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重磅政策调整!国家统筹与地方差异化并行,购车补贴、充电桩建设、智能网联试点等新规全面落地,快来看看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你的出行和生活!
一、国家层面政策要点:税收优惠、公共领域电动化、智能网联试点、双积分调整
税收优惠延续
2024-2025年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免税额≤3万元),2026-2027年减半征收(≤1.5万元)。
车船税减免政策持续实施,节能与新能源车型目录动态更新。
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试点
北京、深圳等15个试点城市推广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超60万辆,配套建设充电桩70万个、换电站7800座。
重点覆盖公交车、环卫车、物流车等领域,推动车网互动、智能网联技术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试点
20个城市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聚焦自动驾驶技术落地与数据融合,试点期至2026年。
双积分政策调整
2026-2027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上调至48%和58%,新能源乘用车标准车型分值降低。
二、地方政策亮点:购车补贴加码、产业集群建设、充电设施布局、消费提振措施
购车补贴加码
北京:报废换新补贴2万元,以旧换新分档补贴1.3万-1.5万元。
上海:报废换新补贴2万元,转让旧车补贴1.5万元。
广东:报废换新补贴2万元,置换更新分档补贴0.9万-1.6万元。
江苏:以旧换新分档补贴1万-1.5万元,苏州/南京等地叠加区域补贴。
产业集群建设
广东:推进深汕比亚迪工业园二期,目标新建充电桩1.17万个,建设“车路云一体化”试点。
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超充站与自动驾驶生态。
安徽:目标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40万辆,推动“车能路云”融合发展。
充电设施布局
浙江:2025年新建公共充电桩2万个(农村占比50%)。
贵州:2026年前建成充换电站660座,提升县域充电服务能力。
消费提振措施
内蒙古:简化新能源补贴申领流程,降低购车成本。
黑龙江/安徽:发放消费券,覆盖汽车等大宗消费。
三、政策影响与趋势:市场渗透加速、技术竞争加剧、基建下沉县域
市场渗透加速
以旧换新政策释放存量需求,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
车企促销叠加地方补贴(如小米SU7免息贷款、蔚来积分补贴),刺激消费升级。
技术竞争加剧
智能网联领域“车路云一体化”成战略重点,20个试点城市加速技术验证。
氢能应用向重卡、冶金等领域延伸,内蒙古/山西布局绿氢全产业链。
基建下沉县域
浙江、贵州等地推动充电网络向农村延伸,破解“续航焦虑”。
县域充换电试点政策落地,探索“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模式。
文中没有提到的省份的详细政策解读,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和讨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