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信息,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的销售表现和产能状况如下:

一、核心数据更新(截至2025年2月25日)
1. 锁单量逼近35万台
最新一周(2月18日-24日)锁单量达1.1万台,累计锁单量预计很快突破35万台。
2. 未交付订单约15万台
已累计交付约20万台,剩余未交付订单15万台,交付周期持续延长 。
3. 交付周期拉长
● 标准版:31-34周
● Pro版:29-32周
● Max版:25-28周 1
二、产能与交付挑战
1. 工厂产能极限
当前小米北京工厂采用双班制,日均产能约1000台,但需满足持续增长的订单和积压需求,月均交付量约2.2-2.5万台,远低于订单增速 。
2. 供应链瓶颈
电池供应(宁德时代、比亚迪)仍是关键制约因素,尤其高配车型的麒麟电池包需求量大 。
3. 二期工厂建设
预计2025年6月竣工,7-8月投产,年产能提升15万台,有望缓解压力 。
三、市场策略与新品规划
1. 新品上市计划
● SU7 Ultra:定于2月27日上市,主打高端市场,目标年销1万台 1 。
● SUV车型YU7:预计2025年中亮相,提供三版本,生产基地为北京亦庄工厂 。
2. 门店扩张
2024年底全国门店接近200家,2025年继续下沉至三四线城市,提升体验和交付效率 。
四、用户与行业反馈
1. 口碑两极分化
产品热度持续(如坠坡事件提升安全信任 7 ),但交付延迟引发部分用户不满,雷军被戏称“北京欠车王” 。
2. 资本市场反应
小米股价2024年涨幅121%,2025年继续上涨,反映市场对汽车业务长期看好 。
五、未来展望
若二期工厂如期投产,2025年交付目标30万台有望实现,但需平衡新品推出与现有订单交付的资源配置。长期来看,小米需强化供应链管理,避免“订单越多,口碑风险越大”的困境。
评论·0