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2月15日,新能源板块政策动态主要集中在国家与地方层面的补贴延续、消费激励、技术升级及市场规范化等方面。以下是综合整理的核心政策要点:
---
一、国家层面政策
1. **新能源汽车补贴提高至2万元**
2025年国家推出“两新”政策,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最高可享受2万元补贴,旨在刺激市场需求。同时,政策鼓励车企技术创新和车型多样化,港股通汽车ETF(159323)等投资标的因政策利好表现亮眼。
锐评:国家多给2万块补贴,买车更便宜了,新能源车肯定卖得更好。
2. **政府采购比例强制要求**
财政部明确2026年度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比例需达到30%以上,特定公务用车类别需实现100%新能源化,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
锐评:政府买车必须买新能源,车企得赶紧造新能源车。
3. **税收减免目录更新**
发布《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和《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覆盖纯电动、插电混动及燃料电池商用车等461款车型,进一步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
锐评:买车免税的车型更多了,老百姓能省不少钱。
4. **新能源消纳目标与储能支持**
2025年计划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2亿千瓦,推动储能技术与新能源项目协同发展,鼓励用户侧储能、电网侧储能等市场化应用。联盛新能源等企业已加大储能领域投资,提升运营能力。
锐评:国家支持储能技术发展,新能源发电和储能一起干,行业会更成熟。
---
**二、地方层面政策(以上海为例)**
1. **免费新能源牌照延续至2025年底**
上海市延续实施免费申领新能源汽车牌照额度政策,同步落实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覆盖范围从8类消费品扩展至数码产品、家电等15类,资金规模扩大,加速汽车消费更新。
锐评:上海新能源车牌免费到25年底,买车不用摇号,方便多了。
2. **消费券与文旅商体联动**
上海针对餐饮、旅游、体育、电影等行业发放消费券,并发布全年文旅商体展活动排片表,吸引外来消费,形成“乐·上海”服务消费品牌效应。
锐评:上海发消费券,吃喝玩乐都能用,刺激大家多花钱。
3.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支持**
实施“上海制造”品牌崛起计划,支持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船舶、航空航天、智能终端等领域的政策倾斜,如长兴岛造船基地建设方案和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
上海支持高端制造业,汽车、航天这些产业会发展更快。
---
**三、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1. **储能技术市场化拐点**
随着光伏和风电装机量增长,储能配套经济性逐步显现,政策推动下工商业储能项目进入市场化运营阶段。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收益率。
锐评:储能技术越来越赚钱,市场化运营会成为新风口。
2. **国际市场竞争与出海布局**
国内新能源企业加速国际化,如联盛新能源在德国成立子公司拓展欧洲储能市场,同时需应对海外政策差异和本地化服务挑战。
锐评:国内企业忙着去国外卖新能源产品,但得小心国外的政策风险。
3. **上游产业链波动**
硅料价格因产能限制政策趋稳,组件成本或回升,企业需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应对市场波动。
原材料价格稳定了,但组件成本可能会涨,企业得想办法控制成本。
---
**四、政策影响与建议**
**消费者**:可抓住补贴窗口期购车,关注地方消费券及税收减免目录车型。
**企业**:需紧跟政策导向,加大储能技术研发,利用政府采购和“两新”政策拓展市场。
**投资者**:关注新能源汽车ETF、储能概念股及国际化布局企业的长期潜力。
---
**政策时效性提示**:以上政策多集中于2025年初发布,部分政策(如上海免费牌照)有效期至2025年底,建议持续跟踪后续细则更新。更多详情可查阅相关政府官网或资讯平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