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神化” 的火花塞更换周期

前几天,一位车友小李跟我吐槽,说自己去 4S 店保养,才跑了 4 万公里,维修师傅就信誓旦旦地说火花塞必须换了,不然会影响发动机性能,甚至还可能导致严重故障,吓得他赶紧就换了 ,花了好几百块。可后来他和其他老司机交流,发现人家的车跑了 8 万公里火花塞都还好好的,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是不是被忽悠了。
其实,像小李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汽车保养领域,火花塞的更换周期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很多车主都被 4S 店或维修厂灌输了这样的观念:火花塞必须严格按照保养手册上的里程或时间更换,否则车子就会出大问题。于是,不少车主到了所谓的 “更换周期”,就乖乖地去更换火花塞,生怕不换就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咱们先从火花塞的工作原理说起。
火花塞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火花塞,这小小的汽车零部件,却在发动机的运转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堪称发动机的 “点火先锋”。它主要由接线螺母、绝缘体、接线螺杆、中心电极、侧电极以及外壳组成。别看它个头不大,构造可相当精巧。
火花塞的工作原理说起来也不难理解。当汽车发动机启动时,点火线圈会产生高达 1 万伏特以上的高压电 ,这个高压电通过接线螺母传输到中心电极。在中心电极与侧电极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小的间隙,高压电会击穿这个间隙之间的空气,形成电火花 。就像我们用打火机点火一样,这个电火花瞬间点燃了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混合气燃烧产生强大的爆发力,推动活塞运动,从而让发动机开始工作。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每一次点火都要精准无误,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可以说,火花塞虽小,却是发动机能否顺畅运行的关键所在。
火花塞真的那么容易坏吗

正常使用下火花塞的寿命
火花塞的寿命因材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火花塞材质有镍合金、铂金、铱金等 。镍合金火花塞价格相对较低,但其理论寿命一般只有 2 - 3 万公里 ;铂金火花塞的寿命则能达到 6 - 8 万公里 ;铱金火花塞就更厉害了,理论上可以使用 8 - 10 万公里甚至更久。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寿命,在实际使用中,如果车辆保养得当,使用的油品质量过关,驾驶习惯也比较良好,火花塞的实际寿命往往会超出理论值。我有个朋友开的是一辆日系车,用的是铱金火花塞,平时开车很稳,也一直按时保养,加的都是正规加油站的优质汽油,如今车子已经跑了 12 万公里,火花塞依然工作正常,发动机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抖动、动力下降等问题。在一些汽车论坛上,也经常能看到车主分享自己的火花塞使用经验,不少人表示自己的车火花塞跑了 10 万公里甚至 15 万公里都还没换,车子依旧开得好好的 。这都充分说明,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火花塞并没有那么容易损坏,跑 10 万公里不换是完全有可能的。
火花塞被打坏的原因
当然,火花塞也不是永远不会坏,它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损坏。积碳是导致火花塞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当发动机内部燃烧不充分时,就会产生积碳,这些积碳会附着在火花塞的电极上,影响火花塞的点火性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火花塞无法点火。长期使用劣质汽油、空气滤清器堵塞、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等都可能导致积碳的产生。
电极烧蚀也是火花塞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火花塞的不断使用,电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会逐渐磨损,当电极磨损到一定程度时,火花塞的点火能量就会减弱,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此外,火花塞的热值如果与发动机不匹配,也会导致火花塞过热或过冷,进而加速电极的烧蚀。如果火花塞的热值过高,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火花塞温度可能过低,容易导致积碳;反之,热值过低的火花塞则可能会因温度过高而出现电极烧蚀,缩短使用寿命。发动机爆震也会对火花塞造成很大的伤害。爆震是一种不正常的燃烧现象,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冲击火花塞电极,导致电极损坏 。使用低标号汽油、点火时间过早、发动机负荷过大等都可能引发爆震。
人为破坏火花塞的常见方式
除了这些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火花塞损坏。在安装或拆卸火花塞时,如果操作不当,就很容易损坏火花塞。比如,使用不合适的工具,用力过猛,可能会导致火花塞的陶瓷绝缘体破裂,从而使火花塞失效。还有一些车主在更换火花塞时,没有选择与车辆型号匹配的火花塞,这也会影响火花塞的正常工作,甚至可能导致火花塞提前损坏。如果选择的火花塞螺纹长度与原火花塞不一致,可能会导致火花塞无法正确安装,影响密封性能,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
10 万公里不换火花塞的真实案例

在汽车论坛上,有一位丰田卡罗拉车主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的车已经跑了 10 万公里,一直没有更换过火花塞。在这期间,车辆除了油耗略有增加,从原来的百公里 7 升左右,上升到了百公里 7.5 升左右,其他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动力依旧比较充沛,启动也很顺畅。直到有一次,他在高速上超车时,明显感觉车子加速不如以前迅速,发动机也出现了轻微的抖动。他意识到可能是火花塞出了问题,于是去维修店检查。维修师傅检查后发现,火花塞的电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磨损,间隙也略微变大,但还没有到完全不能使用的地步。更换火花塞后,车辆的加速性能明显提升,油耗也有所下降,又恢复到了以前的良好状态。
还有一位大众朗逸车主,车子跑了 12 万公里才更换火花塞。据他描述,在 10 万公里之后,车辆出现了启动困难的情况,有时候需要打火两次才能成功启动 ,而且发动机的噪音也比以前大了一些。去维修店检查后,发现火花塞积碳严重,电极也有烧蚀的迹象。更换火花塞后,启动困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发动机噪音也明显减小。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虽然火花塞跑 10 万公里不换是有可能的,但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火花塞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逐渐影响车辆的性能,增加油耗、减弱动力、导致点火困难等 。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会变得很严重,在一定程度内,车辆还是可以正常行驶的 。所以,不能因为火花塞在 10 万公里时还能工作,就认为它永远不需要更换 ,还是要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检查和更换 。
如何判断火花塞是否需要更换

了解了火花塞的工作原理、寿命以及损坏原因后,大家肯定想知道如何判断火花塞是否需要更换。其实,判断方法并不复杂,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火花塞的外观。正常的火花塞颜色应该是棕黄色或铁锈色,表面光滑无积碳。如果你拆下火花塞后,发现它颜色变黑,电极上有大量积碳,或者电极出现了明显的烧蚀、起疤、破裂等情况,那就说明火花塞已经到了该更换的时候了。比如,当你看到火花塞的电极顶端变得圆润,甚至有熔化的迹象,这就表明火花塞在高温环境下已经严重受损,无法正常工作了。
测量火花塞的电极间隙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方法。火花塞的电极间隙一般应保持在 0.6 - 1.3mm 之间,不同车型可能会略有差异,具体数值可以参考车辆的使用手册。随着火花塞的使用,电极会逐渐磨损,间隙也会变大。当电极间隙超出正常范围时,火花塞的点火能量就会受到影响,导致点火困难、发动机抖动等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卡尺或专门的火花塞间隙测量工具来测量电极间隙。如果发现间隙过大,就需要考虑更换火花塞了。
还可以通过检查火花塞的陶瓷绝缘体是否有裂纹来判断其是否需要更换。陶瓷绝缘体是确保火花塞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如果它出现了裂纹或破损,就会导致漏电,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在检查时,要仔细观察陶瓷绝缘体的表面,看是否有细小的裂纹。即使是很细微的裂纹,也可能会对火花塞的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除了直接检查火花塞本身,我们还可以通过留意车辆的一些异常表现来判断火花塞是否需要更换。比如,当你发现车辆启动困难,以前轻轻一拧钥匙就能启动,现在却需要多次打火才能成功,而且启动时还伴有明显的抖动,这很可能是火花塞的问题。因为火花塞点火能量不足,无法及时点燃混合气,就会导致启动困难。
发动机怠速抖动也是火花塞可能需要更换的一个信号。在车辆怠速时,如果感觉到方向盘或座椅有明显的抖动,而且发动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均匀,有 “突突” 的声音,这时候就要检查一下火花塞了。火花塞工作不良,会导致个别气缸的混合气无法正常燃烧,从而引起发动机的抖动。
另外,车辆加速无力、油耗增加也与火花塞性能下降有关。当你踩下油门,车辆加速缓慢,动力不如以前充沛,或者发现最近的油耗明显上升,比平时多了不少,排除了其他因素后,很有可能是火花塞的电极磨损、积碳等问题,导致点火不及时或不完全,使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进而影响了动力和油耗 。
总结:正确看待火花塞更换

火花塞作为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关键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在正常情况下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娇贵,只要没有人为破坏,也没有遇到特殊的使用环境和工况,跑 10 万公里不换的情况并不罕见。 我们在汽车保养过程中,要理性看待火花塞的更换问题,不要盲目听从商家的建议,也不要被所谓的 “标准更换周期” 所束缚。要学会通过观察车辆的表现、检查火花塞的外观和电极间隙等方法,来准确判断火花塞是否需要更换。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车辆的日常保养,使用优质的汽油和润滑油,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这样才能延长火花塞的使用寿命,让车辆始终保持良好的性能 。毕竟,汽车保养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做到既省钱又省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