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驾时代来临

2025年2月10日,广州天河区法院对一起智能驾驶追尾致死案作出一审判决
智驾事故第一例判罚对纯视觉方案敲起了警钟。从中我们有哪些经验教训,智驾纯视觉方案有哪些弊端?
2025年2月10日,广州天河区法院对一起智能驾驶追尾致死案作出一审判决,首次明确车企与用户在智能驾驶事故中的责任比例,为行业确立司法标杆。判决书显示,某新势力品牌汽车因智能驾驶系统未能识别静止障碍物承担70%赔偿责任。
纯视觉方案的弊端显现:
1 受环境影响大:在恶劣天气如大雾、暴雨、大雪等情况下,能见度降低,摄像头的成像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识别能力大幅下降。在强光、逆光、低光照等特殊光照条件下,也容易出现识别错误或无法识别的情况。
2 对特殊物体和场景识别困难:对于一些不规则形状、颜色与背景相近的物体,或者是全新、罕见的场景,纯视觉方案可能无法准确识别。例如,异形障碍物、未在训练数据中出现过的特殊标志或物体等。
3 缺乏深度感知:纯视觉方案主要依靠摄像头捕捉图像信息,在深度感知方面相对较弱,对于距离的判断可能存在一定误差,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或需要精确判断距离的场景下,可能会影响制动和避让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4 数据处理和算法要求高:为了实现准确的识别和决策,纯视觉方案需要处理大量的图像数据,对车辆的算力和算法要求极高。一旦算力不足或算法出现漏洞,就可能导致系统反应迟钝、决策失误等问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