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北京面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 4 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这无疑对无车家庭来说是个大好事,但是还有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参加家庭排队,只能排个人队伍,那么新增了4万的家庭号后,对个人队伍的影响几何,请听个人见解,也欢迎留言讨论。
新增的 4 万个家庭指标,会使整体指标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购车指标紧张的局面。以前个人排队时,面对的是相对固定的指标数量和不断增长的申请人数,竞争激烈。现在家庭指标的增加,使部分有购车需求的家庭从个人排队群体中分离出来,参与家庭指标的竞争,个人排队的竞争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分散,再加之每年有些人退出北京,社保等问题失去资格,这就出现了每年前进的位次大于1.46万个,且排列是越往后,前进的位次越多,而排队在前边的,由于退出人数较少,前进的位次就越接近1.46。
下边有个数据:
2019年2月申请,开始排队人数为38万,
2022年1月,排队位次17.5万,3年前进了10万。
2020年1月,位次35万,前进3万位。
2021年1月,位次22.3万,前进12.7万位。
2019年与2020年都是每年6次摇号,无家庭指标,从22年开始,每年1次。
2022年1月,位次17.6万,前进4.7万位。
2023年1月,位次14.6万,前进3万位。
2024年1月,位次是12.6万,2年前进了2万。
由于政策变化,2022年开始,每年1次派发,并把家庭和个人分开,因此之前的数据就不做分析,以2022年数据开始。
2022到2023年前进3万,2023到2024年前进2万,而每年个人指标是1.46万。这里有个矛盾,因为如果每年处理1.46万指标,那么每年前进的位数应该是1.46万左右,但用户的数据显示前进更多,比如3万和2万。这可能意味着除了每年发放的指标外,还有部分人退出排队,比如转成家庭号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排位提前的幅度超过指标数。前进的位次分别是1.5万与0.5万,因此也可判断出来,越是往前的位移,人们退出的意愿越小,也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这里有一个政策变化,2024年,北京在原有基础上又释放了2万的家庭指标,这样也会吸引部分人改由家庭积分获取。
2025年,北京在原有新能源指标基础上,又释放了4万家庭指标,预计会有更多的人转家庭,退出人数可能进一步增加。

排队人数变化
未来排位变化公式:
每年减少位数 = 1.46万(指标) + 当前位次之前退出的人数(转家庭号或者条件不满足)
若退出人数因家庭号增加而上升,排位将加速提前。
2025年排名12.6万-1.46万=11.14万
最保守计算以后每年1.46万,则11.14/1.46=7.6,则为8年,2033年拿到指标。
如日后政策每年额外释放4万指标来说,前进位次预计分别是2025年~2030年为:1.86,1.76,1.66,1.56,1.5,1.5。
到2030年的位次是:11.14-1.86-1.76-1.66-1.56-1.5=2.8,预计是2032年拿到指标。
当前这个预测是以举例的位次计算的,每个人的位次不同,前进的位次数量也不同,希望大家早早获得指标,欢迎来讨论,等今年6月以后,最新的排位出来,我们再看后续的结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