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故车到泡水车 请你千万避开这些二手车交易中的常见陷阱
咱们普通人买二手车,最怕遇到什么事?说实话,不怕花钱,就怕花了钱买到事故车,买到泡水车,买到火烧车。就怕是钱花了,但是买了一辆车天天出事来给自己添堵。所以咱们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并没有比较专业的车辆检测知识和检测工具,一定要找到专业可信的人和商家来买二手车。
那到底什么叫做事故车?事故车是指经过严重撞击、泡水、火烧等,即使修复但仍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事故车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碰撞事故车,泡水车、火烧车。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看如何来尽量避免买到这样的二手车。
碰撞事故车

上图为碰撞事故车
一般来说,如果车辆的结构部件,如车架(大梁)、A 柱、B 柱、C 柱、前后纵梁等受到严重损坏,该车就可被认定为碰撞事故车。很多事故车在维修后可以正常行驶,甚至是从外观上看起来几乎看不出来维修过,但是这样的车行驶上路依然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例如,在高速碰撞中,车辆的前纵梁发生严重变形,即使通过修复手段将其恢复形状,但金属的内部结构已经改变,其强度和韧性都会下降,在后续使用中遇到类似碰撞情况时,无法像正常车辆一样提供足够的保护。
此外,当车辆的发动机舱或后备箱的主要部件,如减震器座等因碰撞受损严重时,也属于事故车范畴。减震器座的变形会影响车辆的悬挂系统安装精度,进而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泡水车

上图为泡水车
每年夏天被大雨泡过的车数量众多,当这些车流入二手车市场后,谁都不想买到这样的车。当水位超过车辆底盘,并且浸泡时间较长,致使车辆的电子系统、内饰、机械部件等受损,这样的车就是水泡车。举个例子,比如电子控制单元(ECU)如果被水泡过,内部的电路板可能会短路、腐蚀,导致车辆的各种电子设备出现故障,会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仪表盘故障灯常亮等情况。如果买到这样的车,那么今后就会无休止的要么在修车,要么就在修车的路上。
而且如果座椅、地毯等如果被水泡后,容易发霉,产生异味。而且,金属部件如座椅导轨、底盘的一些连接件等,泡水后容易生锈,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虽然泡水车经过翻新之后看起来似乎和正常车没什么两样,但是只要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车里的霉味就蹿了出来,而且无法根除。
火烧车

上图为火烧车
相对于碰撞事故车和泡水车,火烧车的安全隐患更大,因为被火烧之后,它的整体防火性能会大大降低。当全车过火面积达到一定比例(一般为 60%以上),或者关键部位如发动机舱、驾驶舱等被火烧过的车就属于火烧事故车。火烧会使车辆的线路、内饰材料等被烧毁,即使经过修复,线路可能会存在短路隐患,而且被火烧过的金属部件强度也会下降。假如汽车的防火墙如果被火烧过,那么其防火性能会大大降低,在后续使用中一旦发动机舱出现起火情况,无法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到驾驶舱。
如何避免买到事故车
在大家都明白什么是事故车之后,就应当避免买到这样的车辆,我来提供以下四条经验,希望对大家在购买二手车时有所帮助。
首先要查看车辆维修记录和保险记录。我们可以要求卖家提供车辆的维修记录。维修记录一般会详细记载车辆维修的时间、内容、更换的零部件等信息。例如,如果维修记录显示车辆曾更换过前纵梁,那么这辆车很可能是事故车。通过维修记录,我们就可以了解车辆是否有过重大维修,如果有,那么基本就是事故车。此外还有保险记录也会了解到是否有保险理赔。假如保险记录显示车辆有过重大碰撞事故的赔付,那么我们就要心里有根弦,这辆车需要进一步仔细检查是否是事故车。

上图为车辆维修记录示例
其次要详细检查汽车外观,尤其是车辆漆面的厚度。咱们可以买一个漆膜仪来检测车漆厚度。正常情况下,原厂车漆厚度是比较均匀的,车辆各个部位的漆膜厚度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发生过事故的车辆,其重新喷漆的部位往往会厚一些。我们可以多检测一些易发事故的部位,比如前后保险杠、翼子板、车门、后备箱、车顶等。

上图为用漆膜仪检测车漆
然后要看车辆内部的情况,在看车的时候千万不要被整备过后干净整洁的内饰所蒙蔽,我们要看的部分应该是两部分。第一部分要看A、B、C柱的内饰覆盖件。如果这些部位的内饰有拆卸痕迹,可能是为了修复柱体结构。可以通过查看内饰边缘是否有撬动的痕迹、卡扣是否完好等来判断。第二部分就是检查座椅导轨和底盘。观察座椅导轨是否有生锈或者变形的情况,这可能是车辆泡水的迹象。对于底盘部分,可以通过举升机将车辆升起,查看底盘的车架、悬挂部件等是否有变形、焊接或者修复的痕迹。假如底盘的纵梁有焊接点,很可能是纵梁曾经断裂并修复过。

上图为检测车辆座椅导轨
最后我们还是要尽量到正规渠道来购车,比如品牌官方二手车或者规模较大的二手车交易市场。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渠道都会对车进行详细的检测,有的还会提供检测报告,这样我们买起来也会放心很多。

上图为二手车交易市场
二手车价格便宜,性价比也比较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很值得去看一看的,我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避免买到事故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