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5年比亚迪秦PLUS智驾版购买指南:技术普惠背后的理性选择

    幸福^_^相伴头像幸福^_^相伴头像
    幸福^_^相伴02-25


    在2025年开年,比亚迪凭借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再次搅动A级车市场。这款以“全民智驾”为标签的车型,以7.98万元起售的价格,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刷新了行业对10万元级家轿的认知。然而,面对丰富的配置选项与技术升级,消费者在选购时仍需关注以下核心问题。


    一、性价比之争的核心,价格


    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分为插混(DM-i)与纯电(EV)两大动力版本,各提供3款配置。其中,DM-i车型售价7.98万至10.38万元,EV车型售价10.98万至12.98万元。

    DM-i入门款(55KM领先型,7.98万元):标配第五代DM技术,亏电油耗低至2.93L/100km,综合续航2055km,满足基础驾驶需求,但未配备高阶智驾功能。

    DM-i中配(55KM超越型,9.38万元):增加1.4万元,升级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含高快领航、全场景泊车)、12.8英寸中控屏、全景影像等,性价比最高。

    EV车型:全系标配智驾系统,420KM领先型(10.98万元)与510KM领先型(11.98万元)主打长续航与快充,适合城市通勤用户。


    关键建议:若预算有限且对智驾需求低,DM-i入门款足矣;若追求智能化,9.38万元的DM-i中配或EV入门款更值得选择。


    二、DM-i与EV的适用场景,动力


    插混(DM-i)的优势:第五代DM技术实现“超低油耗+长续航”,满油满电综合续航2055km,适合长途驾驶或充电不便的用户。

    纯电(EV)的亮点:基于e平台3.0,搭载宽温域热泵系统,冬季续航不打折,510KM版本支持70kW快充,30分钟充至80%。


    决策关键点:

    充电条件:若无固定充电桩,DM-i更灵活;若充电便利,EV使用成本更低。

    出行半径:频繁长途选DM-i;城市代步选EV。


    三、从“奢侈品”到“标配”的跨越,智驾


    此次改款最大亮点是“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除DM-i入门款外全系标配),包含29个传感器、30余项安全辅助功能,支持高速1000公里免接管、全场景泊车及智能避障。

    新手友好:自动泊车、AEB紧急制动等功能显著降低驾驶压力。

    长途福音:高快领航缓解疲劳,尤其适合通勤族。


    争议点:9万元级车型普及智驾虽吸引眼球,但部分用户认为基础配置已足够,智驾是否为“伪需求”仍需结合个人习惯判断。


    四、优势和劣势的对比


    优势:


    技术革新:第五代DM技术、DiLink 100智能座舱(支持3D控车、哨兵模式)提升用车体验。


    设计优化:龙颜美学升级,内饰采用磨砂材质与“锁子纹”细节,空间轴距达2718mm,舒适性增强。


    需注意的不足:


    悬挂调校:老款用户反馈悬挂偏硬,新款虽未明确改进,但DM-i车型仍以经济性优先,操控体验非核心卖点。


    配置取舍:顶配DM-i 120KM版本(10.38万元)性价比逊于同价位的秦L,后者空间更大、标配智驾。


    五、对比取舍


    在9万-12万元区间,秦PLUS智驾版面临内部(秦L)与外部(银河L6等)竞争:

    秦L DM(图片|配置|询价)-i(9.98万元):空间更大、续航更长,但缺少电动天窗等配置,适合家庭用户。

    银河L6:纯电续航与智能化配置接近,但品牌溢价较高。


    最终建议:若预算卡紧9万元,秦PLUS智驾版中配是均衡之选;若可追加至10万元,秦L的综合素质更优。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