觅需要用新的赛道打开增长天花板。
近期挤进造车大门的不止追觅一家,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11日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家电巨头格力电器正式进军汽车科技领域。新公司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智能机器人研发、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同时还涉足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
汽车产业链条复杂且繁长,尽管不直接参与造车,也不乏能在造车链条中赚得盆满钵满者。如今汽车制造业与科技公司的融合变得越发紧密,对于科技领域的跨界者而言,汽车的制造故事似乎是他们拓宽营收半径的重要布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