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 30 周年发布的《工程师之魂》书中都说了些什么?

    轰鸣的小跑头像轰鸣的小跑头像
    轰鸣的小跑2024-11-19

    最近恰好借华为,在思考这么一件事:优秀的企业一定是做对了什么,做了一些别人没有做到的事,这些经验往往是外界所好奇的存在,当它凝练出来,成为历史里的一个发光的碎片的时,其他人就可以从这里汲取养分。

    华为的成长历史,和管理经验,已经被很多人学习过了,对吧?
    过去我们学的都是美国、日本、德国的企业管理经验,现在学习的,是自主里面最优秀的企业。

    比亚迪从21年的爆发到现在短短3年,实际上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为了这3年,它继续了30年的力量。怎么表达这个过程呢?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高考大家都经历了6月7号和6月8号,但是它考核的是那两天而已嘛?它考核的是高中3年的所学对吧?

    所以,恰好在比亚迪30周年之际,首本比亚迪官方授权的图书《工程师之魂——比亚迪三十而立1994-2024》出版,我觉得是一件代表性的事件。

    这本书讲述的是对中国企业崛起的探究,并由此展开对中国企业未来发展路径的探讨。

    但是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发生了什么,比亚迪做了什么决定,值得深思的。

    这些故事,只有写下来,你才能从字里行间,去看到当时的故事,今天我们看到的波澜壮阔的一切,放在源头上,也许都是非常细节的存在。

    “工程师之魂”,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呢?

    “实事求是”。

    尊重科学规律,尊重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持续学习,持续创新。

    看起来是很普通的一句话,我来解释一下:其实整个自主汽车工业的发展史,就藏在这句话里面。

    早年合资都号称百年老店,自主都是娃娃兵。

    我举个例子,去回顾比亚迪的历史,创业30年固然说是从1994年开始的,但多数人想不到,它意义上自研的第一台车F3,是2005年才下线的,尽管至今也有19年了,但是放在自主汽车行业兴起的2010年,也就是5年经验而已---小学都还没毕业,对吧?

    要么你不参与,你参与了技不如人,是最被诟病的时期,优秀的作品和稚嫩的作品放在一起,也是自主品牌被大家所不屑的原因,但人嘛,在谩骂之中,在赞扬之中,要么自卑要么自负,往往都很难找到自己。

    比亚迪能一路在质疑声中走过来,不断地从经验里总结教训,颇不容易。

    在这种黑暗的时期里,大家都知道要“学习”,但这种学习往往是一种惯性思维。比如说自主汽车工业在行进到2017年前后,逐渐在细分领域摸到了学科的前沿时,发现前面已经没有探路者的时候,是迷茫的。

    甚至会想要退缩,“别人没有这么做的,我们不做了吧”。“你看合资也都是那样,我们也保守一点”。

    但如果大家都是这种思维,就永远都不会有突破了,对不对?

    比亚迪在2021年开始爆发,其实是一个必然,原因在于:在2008年这样的,“新能源远古时代”,就喊出了太阳能、储能、电动车这样的梦想,并且在随后的十多年里,都没有把这件事当做是“说说而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啊!

    而如果说,是什么能让你在一个“没有任何对手可以参考”的时代,去做出一件“时代不理解”的事情时,除了豪赌,那一定是有某种前瞻的视野,和开创性的思维,给了你底气。

    这就是“科学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

    把这个形而上的哲学理念,落地到工程上来,就是“工程师之魂”。

    前两年比亚迪很提倡工程师氛围,本质上,是在进一步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万工程师,今年比亚迪招收的大学生中硕博占比接近70%,研发人员的占比,接近80%。

    它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读懂这本书,你就能知道,自主汽车工业,到底赢在哪里,比亚迪到底赢在哪里。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