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摩托车交强险投保难是真还是假,交强险是否应该捆绑其他险种

    天和Auto头像天和Auto头像
    天和Auto2024-11-07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摩托车用户遇到交强险“投保难”的问题。

    有些地方推出摩托车交强险线上购买方案,实际也有第三方平台推出线上投保窗口;可是到了线下办理却要排起长队,甚至有一些网点在一天里只能办理二三十辆摩托车。效率的差异主要是因为线下可以单独购买交强险,而线上渠道往往要搭售一份意外险。

    然而就算是要搭售意外险,实际在线下也比较难投保。

    以笔者用车经历为参考,近日正好有一辆摩托车交强险到期,由于不着急用车所以也没有着急投保。但是同期购车的摩友因为每天都要骑车,所以有了以下对话。

    观点

    摩托车交强险线下购买确实麻烦,并且并不十分规范;如果只自行去投保的话,确实要把摩托车骑过去,检查之后才能上险。但是如果有个熟人的话,资料递过去,随时都能办理。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重点所在,重点是为什么一定搭售呢?

    捆绑销售保险是违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然而摩托车交强险搭售意外险的情况几乎成为共识,也几乎是所有线上平台都在这么操作;线下的情况实际也差不多。并且有不少险企的网点并不支持摩托车上险,甚至连交强险也不可以,会找各种理由搪塞;可是就算投诉到银保监会也只是解决个别案例,后期还是这个样子。

    摩托车交强险投保确实难,与汽车投保可谓截然相反。

    保险公司推销汽车保险的时候用“求爷爷告奶奶”来评价也不为过,反之,到了摩托车这里甚至懒得理睬——态度的差异就是答案。保险业属于金融业,说白了,办保险公司就是为了赚钱。汽车保险有利可图,所以才会竭力推销。摩托车保险无利可图或利润空间太小,于是才会排斥这些用户。

    由于摩托车用户往往是低收入人群,在选择车险的时候大都不会去选过多的商业车险;只承保交强险对于险企而言确实不划算,于是也才有了摩托车上险难的客观事实。而少数支持摩托车上险的险企,其也会搭售意外险。

    可是部分保险产品理论上是具备一定公益性质的,比如“交强险”就是,其全称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任何保险公司都不应该拒绝为合规的机动车提供单独的交强险上险服务,否则是违反相关法规的。并且银保监会作为监管机构也应当起到有效监督的作用,对于拒绝为摩托车上交强险、强制捆绑销售或者刻意设置障碍的险企应当予以处罚。

    这些做法看似只是给摩托车交强险上险设置障碍,实际却是在制造并激化矛盾;摩托车的产销量依然非常高,以2023年数据为参考,国内摩托车销量为1899.07万辆!2024年前三季度的摩托车销量也逾1400万辆。

    重点是这些摩托车里有90%左右是中、小排量车型和电动摩托车,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属于休闲娱乐型的大排量摩托车。数据说明的是依然有大量摩托车用户并非高收入人群,摩托车很有可能是其生活和工作的关键交通工具;那么在交强险这个环节上存在一定的障碍,甚至是歧视性的障碍,这到底是在做什么、又想要做什么?撇开交强险的公益性质不谈,就算是险企也应当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而透过摩托车交强险的一些上险难的情况和面对汽车用户时的谄媚态度,能看到的只有“有奶便是娘”的丑陋嘴脸。

    车险业应当全方位提高员工素养,也应该学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别让小小的保险去激化矛盾。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