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开车,看到前车车尾AION的字样,经常和AITO搞混,确实AION和AITO仅有一个字母之差。相信绝大多数车友行驶时都不能看得那么仔细,当然汽车爱好者只看外形轮廓就知道是什么品牌和型号了。

埃安AITO字样,图片来自官网
其实,AION和AITO分别是广汽的埃安AION和赛力斯的问界AITO,除了四个字母相似,这两个品牌没有什么关联。看似应该有点关联,其实也确实冥冥中自有天意的联系在了一起。网上搜索两个品牌名称的含义,可以看到一些深入的解释。
广汽埃安的AION,首字母取自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ON,寓意人工智能是科技生活的终极未来,代表着智能、情感和信赖,是未来出行更聪明的陪伴。中文名字的埃安很明显是音译来的,如果再问埃安这两个汉字有什么深意,可能就得生拉硬套了。
赛力斯问界的AITO,首字母源于Adding Intelligence To Auto,意为将智能带入汽车。“AI” 也恰好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一看就跟AI科技概念紧密相关。

问界正面AITO的logo,图片来自官网
从寓意方面深入剖析,AION侧重于表达人工智能融入生活的一种状态,强调未来出行的智能陪伴属性;而AITO则更直接地表明了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汽车的品牌核心方向,目标指向性更为明确。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名字的辨识度和记忆度至关重要。AITO由于其简洁的发音,在传播时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传播,而AION则可能需要更多的宣传和强化记忆,毕竟AION无论英文还是中文都不太好读、不太好记。
AITO的中文名为问界,随着问界M9,M7市场亮眼的表现,问界已经很多人所知道,而其背后更是产生了一系列的品牌故事。问界AITO可以说华为和赛力斯深度合作的产物,于2021年12月正式发布。首先问界AITO是华为智选车的商标,是华为申请到的,旨在通过华为的智能技术赋能传统汽车成为智能汽车,随着华为战略的调整,以及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华为将问界AITO商标就转移给了赛力斯。
关于华为将问界AITO商标转给赛力斯的故事。2024年7月,赛力斯以25亿元人民币从华为手中收购了“问界”及相关商标和专利。华为将问界商标及相关资产转让给赛力斯,是基于国家法规要求品牌商和生产商必须合一的背景。从华为到赛力斯的转变,这一举措符合华为“不造车,帮车企造好车”的战略定位。尽管商标转让完成,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并未减弱,双方继续深化联合设计和联合营销,致力于将问界打造成“世界级新豪华汽车领先品牌”。尽管转让价格为25亿元,但问界品牌的价值远超此数。赛力斯通过此次收购,进一步强化了问界品牌的独立性和市场认知。

图片来自官网
可以说问界AITO有着深深的华为烙印,直到现在,可能还有大部分网友坚定的认为,问界就是华为的车,认准了问界AITO就是华为的品牌。其实,广汽AION一样与华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25年1月广汽与华为再度携手,展开深入合作,终于有了落地进展。2025年1月10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第六届董事会第7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GH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暂定名,以登记注册为准),注册资本为15亿元。
根据公告,广汽与华为合作包括联合定义和设计产品,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生态服务等多个领域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构、技术领先的全新的汽车品牌。目前双方团队已经开始联合办公,打算推出一系列智能化新车型,并且公布了首款产品定位于30万级豪华智能电动汽车。

有意思的是公告中还特别写出了,此处广汽董事会表决:11票通过,0票反对,0票弃权。这好像有点内涵竞争对手的意思。
回顾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历史,最早在2017年,可以说广汽是华为合作的第一家知名车企,那时双方合作聚焦智能网联领域。2021年,广汽埃安选择AH8车型进行华为HI模式的试点,规划是基于广汽GEP3.0底盘平台与华为的全栈智能化平台联合打造产品。项目总投资7.88亿元,并计划于2023年底量产。
华为HI模式是华为深入参与到全套电动汽车解决方案的模式,相比于部件供应商模式有很大的主导权。我们现在看到的阿维塔系列车型,及时HI模式的标杆,全系列车有深深的华为基因。
同在2021年,华为与赛力斯才刚刚开始合作,经过智选车赛力斯SF5之后,打造了当前鸿蒙智行的问界品牌,问界首款车M5到2022年上半年才正式开始交付。
反观启动更早的,华为与广汽联合的埃安AH8项目却迟迟没有发布上市。直到2023年3月,AH8即将量产之际,又突然“生变”,双方合作关系被重新定义,而且是更拉跨了。广汽发布公告称,AH8项目从“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华为的由合作伙伴转变为供应商。这对刚刚起步的华为汽车解决方案伤害还是很大的。华为被迫从广汽联合造车的项目里退出,也许才能孤注一掷的把问界打造成功。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给出的理由是,独立开发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广汽在盈利领域的先进性考虑以及综合成本竞争力的需求也促使其做出此决定。对于双方合作的“破裂”,外界有种种说法,有说华为在合作中过于强势,有说华为要价过高。不过从中可见,广汽与华为两方都十分看中合作中的主动权。
从市场环境来看,2024年汽车市场“价格战”激烈,广汽集团销量受挫,2024年全年销量200.31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0.19万辆,同比减少20.04%。在这种形势下,广汽集团急需通过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无疑是正确的。
再说回到埃安AION这个品牌,广汽方面已经宣布是现有三个品牌之外的新品牌,而且是不同于Hi模式的新模式,短时间内埃安也应该不会才有华为HI模式。此外,广汽埃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虽有一定知名度,但品牌形象不够鲜明,未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特的、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品牌标签。

问界图片来自官网
展望一下,广汽埃安AION能否与问界AITO一较高下,或者借着广汽与华为合作,复制问界AITO品牌的成功。虽然机会渺茫,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从AION和AITO的四个字母上也许早就定下了输赢。品牌名称绝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标识,它宛如一把钥匙,能够开启消费者认知与情感的大门。顺便说一下,从当前公开信息来看,广汽想与华为合作复制赛力斯的成功,也是机会渺茫,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
#问界#问界M5(图片|配置|询价)" data-uid="" data-id="1720041386572803" data-concern-id="1720041386572803" rel="noopener noreferrer">#问界M5##问界M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