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战略委员会批准公司内部架构调整,任命现任总裁马东辉为智能汽车战略负责人,并兼任产供销联席会主任,负责制定和执行智能汽车全产业链战略。与此同时,董事长兼CEO李想将逐步从日常车企管理中抽身,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汽车领域的深度融合。

马东辉
架构调整与技术战略部署

此次调整在公司最高决策层获得一致认可,传递出两项关键信号:一是马东辉作为理想汽车技术与管理骨干,其职责范围进一步扩展至智能驾驶、电子电气架构及整车系统协同升级;二是李想明确将资源和精力投入AI研发,旨在通过自研AI操作系统、专用芯片、云服务和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构建软硬件协同的技术体系,为汽车智能化进程奠定基础。

马东辉:全产业链整合与流程优化
马东辉自2015年加入理想汽车以来,主导了从理想ONE到L9、L8、L7等多款车型的技术研发与落地。其工作涵盖增程电动系统、高压纯电平台、智能驾驶及智能空间等四大技术领域。在此期间,马东辉推动了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的实施,优化了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及质量控制等环节,提高了跨部门协同效率和产品交付的稳定性。
凭借丰富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在汽车全产业链中的实践经验,马东辉在此次担任智能汽车战略负责人后,将进一步推动理想汽车在电驱动系统、整车控制及车联网技术等领域的研发进程,确保新技术从研发到量产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助力实现年交付50万辆的目标。
李想:从造车管理到AI生态布局

近年来,李想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汽车是物理世界中应用人工智能的重要场景。他指出,仅依靠传统硬件构建产品难以形成持久竞争壁垒,必须通过AI技术实现软硬件的深度协同。李想计划推动公司自研AI操作系统、专用芯片、云服务以及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以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防护体系。

在李想的战略愿景中,汽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转变为具备智能化功能的移动智能空间。理想汽车已在车载大语言模型及跨平台应用上取得初步成果,未来还将陆续发布Mind GPT-3o、Mind Diffusion V2.0等版本,同时在智能驾驶领域提出了2025年实现L3自动驾驶的目标。这样的战略转型为公司在数字化与智能化领域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支撑。
结语:双核驱动下的技术融合与业务扩展
此次架构调整标志着理想汽车步入“双核发展”新阶段:一方面,由马东辉统筹的汽车业务将继续推动产品技术更新和制造流程优化;另一方面,李想集中资源打造AI生态,探索车联网、智能驾驶及新型智能空间的技术革新。两大板块各自发力、相互补充,将为理想汽车在传统造车和智能化升级中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在实现50万辆年交付目标的基础上,理想汽车正积极布局纯电车型改款、海外市场拓展及新技术测试等多个领域,未来有望通过“双核战略”进一步提升产品体系和技术集成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出行体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